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能吊打虎鯊,而大白鯊作為海洋中最為兇猛的大型進攻性鯊魚、鯊魚中的老大,與虎鯨比起來,誰才是海中霸王,真正的「海洋一哥」呢?下面我們來全方面比對一下吧,首先分別介紹一下虎鯨和大白鯊。
虎鯨簡介虎鯨,一種大型齒鯨,為海豚科、虎鯨屬動物。虎鯨生性膽大、狡猾、殘暴、貪婪,號稱海中猛虎。虎鯨高大的背鰭突出水面時,很像古代的武器——戟倒豎於海面的形狀,所以也叫逆戟鯨。虎鯨廣泛分布在全世界海域,我國從黃海、渤海到南海均有分布。食性方面,居留虎鯨偏向吃鮭魚,過客虎鯨偏向吃海豹、海象等,遠洋虎鯨偏向吃鯊魚。
大白鯊簡介大白鯊,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大型進攻性鯊魚。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大白鯊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歡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及鯨魚屍體。
對虎鯨與大白鯊簡單了解後,我們來全面對比兩大海洋殺手的能力吧,看看究竟誰能在「海洋一哥」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第一回合:體型PK
虎鯨身長8-10米,體重9噸左右,遊速達每小時55公裡,上、下頜每齒列10-12枚圓錐形的齒,牙齒鋒利,善於進攻獵物。而大白鯊身長4-6米,平均體重2噸左右,遊速可達每小時40公裡,血盆大口中上顎排列著26枚尖牙利齒,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
虎鯨在體型上佔有較大優勢,第一回合虎鯨勝。
第二回合:速度PK
虎鯨是遊速最快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在追趕獵物時遊速可達48公裡/小時,最高記錄為55公裡/小時,而大白鯊遊速最高紀錄為40公裡/小時。這樣看來虎鯨遊速稍快,然而在下潛深度上卻是大白鯊更為突出。虎鯨的最深下潛深度在300米左右,每次潛水4-5分鐘,而大白鯊以鰓呼吸完全不需要露出水面換氣,活動範圍一般為3-600米深度。
綜合遊速以及潛水深度來看,兩者算是各有所長,第二回合算兩者平局。
第三回合:捕食技巧PK
虎鯨智商極高,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非常穩定的家族,甚至有自己的語言系統,擁有動物中極少的方言。虎鯨在捕獵時常常群體出動,非常懂得團體作戰。
大白鯊則很擅長偷襲獵物,一般採取突擊方式,首先在水底埋伏,確認獵物後便從下至上向獵物攻擊。
虎鯨喜群體作戰,大白鯊則習慣單獨行動,擅長偷襲獵物。因此對於鯊魚來說,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更別說是面對一群比自己還要強壯的虎鯨了,因此從戰鬥策略來看,第三回合虎鯨勝。
因此三個回合下來,虎鯨PK大白鯊結論為:虎鯨勝!恭喜虎鯨技壓大白鯊一等,成為真正的「海洋一哥」!
而當兩種處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殺手正面相遇時,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
單挑的話,虎鯨是海洋哺乳動物,鯊魚是軟骨魚類,身體構造差異和骨骼結構的區別決定了虎鯨運動能力高於大白鯊,再加上體型優勢,大白鯊難免淪為虎鯨的食物。
可怕的是,虎鯨智商還很高,深諳群體作戰的力量。幾乎所有被人類觀察到的虎鯨攻擊大白鯊事件中,虎鯨採用的幾乎都是同一種戰術,從一側咬住鯊魚的魚鰭,然後把大白鯊翻成肚皮朝上的狀態,這不是一種偶然現象,而是作為「海洋霸主」虎鯨的捕食技巧,大白鯊一旦被翻過來就會變得非常被動,而這個時間內就是虎鯨收割的時機。
總的來說,大白鯊不是虎鯨的對手。然而不得一提的是,大白鯊具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和觸覺,它可以嗅到1公裡外被稀釋成原來的1/500濃度的血液氣味,它還能覺察到生物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微小電流,以此判斷獵物的體型和運動情況。
因此,大白鯊能憑藉靈敏的嗅覺與虎鯨達不到的潛水深度而提前躲避虎鯨,不會傻到主動跟虎鯨群硬剛,而虎鯨在遇到跟自己體型相近的大白鯊時也不會輕易出擊,即使能贏得戰鬥也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除非在能夠碾壓對方的情況才會無所顧忌。
因此雖然兩者都在海洋中橫行,大部分時間卻也極少相遇,能做到相安無事、和平相處。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虎鯨比大白鯊厲害,而人們普遍認為大白鯊更兇猛一些呢?
這是因為大白鯊長相兇狠,有著一張血盆大口,鯊魚吃人事件也發生過不少,對人類有危害性。而虎鯨雖然兇狠殘暴,長相卻是溫順可愛,而且對人類非常友好,野生虎鯨基本不會攻擊人類,極少數虎鯨襲擊人類事件的主角也都是圈養虎鯨。此外,大鯊魚經常活躍在電影螢屏上,給人的印象比較恐怖、血腥,有關大白鯊的電影很多,包括由史蒂文·史匹柏導演的知名電影《大白鯊》,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前去觀看奧。
有趣的時,虎鯨對人類很友好,然而卻又被稱為殺人鯨,這是因為虎鯨在海洋中霸主的地位使國外一些人給虎鯨取了一個震撼的名字「Killer whale」,原意是鯨之殺手,後來被誤傳為殺人鯨了。虎鯨雖兇狠殘暴,可它卻是人類的朋友這一點毋庸置疑。
因此,在全面比較與大白鯊的各項能力後認為,虎鯨才是真正的「海洋一哥」,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