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們的雙頭鷹國徽一樣,俄羅斯是有著雙重性格的國家。一方面他們熱衷展示力量,提及俄羅斯,我們喜歡用「戰鬥民族」來稱呼他們。歷史上靠著歷代君王的開疆拓土,他們打下了近代以來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在把阿拉斯加廉價賣給美國之前,他們是一個地跨三大洲的巨無霸。藉助上帝賜予的凜冽寒冬和自己的戰鬥意志,他們戰勝了拿破崙也擊敗了希特勒,冷戰時期的蘇聯更是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與美國分庭抗禮;另一方面他們有著獨樹一幟的文化,這裡也誕生了一大批文學、藝術、科學巨匠: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爾基、契科夫、列賓、康定斯基等等這些大師如燦爛星辰閃耀在人類文化的天空。
1792年的俄羅斯帝國
紅場閱兵,俄羅斯軍力的直接體現
俄國(蘇聯)在文學、美術、音樂、科學領域的大師
而足球方面也是如此,他們的球隊依靠身體為主,作風頑強、打法簡單有效;但是卻也會有用某些技術極為出色的球員。蘇聯時代他們奪得歐洲杯,曾經君臨天下,隨著政治動蕩他們也曾經多年無緣世界大賽意志消沉。明年世界盃就要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舉行,俄羅斯足球期待在本土取得了新的成就,正值俄超新賽季戰火重燃,全新的「足球地理」——為你帶來俄羅斯的足球世界!
俄羅斯也是俄羅斯足球的標誌:雙頭鷹徽
本賽季俄超球隊分布情況
首先,我們來看地圖,這張圖已清楚地將2017-18賽季俄超16支球隊所分布的城市標註了出來。沒錯,圖上的紅點只有十三個,這不是筆者的疏漏,因為光首都莫斯科的俄超球隊就有四支之多。
從這張圖裡還可以讀到很多信息,比如俄超球隊更多集中在歐洲部分,特別是首都莫斯科。遠東地區唯一的一直球隊伯力能源(哈巴羅夫斯克)還是本賽季剛衝上俄超。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聯邦,我們習慣稱之為俄羅斯。雖然比蘇聯時期小了不少,但它還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1709.82萬平方公裡,幾乎是中國陸地面積的兩倍。東西長為9000公裡,橫跨11個時區;南北短一點,但是也達到了4000公裡。俄羅斯擁有東歐和北亞的廣袤領土,有著豐富的礦產、森林和淡水資源。但他的人口卻和領土面積不成正比,只擁有1.47億人口,排世界第九。
俄羅斯地形分布
俄羅斯跨越了歐亞大陸的北部大部分地區,地勢及氣候變化多端。自西向東地形依次為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和太平洋沿岸山地。
俄羅斯因為幅員遼闊所以氣候多樣,除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以外,大部分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並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氣候決定植被,俄羅斯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說完俄羅斯的陸地我們來說它周邊的海洋。俄羅斯的海岸線綿延三萬七千多公裡,西、北、東三面分別被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或其陸緣海及海灣所包圍。西邊是大西洋的陸緣海及海灣:芬蘭灣、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北邊是北冰洋所屬陸緣海: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東邊是太平洋所屬陸緣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
