從前我有過一隻貓,最愛坐在窗臺上俯視眾生。有天我趁其不備從後面突襲了它,這哥們嚇得連抓帶撓跳回屋裡。隔幾天它又端坐窗臺,我沒安好心湊過去,手還沒伸,它微微斜視一道寒光,衝我直叫,我一聽,怎麼還說上方言了?
「恁又想弄啥哩!!!!」
瞅見沒,動物雖不會說話,卻是天生的演員,就看你和它熟不熟。
《獵捕》是英國BBC今年最新推出的一套紀錄片,一看就是和動物太熟了,熟到動物們在鏡頭前都已集體「成精」。
主創是《冰凍星球》(Frozen Planet)那幫人,多麼專業已無需贅述。「英國趙忠祥」大衛·愛登堡爵士( David Attenborough)也是語言細節處理的高手。一開口,紫貂立刻大偵探波羅上身,神經到每一根鬍鬚。老爺子曾為多部傳奇自然類紀錄片配過旁白,他還有過一句名人名言:「我只是希望世界是美國的兩倍大,一半是尚未開發」。
《獵捕》的畫質和音效都無以倫比。3年裡30多個國家的實地拍攝,團隊裡有不怕死的攝影師、熟悉當地動物的專家、大衛迷人的旁白,還有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得主Steven Price(《地心引力》、《狂怒》都是他的手筆)的配樂。所以別拿手機去看這部片子,那純屬糟蹋糧食!此團夥良心出品畫面每一幀抽出來奢華到直接可以屏保,連航拍豺狗追水牛突然定格都不帶重影的。(此處我無聊地玩了好幾遍!)
所以,你的屏幕越大越好、音響越發燒級越好,否則你會損失不少鈔票燃燒後產生的藝術細節,比如老虎潛伏時細碎的腳步聲、大行軍螞蟻與敵軍交戰時嗨翻了的交響配樂,還有冰河中北極熊斯巴達史詩造型。
一說獵捕,你可能會想,不就是你追我我追你,你吃我我吃你,有什麼好看的?大衛的旁白是這樣解釋的:「《獵捕》講得是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鬥爭,和自然界中其他事情一樣充滿戲劇性。」
「對雙方而言,生死只是一念之間,令人意外的是,輸家都是獵捕的一方,為了生存,掠食者必須在自己的獵場裡,調整到最完整的狀態,每處棲息地都有不同的挑戰。」
重點來了,食肉動物的心酸哪是你們能體會的?!現在「弱肉強食」不流行了,《獵捕》關注的是強者如何黴到家了,還能一次次爬起來從頭再來!
不廢話了,隆重介紹下我稀飯的角色。
首先是《獵捕》中的「刺客聶隱娘」——老虎!
「永遠沒有清晰的視線,沒有追逐的空間,為了在這個迷宮般的世界捕到獵物」……老虎都跟怨婦似的,更別提拍它的攝影師。
如何拍攝一隻在森林裡捕獵的老虎,是攝製組在印度面臨的挑戰。如何把一隻老虎拍成性感的舒淇?那就是靠!得!近!有多近?近到能看到虎妞的眼線好像畫歪了…
據說目前能夠拍到的老虎捕獵的場景屈指可數。
攝影師先在皮卡車上裝一根粗壯的支架,用來固定攝影機,在林間移動時,可以很好的低角度拍攝,採用一種為「象影機」的定製裝備,就是機器放在65歲雄象哥譚的身上(一般老虎對大象從身邊走過是木有感覺的),然後,他們就拍到了!
這套裝備牛在哪兒?不僅是因為輕,還因為穩。你能想像用這套機器拍出來的畫面和地面人工軌道一般,真心不抖。攝影師最後說了,「和老虎玩捉迷藏就得有足夠的耐心、吉普車、高質量穩定的攝像機、一頭大象和天賜的運氣。」
接下來是孔蛛,也算蜘蛛精裡邊的萌妹子了。
頭頂一圈眼睛,大大小小得有六個,不愛幹家務活(不結網的蜘蛛),能跳比自己身體長50倍的距離,幹的都是特工幹的事兒,專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片中你可以看到孔蛛捕獵蜘蛛的片段,比看《碟中諜》還過癮。
想知道可以吐出25米長蛛絲的達爾文樹皮蛛是怎麼越過一條大河的嗎?這部片子也用小清新加魔幻風格拍出來了,個人觀後感:蜘蛛不成精,天理難容!
另一個深得我心的是角雕。
造物主那天一定是打麻將輸了,角雕側面是劉德華正面是趙四,這樣亦正亦邪、不羈的造型絲毫沒有影響他空中霸主的地位。
它翼展可達兩米,平時除了君臨天下擺造型,還愛吃猴子,一口一個胳膊。對,你沒有看錯。對於剛出師的小角雕,猴子比較難對付,所以角雕爸也會讓小角雕拿世界上行動最遲緩的樹懶練練手。
片中,小角雕向樹懶發起攻擊,一頓鐵砂掌,都被踩成那個奶奶樣兒了,樹懶這哥們還慢條斯理的:別鬧……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幼雕首次捕獵建立的強大自尊心立刻被擊打的稀碎稀碎!小瀋陽啊,樹獺才是猴子派來的救兵!
在很多野生動物紀錄片裡,被捕獵對象都是老弱病殘,你會更明顯地看到捕獵者的速度和兇殘,而這部紀錄片顯而易見地強化了被捕獵者的狡詐、蠻橫,甚至無釐頭。
比如目標1號賊鷗,北極狐不僅不好正面攻擊,還要躲起來觀察,因為賊鷗多啊!有時候賊鷗的反撲令人髮指,不僅一頓機槍掃射翅膀亂扇幾個大耳瓜子,臨了還來一記大炮,用的是生化武器,一泡陳年老屎!可憐的狐狸只能掩面而逃。
另外一個很邪性的目標2號是北極兔。
這個隨時開外掛的兔子,四隻腳極長,善於直立和奔跑,奔跑時還經常以40英裡的時速玩漂移。悲憤啊!一群狼攆一隻兔子都攆不著,乃們沒看過《狼圖騰》?片中宇宙極演技的男演員非北極熊莫屬。
哥先是賣萌……
一隻曲線優美的海豹在融洞口曬太陽,老北同志決定從附近一個融洞潛入水中以便突襲海豹,可老北同志導航好像壞了,鑽出來一看不是那個洞,於是和打地鼠遊戲似地在水下越跑越遠……路痴的人生啊!
老北哥爬高堅持不吊威亞不用替身,在高300米的懸崖上為一口吃的鋌而走險。話說我還是第一次知道胖子也能攀巖!那大腳丫子踩的懸崖跟塌方似的。
最後哥成了勵志哥。
夏季北極熊捕獵20次能中1次,所以餓成了一張熊皮,它使出最後的力氣,還用到了智商,從下風口處偷潛到海豹身後,終於抓住了正在犯二拗造型的海豹。老北同志終於活了下來!此處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北極熊仰首斯巴達孤膽英雄造型!音樂相當史詩!
除了情節緊張刺激、有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獵捕》裡頭的英式幽默也確實好笑。
比如有一集最後出場的大boss大鱷魚。
鏡頭一邊特寫著它的雪白大牙,描述著它的強悍兇殘,一邊深情地說: 「遷徙群(比如牛、斑馬)可能一周或者一個月以後才到……曾有幾年根本沒有來過。」
鏡頭從鱷魚傻傻一張大嘴搖到它期盼遷徙群來的方向,我當時真想找根雪茄塞它嘴裡。
哥,別等了,洗洗睡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