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到喜歡的人的微信,第一時間要幹嘛?
當然是翻看他的朋友圈了。
從朋友圈開始,慢慢了解他。
阿念最近在聚會上認識了一男生。
聚會結束時,他們互加了微信。
阿念早就聽說過這個人,素未謀面時就已經對人家芳心暗許。
聚會上和小哥哥幾輪互動下來,阿念更堅定了自己的心意。
那種感覺就像歌詞裡唱的: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
好不容易加了好友,阿念卻不找小哥哥聊天。
她天天盯著人家的朋友圈看。
如果男生發了動態,她就點讚。
動態沒有更新的話,她就翻看以前的。
從朋友圈裡,阿念了解到,男生特別喜歡看電影。
疫情期間電影院沒開門,他每天都在家裡用電腦看了不少。
他還養了只非常可愛的貓,叫七月。
阿念還知道,男生是自由職業者,平時工作時間比較自由,所以他經常出去旅遊。
小哥哥沒有設置朋友圈權限,從17年到20年,好幾年的動態都全部可見。
翻完所有的動態,阿念還發現了一個激動人心的事情:
小哥哥沒有女朋友。
確認了這個事實,解除了心中的疑慮。
阿念就主動出擊,上演了女追男隔層紗的羅曼蒂克電影情節。
她成功追到了喜歡的人。
我們都以為是阿念的勇敢打動了老天爺,讓幸運之神寵幸於她。
卻不曾想,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蓄謀已久。
男生向阿念告白那天跟她說:
「其實我也早就認識你了。
還有,加了你好友之後,我才把朋友圈設置為全部可見的。
最後就是,我也一直在偷看你的朋友圈。」
如果朋友圈有訪客記錄,我也是第一名。
你喜歡我的同時,我也在喜歡你。
不確定你的態度的時候,朋友圈就成了我了解你的唯一方式。
我把對你的喜歡,藏在訪客記錄裡。
怎麼形容這種雙向奔赴的喜歡呢?
大概就是:
越過山丘,有人在等待。
2
只可惜,不是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
相愛不能相守,更是感情的常態。
戀愛分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分手後,很多人都捨不得刪前任的微信。
哪怕不再聯繫,也要留著當個念想。
不再當面關心他,卻偷偷關注著他的朋友圈。
把他的朋友圈當樹洞,寄託對他的思念。
安安和男朋友分手後,就經常這麼做。
他們相戀了很多年,分手是因為雙方家長不同意他們在一起。
分開後,他們還像以前一樣聯繫著。
分享各自的生活,傾訴彼此的心聲。
遇到工作上不能解決的問題,安安還是第一時間找男生,男生也很樂意幫忙。
偶爾路過他們以前約會時去過的地方,男生還是會拍照發給安安,跟她說好懷念他們還在一起的時候。
他們就這樣斷斷續續地聯繫了將近半年。
今年七月份的時候,男生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轉變。
他不再及時回復安安的消息。
如果安安不主動找他,他就跟人間蒸發了似的不見人影。
安安明顯感覺到了他的變化,於是問他是不是有新女朋友了。
男生沒有否認,說家裡人給他介紹了相親對象。
如果順利的話,明年下半年會結婚。
從這之後,安安再也沒給男生發過微信。
她覺得自己沒資格,也沒立場了。
但她每天都會去看他的朋友圈。
男生經常在朋友圈分享日常生活。
他今天去了哪裡,做了什麼,見了誰……
每一條動態,安安都一清二楚。
看到他心情好的動態,安安也跟著開心。
如果是和新女朋友的合照,安安就遮住女生,只看自己喜歡的人。
朋友圈,成了她表達不舍之情的唯一方式。
我對這種行為有些不解,覺得既然分開了就應該刪掉一切聯繫方式,老死不相往來。
可安安說:「沒那麼容易的,哪能說放就放。」
可能吧,在一段感情裡,愛得越深的人,越難放手。
付出的越多,越難遺忘。
如果很輕易就放下或者釋懷了,好像對不起的人不是對方,而是自己。
於是,當愛而不得時,我們總是耿耿於懷。
總想要回到過去,回到當初。
總想著如果有機會再重來一次,結局一定不是現在這般模樣。
我們都忘了:
時間無法倒流,感情不能重來。
即便回到過去,也改變不了什麼。
3
感情這東西,無理可依,也無跡可尋。
有的人,一牽手就是一輩子。
也有的人,愛著愛著就散了。
就像偷看朋友圈一樣。
有的人通過朋友圈,收穫了愛情。
而有的人用朋友圈,來祭奠結束了的感情。
如果朋友圈有訪客記錄,肯定有人歡喜有人愁。
不管是哪種情況,面對感情的時候,希望我們都能始終這樣:
真誠、清醒、瀟灑、知進退。
愛有所得時,好好愛。
愛而不得時,好好告別。
END
互動話題
你會每天翻喜歡的人的朋友圈嗎?
(留言區裡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