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美國人》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布了2018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這份榜單涵蓋了生物醫療、化學、計算機、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最新技術。雖然這些技術有些還處於研究的初期,但未來影響不可估量,所以吸引了很多研究團隊的關注,並且廣受投資者青睞。
首先,給大家先看一下這個十大新興技術榜單:
增強現實越來越走近「現實」
個性化醫療終結傳統千人一藥
人工智慧分子設計加速新型藥物研發
人工智慧將會提供不同領域的指導方案
植入式製藥細胞讓「吃藥」即將成為過去
人造肉正走向你的餐桌
神經刺激療法將替代許多藥物治療慢性病
基因驅動可能改寫某個物種的種群特徵
等離子材料正興起一場革命
量子計算機算法迎來新突破
《科學美國人》每年都會發表十大新興技術,預示著未來的變化,從中我們不僅僅能看出科技創新趨勢的變化,還有更多的產業機會。從這份新興技術榜單,能看到我們一直在提的「科技軍備競賽」概念,每個行業都在利用最前沿的科技,為本行業帶來顛覆式的解決方案,進而實現贏家通吃。
所以這份榜單不僅科技創新趨勢,也是投資、產業發展的未來參考方向。針對今年《科學美國人》評選出的十大新興技術,和一直以來我們的產業觀察,我們還看到三個發現和大家分享:
一、新技術的價值在應用場景的創新
《科學美國人》把增強現實列在十大新興技術之首,可見對此足夠重視。但增強現實,其實不算什麼新技術,從VR到AR,再到混合現實(MR),王煜全老師就已經講過很多回了。但是增強現實的意義在於,隨著行動裝置的運算能力的提升,AR技術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諸如蘋果、谷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向AR技術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增強現實有了越來越多新的場景應用。
藉助增強現實技術,過去需要複雜的綜合系統解決的問題,現在有了新的解決應用。蘋果公司作為第一家市值破萬億的公司,一直在探索「增加現實」的創新。我們在解讀今年蘋果大會時,特別提醒大家注意本場發布會最亮眼一個展示——HomeCourt公司利用蘋果增強現實技術打造了一款同名的籃球APP,這是一個利用手機就能夠幫助職業或業餘球員進行籃球訓練的應用,以後每個人只要通過手機就可以獲得專業的籃球訓練指導了。
只有伴隨新技術,不斷開發出新的應用場景,新技術才有發展空間,才能變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
二、技術正在重塑我們對現代醫學的理解
如果大家仔細看這份榜單,不難發現,十大技術當中,有一半和健康醫療相關。新的治療方案,新的藥物材料生產方式,新的給藥方式,技術在大大改變我們關於當下對醫學的理解。
王煜全老師之前也介紹過,隨著基因測序技術和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針對不同個體私人訂製的醫療方式成為可能性,醫療護理行業即將面臨一次巨大轉變。未來將不再需要像傳統醫療一樣靠猜測、靠大量人口的病例總結來治病。只要建立了相應的基因變異排序的資料庫,科學家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各種療法。每個人的生理、病理狀況都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制定符合個體情況的控制方法和治療手段,從而真正實現個體化的醫療。
未來10-20年,醫療數據的積累能夠慢慢覆蓋數據收集的盲點,計算能力的增強,數學模型演化和更新,人工智慧的加入,更多新的靶向治療技術逐步邁向臨床,如定向編輯、幹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免疫治療方面的突破,使得精準治療能真正地邁向精準。
人類在健康層面,藉助技術將獲得更好的改進,這個過程當然會有挑戰和風險,但今天看起來還有問題待解決的地方,未來都會是巨大的市場空間。
三、碳基生命和矽基材料帶來新組合
在榜單中,無論是人造肉,還是等離子新材料,還是人工智慧分子,本質都是新材料的進步。伴隨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材料會不斷湧現,新材料的複合功能和全新特性,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我們在今年的科技特訓營,就邀請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姜漢卿教授,給我們講解藉助新的可降解材料將可穿戴設備走向可穿戴醫療。人是碳基生命,電子設備是矽基材料,碳基和矽基怎樣才能最好的結合?目前的解決方法一種是穿戴,一種是植入,比如心臟起搏器。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姜漢卿教授成功拓展了新的思路,通過吃的方式,把可穿戴設備和人體完美的結合起來。用食物來代替電子設備中的導體、半導體、絕緣體等,比如油脂來做絕緣體,麵包來做非絕緣體,富含纖維素的西蘭花來做壓電材料,再結合活性炭、可食用金葉等材料,成功研發出了可食用超級電容。這樣的可穿戴設備不僅可以吃,而且還可降解,不用再顧慮因為設備的不均勻降解造成有很多結構的碎片遺留下來,對人體造成傷害。
目前姜教授的這項技術在治療腸胃疾病方面已經有一些應用,在癌症治療方向,正在和著名的梅奧診所及雅培進行合作開發。今年我們10月的美國西南考察團,將會去梅奧診所請姜教授介紹最近進展。
這十大新興技術,未必都是風口,即便都是風口,也未必都是我們投資的好機會。
跟風賺錢的時代結束了,科技才是硬道理。人人都能看到的熱門趨勢,每個人都知道的風口已經不能稱之為風口了。所以越是這樣不確定的未來,我們越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更具未來前景的前沿創新,發現能更快轉化落地的成熟應用。
今年10月,王煜全老師親自領隊,帶領30人精英考察團,前往美國西南部四大創新名城——休斯頓、奧斯汀、丹佛,鳳凰城進行深度探索之旅。屆時您將與王煜全同行,深入探訪美國西南九大創新產業,走訪八大頂尖高校及科研中心,探索之旅還有諸多大咖進行多層面現場解讀創新之道,著名經濟學家薛兆豐、著名科學作家萬維鋼,乙太網之父Bob Metcalfe,休斯頓大學超導中心主任任志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學院教授姜漢卿也將和大家結伴同行。
時間:10月28日-11月9日,共計13天
參團費用:¥128000/人
費用包含:
行程中酒店住宿、餐費、交通、導遊服務、活動、會議課程、門票費用
費用不包含:
國際段飛機票
美國籤證費用
行程中購物、自由活動等個人消費
招募人數:30人
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工作人員電話或微信:
183-0107-7508,備註「考察團」
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工作人員將於24小時內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