當然俄羅斯的河流也很多,大多從南往北流。主要的河流包括伏爾加河、顎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阿穆爾河(即黑龍江)。主要湖泊有貝加爾湖、拉多加湖和奧涅加湖等。
俄羅斯鄰國圖示
俄羅斯聯邦幅員遼闊,與之相匹配的是複雜的行政區劃。它由85個聯邦主體組成,其中有3個聯邦直轄市、4個自治區、22個共和國(少數民族聚居區)、46個州、9個邊疆區、1個自治州。這給筆者一種當年神聖羅馬帝國諸侯林立的感覺,對於這些行政區域就不一一列舉了。好在2000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法令,將把俄聯邦各實體按地域原則聯合成7個聯邦區,以強化總統對地方的管理體制,又經過幾次增減變化,目前聯邦管區為8個(括號內為聯邦區中心):
中央聯邦管區(莫斯科)、西北聯邦管區(聖彼得堡)、南部聯邦管區(頓河畔羅斯託夫)、伏爾加聯邦管區(下諾夫哥羅德)、烏拉爾聯邦管區(葉卡捷琳堡)、西伯利亞聯邦管區(新西伯利亞)、遠東聯邦管區(哈巴羅夫斯克)、南方聯邦管區(皮亞季戈爾斯克)。
俄羅斯行政區域劃分
俄羅斯足球協會(俄語:Российский Футбольный Союз,簡稱RFU)是俄羅斯的足球主管團體,總部設於莫斯科,負責組織各級聯賽及俄羅斯國家隊。
俄羅斯足球協會
俄羅斯國家隊
俄羅斯足球協會的前身「全俄羅斯足球協會」成立於1912年,這還是沙皇俄國時代。同年獲準加入國際足聯,當時總會包括俄羅斯境內52個地區分會。
蘇聯建立以後,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包括足球。1934年足球協會改組成為「蘇聯足球部門」,並於1946年加入國際足聯,在1954年參加歐洲足聯,其後部門重組成為「蘇聯足球協會」。蘇聯解體後,目前的俄羅斯足球協會於1992正式成立,同年重返國際足聯。
【俄羅斯足球聯賽系統】
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它是國內最高水平的職業足球聯賽,我們通常稱之為俄超。它是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在原來蘇聯足球超級聯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目前賽制下,共有16隊伍參加俄超。俄超賽制和歐洲其他足球聯賽一致,比賽採取主客場制,共30輪比賽。勝平負分別得分為3分,1分和0分,賽季結束積分最高者獲得冠軍,積分相同則比較互相之間的戰績。
上賽季俄超冠軍莫斯科斯巴達
俄羅斯全國足球聯賽:前身為俄羅斯足球甲級聯賽,簡稱俄甲,是俄羅斯職業足球聯賽的第二級聯賽。比賽採取主客場循環賽制度。俄甲共有20支球隊參賽,前兩名可直接升俄超,後三位降級。聯賽第三名和第四名獲得升降級附加賽資格,分別兩回合對戰俄超倒數第三、第四的球隊,勝方獲得下賽季俄超資格,敗方參加俄甲比賽。因此在理論上每年最多可有4支隊伍升至俄超。
俄羅斯職業足球聯賽:前身為俄羅斯乙組足球聯賽,簡稱俄乙,是俄羅斯職業的第三級別足球聯賽。聯賽分為5個地區組別。
俄羅斯業餘球會錦標賽:簡稱俄丙,是第四級聯賽,是由俄羅斯業餘足球聯盟所舉辦的,現時聯賽為半職業。
歐戰資格:根據歐戰積分,2011-12賽季至今俄超冠軍球隊可直接入歐洲冠軍聯賽的小組賽階段,而亞軍球隊可獲參加歐聯第三輪預選賽(非聯賽冠軍組別)。聯賽季軍、第 4 名及第 5 名球隊可分別參加歐洲聯賽的第四輪、第三輪和第二輪預選賽。目前為止,俄羅斯球隊在歐洲賽場上的最高榮譽是兩屆歐洲聯盟杯冠軍,分別是由2005年的莫斯科中央陸軍和2008年的澤尼特所獲得。
俄超球隊分布
由於地理因素和經濟、政治、歷史因素,俄羅斯的城市與人口分布相對集中,總體來說分布在烏拉爾山以西的歐洲部分。人口主要分布於首都莫斯科周邊地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波羅的海地區、黑海與裏海之間的南方區域、伏爾加地區、烏拉爾山地區、遠東部分地區和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各地。從經濟總量和發展水平看,東西部發展也是相當不均衡,而球隊的分布格局和經濟格局是一致的。
