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he Ringer》記者Kevin O`Connor撰文稱,他上周末對14支球隊的高管進行了有關「哪些球隊會是重磅交易的潛在交易對象」的問卷調查,結果鵜鶘成為了得票最多的球隊。那麼,如果鵜鶘要交易,除了確定為未來核心的錫安之外,到底會有哪些球員會被捲入交易呢?或者說,有哪些球員加入,才配得上「重磅交易」呢?
2020年休賽期,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仍錯過季後賽的鵜鶘,對球隊陣容進行調整。他們送走了朱-霍勒迪,引進了亞當斯和布萊德索,續籤了英格拉姆,還聘請斯坦-範甘迪為新帥。本季開局,鵜鶘一度高居西南賽區頭名,但近期卻遭遇三連敗,排名瞬間下滑到西區第12。
或許,鵜鶘高開低走,使得他們成為了各隊高層眼中最可能發生重磅交易的球隊。那麼,如果要做交易,鵜鶘該將隊內哪些人擺上貨架呢?
亞當斯
鵜鶘以2年3500萬美元合同籤下亞當斯的初衷不難理解,就是給錫安配備一位身材壯碩、能拼搶籃板、能護筐的內線搭檔。況且,2020年休賽期雷霆徹底走上重建之路,上賽季陣容分崩離析,鵜鶘趁「俄城超市」開張時前去搶購,也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鵜鶘同時忽略了亞當斯在進攻端的短板。由於移動緩慢,不擅長投籃,亞當斯的進攻區域基本被限定在籃下。據統計,生涯迄今,亞當斯在籃下3英尺範圍內的出手佔比達到63%,還曾有2個賽季超過70%,偏錫安生涯迄今在同一區域的出手佔比也高達74.2%。
由此一來,當亞當斯和錫安同時出場時,無一人具備拉開空間的能力,鵜鶘的內線空間被極致壓縮。同時,他倆擠佔內線空間,也使得側翼突擊手們難以在內線覓得空間。
亞當斯應該是有交易價值的,但問題在於,鵜鶘能用他換來誰?當今聯盟,能護筐還能拉開空間的大個本就是各隊高層眼中的香餑餑。況且,如果送走亞當斯,考慮到錫安受限於身高和臂展並無法有效護筐,鵜鶘內線的強度也會立刻降一個檔次。
鮑爾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本季是鮑爾生涯第4季,他的優點仍在,缺點也一樣沒解決。
本季迄今,鮑爾場均得到12.4分4.3個籃板4.4次助攻,但總命中率僅為39.4%,三分命中率僅為30.8%。2019-20賽季截至停擺前,鮑爾的表現是令人振奮的,尤其是一向被詬病的三分,命中率也提升到了38.3%。但複賽期間,鮑爾宛如被照妖鏡照過一般,三分命中率暴跌到28.1%。他的突然下滑被認為是鵜鶘無緣季後賽的罪魁禍首之一,不服氣的鮑爾還因此和球迷互懟。
身為2017屆榜眼,卻未能和同屆「四傑」那樣在2020年休賽期獲得提前續約,已反映出鵜鶘乃至聯盟對鮑爾的看法。數天前鮑爾家族內戰,已在聯盟摸爬滾打3季的鮑爾,竟也全面落後於三球。
近日,業界有人提出,洛城雙雄可考慮讓鮑爾「回巢」。有人建議他和貝弗利互換,認為鮑爾的組織和防守正好彌補快船的短板;有人建議他和施洛德互換,認為鮑爾儘管進攻不如施洛德,但他能替詹姆斯分擔組織壓力,且湖人後場可用之兵甚多。
反觀鵜鶘,貝弗利可提振年輕球員的鬥志和韌性,施洛德則可接管後場進攻(但他同時也存在和錫安、英格拉姆搶球權的問題)。交易布萊德索也是選擇之一,但一來他的合同更大更不好出手,二來他的突破取分能力仍是鵜鶘所看重的。
英格拉姆
其實,業界普遍認為,如果以「重磅交易」標準來衡量的話,鵜鶘的籌碼中不能少了英格拉姆。
英格拉姆是近年來的勵志典型。曾因罹患怪病而險些告別NBA生涯的他,不但繼續堅持在NBA,且表現更上一層樓,入選了全明星,也續籤了大合同。在2019-20賽季前半段錫安養傷期間,是英格拉姆擔負起了帶隊的重任。鵜鶘希望他和錫安成長為未來雙核,但二人之間卻可能天然不搭。
2019-20賽季前半段,英格拉姆獨自帶隊期間,他交出了場均25.6分6.7個籃板4.4次助攻的成績單,總命中率47.7%,三分命中率39.9%;但從錫安迎來首秀到停擺,英格拉姆場均數據下滑到21.1分5.2個籃板4.2次助攻,兩項命中率分別降至43.8%和36%。在錫安剛復出時,英格拉姆還有過連續3場總命中率跌破40%。
本季迄今,1月4日對陣步行者英格拉姆瘋狂出手31次成為分水嶺。自那之後,他的出手數銳減,2場合計26次,鵜鶘顯露出球權向錫安傾斜的跡象。
本季迄今,在鵜鶘所有共同出場時間不低於100分鐘的二人組中,錫安和英格拉姆同時在場的場均得分(47.9)排隊內第7,進攻效率(110.8分)排第5,防守效率(107.3分)排第8。本季,儘管英格拉姆的攻防效率都達到生涯最佳,但他減少了在籃下出手的比重,距籃筐10英尺到三分線區域的長距離兩分增多,不得不說和內線擠佔空間有關。
曾有人設想鵜鶘引進哈登,一來英格拉姆符合火箭「優質年輕球員」的標準,二來鵜鶘也囤積了諸多選秀權。但按照規定,在去年休賽期剛籤約的球員,要到今年3月才能被交易,而到了3月即便哈登來投,還能否拯救本季的鵜鶘仍是未知數;此外,從卡佩拉到伍德,哈登適合搭檔「吃餅型」中鋒,這些大個在戰術地位上是要遜於哈登的,而鵜鶘未必希望錫安也變身為「餅皇」。
結語
鵜鶘的問題遠不止這些,比如他們打關鍵球的能力仍堪憂,比如他們的替補場均得分在聯盟墊底等。但最突出的問題可能還是錫安目前所展示出的潛力,貌似並未達到選秀前外界吹捧的「歷史級別」。
厚實的身板、強壯的身體和出色的力量,是錫安的招牌。但與此同時,他的技術短板頗多,進攻手段單一,左右手使用不均衡,射程有限,同時防守意識不佳,還不擅長分球,這就對和他搭檔的球員提出了高要求。和他搭檔的內線要能護筐、能拉空間,還能搶板;和他搭檔的側翼既不佔球權,還要具備外圍投射,更懂得如何將球舒服地交到他手中。而這同樣也是對鵜鶘高層和教練組提出的高要求。
曾經,人們將錫安拿來和巴克利做對比,畢竟二人有著相同的體型,但如今也有人對於錫安還要多久,才能具備巴克利真正「歷史級別」的進攻和籃板能力而存疑。或許,他永遠不可能達到。(仰臥撐/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