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的科幻巨製《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已經在北美上映三日。
這部投資1.8億美金的電影,是法國影視上投資最大的電影,也是呂克貝松玩的最大的一次。
盧克·貝松(Luc Besson)上一次的大製作也是一部科幻電影(1997年的「第五個元素」),花費了9000萬美元,添加了250個特效鏡頭,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電影的場景,布魯斯·威利斯的飛行計程車可謂一大亮點。
20年後的現在,他在新片中花了兩倍於第五元素的成本,特效鏡頭多了10倍,比《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多了600個。
女演員卡拉·德萊文涅表示:"6個月的拍攝時間幾乎都在綠幕前,只要兩個星期的外景"。效果包括一個500層的洞穴般的外星人市場,一隻叫做「猛禽」的螃蟹怪物,一個被稱為阿爾法的空間站,還有一大堆新的外來物種。
其中珍珠人的造型非常有特色。從預告片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在特效上確實是砸了不少錢。只是演員請了兩個不是非常知名小的小青年,故事是主打青少年市場。呂克貝松也比較擅長輕鬆娛樂的片子。
雖然特效華麗,但是因為成本非常之高,所以很多人擔心這電影要虧本。如今北美已經上映三天,票房數據不容樂觀。
以上是北美院線上周末的票房情況。 《星際特工》首周票房僅1700萬,與諾蘭的《敦刻爾克》5050萬相差比較大,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可以預期的,只是實際情況比預期的還要大。甚至連喜劇片《嗨翻姐妹行》的一半都不到。 上上周的《蜘蛛俠》和上周的《猩球崛起3》都排在它前面。
票房不理想,評分也不高,可能是暑期檔裡比較低的,IMDB評分僅6.9,反而國內豆瓣評分有7.3分。 看來這部電影最終票房還是得看中國市場,畢竟國內觀眾非常喜歡這一類的特效片,加上有吳亦凡參演,可能會創造比較好的票房。
可惜的是它錯失了暑期檔,雖然國外表現一般,如果能在暑期檔上映,那麼來個幾億票房很輕鬆,十幾億也有可能。國內7月份至今票房最好的竟然是一部好萊塢動畫片,可見國產片之實力。
文 | 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