俄羅斯人口分布,顏色越深人口越多
俄羅斯足球重鎮的分布也呈現歐強亞弱的局勢,自北向南,從聖彼得堡、莫斯科,再到南方羅斯託夫、克拉斯諾達爾、格羅茲尼等城市都是俄超球隊的主要分布地區,再沿著鐵路線來到伏爾加河地區和烏拉爾山地區的喀山、烏法、葉卡捷琳堡等地區也是重要的球隊分布區域。這幾乎囊括了俄羅斯足壇所有的足球重鎮。其他地區則顯得較為空曠,遠東地區的唯一俄超球隊——伯力能源也是本賽季剛打入俄超。
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足壇的豪強格局是莫斯科球隊和其他地區球隊爭雄。從奪取冠軍的次數來看,莫斯科斯巴達無疑是俄超的龍頭老大,自蘇聯時期就是一支勁旅,9次獲得俄超冠軍、3次獲得俄羅斯杯冠軍,但是進入新千年斯巴達隊出現了衰落,他2001年獲得俄超冠軍以後長達16年沒能問鼎桂冠,直到上賽季才奪回了失去已久的俄超冠軍。由於斯巴達的衰落,近十五年來的格局是莫斯科中央陸軍和聖彼得堡澤尼特的雙雄對峙。除了這三支強隊之外,莫斯科火車頭、喀山紅寶石、阿蘭尼亞也都獲得過俄超冠軍,但是他們一共獲得的5次俄超冠軍,才只比聖彼得堡澤尼特多一次。
俄超獲得前三名球隊成績統計表
本文接下來就著重介紹一下各地區比較重要或是有特色的城市和球隊。
【莫斯科及周邊地區】
莫斯科周邊俄超球隊分布
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的中心。是歐亞大陸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區人口約1200萬,是歐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伊斯坦堡,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國、蘇聯及現在俄羅斯聯邦時代,長期擔任國家首都的角色。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名副其實的世界著名的古城。莫斯科城市規劃優美,掩映在一片綠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譽。同時,莫斯科還是一個重要的工業製造業中心,工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工業門類齊全,除了重工業外,發達的化工業,輕工業,以及造紙業也是莫斯科工業中重要的一部分。
莫斯科風景
莫斯科擁有眾多名勝古蹟,歷史悠久的克裡姆林宮、閱兵聖地紅場、革命導師列寧的墓地都在這裡。這裡也是文藝的城市:它是俄國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鄉,它是先鋒音樂家蘇莫洛夫揮灑激情的地方;這裡是英雄的城市:它是讓納粹的惡魔刀鋒在蘇德戰場第一次受挫的城市,它也見證了朱可夫元帥身騎白馬檢閱蘇聯紅軍的豪邁。
由於莫斯科在政治、經濟方面的特殊地位,城市中的各個體育項目的運動隊也在俄羅斯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隊即使在歐洲範圍內也是耳熟能詳的強隊,為莫斯科和俄羅斯獲得一個又一個榮譽。莫斯科擁有四支俄超球隊佔到了總數的1/4,他們分別是:莫斯科斯巴達、莫斯科中央陸軍、莫斯科火車頭、莫斯科迪納摩。除此之外還有蘇聯時期的強隊現在廝混在俄乙的莫斯科魚雷。
莫斯科斯巴達在蘇聯時期就是一流強隊,它成立於1922年,1936年贏得俱樂部第一個聯賽錦標。七十年代以後和當年強大的基輔迪納摩堪稱一時瑜亮。曾經12次捧起蘇聯聯賽冠軍獎盃,9次獲得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冠軍,10次獲得蘇聯杯賽冠軍,3次贏得俄羅斯杯賽冠軍。有著輝煌的過去的同時,斯巴達隊上賽季迎來了沉寂多年的崛起,打破中央陸軍和聖彼得堡澤尼特對冠軍的壟斷,再次獲得聯賽冠軍,也希望他們能夠在本賽季的歐冠比賽中打出俄羅斯球隊的氣勢。
普京參觀莫斯科斯巴達俱樂部
