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科研人員:警惕傳播新方式

2020-12-05 澎湃新聞

眼淚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科研人員:警惕傳播新方式

2020-02-29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月28日,浙江大學官方微信號發布《浙大團隊首次發現眼淚及結膜分泌物存在新冠病毒,警惕新的傳播方式》。

一文指出,2月2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副院長、眼科學科帶頭人沈曄教授團隊,在《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工作,揭示在研究的新冠肺炎患者樣本中,存在一名結膜炎患者的眼淚和結膜分泌物樣本,在核酸檢測中出現病毒陽性結果。

該研究第一作者為夏建華,共同通訊作者為沈曄、郭東煜。論文第一單位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研究樣本

「這位患者眼部的差異性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徵得同意後,我們就研究結膜炎症是否與病毒具有聯繫。」通過核酸檢測,浙大研究人員發現患有結膜炎的左眼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而右眼則是陰性。為確保研究準確性,對兩隻眼睛的結膜分泌物做了三次核酸檢查,結果均一致。

目前該患者通過抗病毒綜合治療,整體治癒的情況下,結膜炎症也轉好,再次檢測眼部病毒轉陰。對於患者是如何因新冠病毒發生眼部結膜炎症的,科研人員表示仍在持續研究。

該研究得到浙江省科技廳重大科技項目支持。

飛沫和密切接觸!

新冠病毒傳播路徑仍是這兩條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在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為止研究顯示,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仍然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前一段時間,世衛組織專家經過考察也是這樣認識的。

在研究過程中,有團隊在新冠肺炎病人糞便的標本中檢測出,這也提示糞口傳播具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傳播能力和條件還需進一步開展研究。

針對氣溶膠傳播的問題,中國醫科院也開展了響應實驗,氣溶膠傳播必須具備密閉的空間、較長的時間、高濃度病毒這三個條件,在極端條件下才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講,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日常生活環境當中,傳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

吳遠彬表示,結合這些基本結論,特別是在當前疫情發展態勢積極向好,但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要把防疫和復工的關係處理好,既要堅決防止疫情的死灰復燃,又要有效地做好復工復產。

他提示,在超市、農村趕集等這樣一些人員密集場所不要麻痺大意,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防止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外,也要加強通風,並注意環境消毒,保持下水道的通暢。在開放的空間,比如說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空曠通風的工廠車間、人流較少的開放空間,不用過度防護,要正常工作。

2020年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下簡稱「第六版」),現進行解讀如下。

一、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將「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接觸」前增加「密切」二字。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二、臨床表現

重症患者嚴重者除了「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外,還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

實驗室檢查,強調「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儘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採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集後儘快送檢。」

解除隔離和出院後注意事項

解除隔離標準需滿足以下4個條件:

1.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

2.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

3.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吸收好轉;

4.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

增加「出院後注意事項」:

1.定點醫院要做好與患者居住地基層醫療機構間的聯繫,共享病歷資料,及時將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轄區或居住地居委會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2.患者出院後,因恢復期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它病原體風險,建議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

3.建議在出院後第2周、第4周到醫院隨訪、複診。

來源:浙江大學、國家衛健委、北京日報、新民晚報

法律顧問 :許延平

原標題:《眼淚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科研人員:警惕傳播新方式》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警惕!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美科研人員在湖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據美國《明星論壇報》9月28日消息,科研人員在美國蘇必利爾湖湖濱城市德盧斯的沙灘地區檢測出新冠病毒,儘管這種病毒不大可能在水中傳播。《明星論壇報》說,研究人員在「公園角」、利夫·埃裡克松公園、第42大道沙灘和布賴頓沙灘發現了這種病毒的痕跡,取樣時間為9月11日和9月18日開始的兩個周末。病毒來源不明。
  • 首次!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 美國福克斯新聞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福克斯新聞:研究人員稱,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科技日報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福克斯新聞:研究人員稱,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福克斯新聞:研究人員稱,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媒體援引研究人員的話稱,在海水樣本中檢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到的水平「低1萬倍」。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美媒:美科研人員在湖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據美國《明星論壇報》9月28日消息,科研人員在美國蘇必利爾湖湖濱城市德盧斯的沙灘地區檢測出新冠病毒,儘管這種病毒不大可能在水中傳播。《明星論壇報》說,研究人員在「公園角」、利夫·埃裡克松公園、第42大道沙灘和布賴頓沙灘發現了這種病毒的痕跡,取樣時間為9月11日和9月18日開始的兩個周末。病毒來源不明。
  • 北大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是新冠病毒重要排放傳播方式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北京大學要茂盛教授團隊與北京市朝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採集並檢測到了早期新冠患者呼出氣中的新冠病毒,證實了人體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傳播的方式。其中新冠患者呼出氣的新冠病毒陽性率高達約27%(總樣本量n=52),而新冠患者的所處環境相關物表的陽性率只有5.4%(總樣本量n=242)(每平方釐米檢出7-1700 個新冠病毒核酸)。此外,團隊對醫療環境、隔離酒店環境空氣中的新冠病毒也做了檢測,在部分樣品如衛生間空氣也發現了新冠病毒,濃度高達6000個病毒核酸每立方米,但由於醫院通風等措施,空氣中新冠病毒濃度偏低,低於RT-PCR檢測限。
  • 首次發現!海中有「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網絡配圖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
  • 首次發現!海中有「新冠病毒痕跡」
    重要提醒: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逃離」細胞途徑:溶酶體是關鍵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網10月28日最新消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退出細胞的生物途徑,即病毒可通過溶酶體從受感染的細胞中分離出來。更好地了解這一途徑可能為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提供重要研究視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28日的《細胞》期刊。此前,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病毒進入細胞並感染細胞,在逃離之前利用細胞的蛋白質進行自我複製。然而,研究人員對病毒到底是如何離開細胞的了解有限。
  • 美國研究人員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美媒:研究人員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福克斯新聞:研究人員稱,在蘇必利爾湖沿岸的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
    ▍來源/賽柏藍▍整理/半夏新冠還未走遠,必須提高警惕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
  • 南極洲首次出現新冠確診病例!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截至12月13日,英國共檢出1108例感染了該變異病毒的病例。此前,英格蘭東南部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意外增加,在12月早些時候展開的流行病學研究和病毒學調查中發現了該變體。世衛組織建議各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世衛組織建議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以了解變異病毒在感染性和致病性方面的變化。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呼吸是新冠重要排放傳播方式
    近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要茂盛團隊與北京市朝陽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合作開展研究,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傳播的方式,且呼出氣中大部分顆粒都小於PM2.5,從而進一步揭示氣溶膠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事實,為未來更好阻斷空氣傳播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 美媒:美國研究人員在海水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有人在海水裡發現了新冠病毒?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據報導,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