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 15:35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合肥晚報報導,總以為下雨了,PM2.5數值會應聲而跌,然而今天上午,有熱心市民登錄市環保局空氣品質實時監測系統發現,7時和8時數據顯示,市區十個站點僅明珠廣場站PM2.5數值低於75微克每立方米的良好級別,其餘九站點均有汙染。為什麼經過雨水衝刷的空氣依然不乾淨呢?今天上午,記者到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探究竟。
數值未因降雨下跌
監測顯示的PM2.5數值中,三裡街子站84,長江中路87,琥珀山莊115,明珠廣場站72,董鋪水庫87,廬陽區子站145,瑤海區子站94,包河區子站87,濱湖區子站90,高新區子站78。「本來以為今天下雨,PM2.5數據應該是良好的,沒想到數據表明並非如此。」今晨7時,市民王先生登錄市環保局空氣品質實時監測系統後,有些弄不明白了。
「8點多數據刷新時,我無意中上網一看,怎麼還是九個站點有汙染呢?」王先生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於是他撥通了記者電話詢問緣由。
除去水分後再檢測
上午9時,在三裡庵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五樓,記者看到在雨天依然運行的PM2.5檢測儀器,室外部分像一個雷達,室內部分像一個微波爐,與平常沒有兩樣。但是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李菁告訴記者,表面無區別,內裡實際有乾坤。
據介紹,實際上,雨水浸泡過的PM2.5數值會比平常高,但檢測時水分已經被去除。「這是溫度補償系統,空氣經過這個系統被去除水分後再檢測,免受溼度幹擾。」李菁指著「微波爐」上端一截黑管子說:「它的名字叫加熱管,在雨水天氣,就是用它來去除空氣溼度,不然檢測後的PM2.5數據會更高。」
與風力大小也有關
據李菁介紹,PM2.5數據有一些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7至9月份受夏季降雨等因素的影響,PM2.5在空氣中的含量相對較小;而在秋冬季節,受區域霧霾天氣影響,排放的大氣汙染物難以擴散和清除,則易造成PM2.5濃度偏高。
但合肥檢測發布PM2.5數據僅半個月,國內大多數城市發布工作也處於起步階段,沒有更多現成的數據和案例供研究,很多規律還有待觀察總結。
所以為什麼今天PM2.5數據未因降雨下跌,李菁認為還有待觀察研究,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氣層形成了「逆溫層」,處於下方的冷空氣像一頂帽子扣在城市上空,空氣流動性較差,PM2.5很難擴散而致使數據沒有應聲下跌。「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人們通常所說的,風大不大也與PM2.5濃度有關。」李菁說。(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