莫斯科中央陸軍也是一支著名的球隊,1911年成立,在蘇聯時期這個俱樂部直屬於蘇聯紅軍。而被稱為「紅軍」的他們,近十年來表現出色,多次獲得俄羅斯頂級足球聯賽冠軍。尤其是2004-05賽季,莫斯科中央陸軍隊在蘇聯解體後首次踏上歐冠賽場。他們與切爾西隊、巴黎聖日耳曼隊以及衛冕冠軍波爾圖隊同分一組。雖然沒有獲得小組出線,但在聯盟杯賽場上他們奪得了自己的第一個歐洲賽事冠軍。
莫斯科中央陸軍
相對於斯巴達和中央陸軍,莫斯科火車頭的成績不能算特別出色。1923年球隊名義成立,在1936年改為現在的火車頭俱樂部。莫斯科火車頭獲得過2002年和2004年奪得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的冠軍,四次獲得亞軍、五次獲得俄羅斯杯賽冠軍。雖然奪冠次數不多,但是在俄超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莫斯科火車頭隊
相比都有俄超冠軍入帳的同城兄弟,莫斯科迪納摩隊的輝煌主要在蘇聯時代。他們獲得過十一次蘇聯聯賽冠軍和六次蘇聯杯賽冠軍,甚至在1972年還獲得過歐洲優勝者杯亞軍。但是進入俄超時代他們只獲得過一次聯賽亞軍和一個杯賽冠軍。近況不佳的他們作為上賽季俄甲冠軍又打回了俄超,希望他們可以保級成功。
圖拉:
圖拉是臨近首都莫斯科的城市,位於莫斯科以南165公裡。它是俄羅斯有名的重工業城市,尤其是軍工生產為甚。蘇維埃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知名的圖拉槍炮廠就位於該城。衛國戰爭期間,由於是軍工製造城市的緣故,它也成為納粹德國在攻擊莫斯科地區的重要目標之一。但圖拉城憑藉城內儲存的充足的武器裝備,頂住了「閃電兇神」古德裡安手下赫赫威名的第二裝甲師的攻擊,在戰爭中屹立不倒。圖拉在蘇聯對莫斯科防守和隨後反擊時確保南翼安全,為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圖拉在1976年被授予「英雄城市」的稱號。
軍工企業是圖拉的標誌
而這個以軍工聞名的城市,卻誕生了大作家列夫·託爾斯泰,這裡不僅是他的家鄉和靈魂的歸處,也是他創作《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地方。
該城市的俄超球隊也是軍工生產有關,它就是俄羅斯的「阿森納」——圖拉兵工廠。但是圖拉兵工廠隊沒有阿森納在英超的地位,2014年才打進俄超,上賽季通過保級附加賽驚險保級。由於成績不佳上賽季的主帥——曾在甲A效力的前俄羅斯國腳基裡亞科夫黯然下課。本賽季,兵工廠不想再來一驚險刺激的附加賽,他們請到了有著豐富俄超經驗的前貝爾格勒紅星主帥博佐維奇,他曾經執教羅斯託夫和莫斯科火車頭等隊,還獲得過兩次俄羅斯杯冠軍,希望通過老司機的掌舵,讓兵工廠早日安全上岸。
【聖彼得堡周邊地區】
聖彼得堡周邊球隊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是波羅的海芬蘭灣的重要港口,如果把莫斯科比作北京,那麼這裡就是俄國的上海。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相比於莫斯科,聖彼得堡更加開放和多元。聖彼得堡有520萬人口,是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
聖彼得堡風光
聖彼得堡得名於著名的彼得大帝。勵志西化把俄國帶入一流強國行列的彼得大帝通過多次戰爭打敗當時的強國瑞典,奪得了波羅的海沿岸靠近歐洲的窗口,並於1703年5月27日建城,他還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標誌著俄羅斯帝國開始了努力學習西歐的階段。這裡也是俄國革命的中心,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在這裡爆發。歲月滄桑,聖彼得堡多次因配合時代背景而改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在列寧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和莫斯科一樣,這裡也是一座英雄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是德軍北線進攻的重點,也是終點,它被德軍圍城872天而屹立不倒,為了勝利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戰爭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聖彼得堡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
本賽季曼奇尼手下的澤尼特志在奪冠
聖彼得堡的驕傲當然是聖彼得堡澤尼特隊。歐化的城市擁有歐化的教練,澤尼特隊的掌舵者正是義大利名帥曼奇尼,而歐洲名帥斯帕萊蒂和博阿斯近年來也分別執教過澤尼特隊。他們在國內聯賽的最好成績是四奪俄超冠軍,而在歐洲賽場上也有著其他球隊羨慕的好成績:2008年歐洲聯盟杯冠軍以及當年歐洲超級盃冠軍,要知道超級盃上他們擊敗的是在當時強大的曼聯隊。而前些年俄羅斯足球的旗幟人物「沙皇」阿爾沙文也是從澤尼特隊走出來的。多說一句,它似乎和上海上港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上港隊教練博阿斯和絕對核心胡爾克都是從聖彼得堡來到了上海灘。
【南方地區】
頓河畔羅斯託夫:
有著俄羅斯的南方之都稱號的頓河畔羅斯託夫是俄羅斯的大城市之一,也是羅斯託夫州的首府。靜靜的頓河從它的傍邊流過,這裡氣候宜人,孕育出了小說大師安東契科夫、諾貝爾獎獲得者肖洛霍夫這樣的文化巨匠。
頓河畔羅斯託夫風光
頓河畔羅斯託夫始建建於1749年,是時也是整個南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在19世紀開闢為南方大港,這裡氣候宜人,自然環境適合農業發展,它成為了俄羅斯不多的農業種植基地之一,為農產品集散與加工中心。由於農業發達,在蘇聯計劃經濟時期頓河畔羅斯託夫成為了最重要的農機生產中心之一,聯合收割機和中耕機的產量佔到了全蘇聯的70%以上,而船舶造修和輕工業方面也佔有重要地位。它是通往亞速海和黑海以及高加索地區和中亞地區的重要通道,有5條歐洲鐵路鐵路匯集於此。
羅斯託夫隊
這裡是俄超球隊羅斯託夫的所在地,羅斯託夫隊上賽季代表了俄超參加了歐冠小組賽。羅斯託夫隊成立於1930年,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著有意思的改名歷史。它最初以當地的最大產業來命名為:農機廠,1946年又改隊名為更加具體的農機:拖拉機。1951年時這支奔馳在賽場的「拖拉機」衝上蘇聯甲級聯賽,並在1953年以第三的成績升上頂級聯賽。同年,可能和造船業有關吧,球隊再度更名,這次叫做:魚雷。在1957年,球隊第四次更名,又回到了熟悉的農機隊名路線,更名為羅斯託夫農機,這個名字陪伴了球隊度過將近半個世紀,也是球隊最廣為人知的名字。
上賽季羅斯託夫在歐冠、歐聯杯多線作戰在聯賽難以顧及,在俄超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聯賽排名下滑至第六,還失去了歐戰資格。
由於財政原因,羅斯託夫夏季轉會期多名主力出走,中場球員諾博亞、葉羅欣、前鋒波羅茲等主力球員都離開了球隊,雖然也引進了冰島國腳因加松為首的一些球員,但是實力受損,缺乏磨合的羅斯託夫隊新賽季的日子也許並不好過。
克拉斯諾達爾:
克拉斯諾達爾最早是由哥薩克人修建的堡壘,是俄羅斯帝國對抗與奧斯曼土耳其的前沿陣地,歷史上稱為葉卡捷琳娜達爾,意為「葉卡捷琳娜的禮物」,用來紀念俄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國內戰爭期間,葉卡捷琳娜達爾在紅軍與白軍之間幾易其手。十月革命後,改稱今名克拉斯諾達爾,意為「紅色的禮物」。
它是俄羅斯南部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具有極強的經濟發展潛力和吸引外資的條件。機械製造和儀器儀表是最富有發展活力的行業之一。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克拉斯諾達爾市農業高度發達,物產豐富相對於俄羅斯其他地區,這裡並不缺乏水果和素菜等等。
這裡的球隊是近些年崛起的強隊——外號「黑牛」的克拉斯諾達爾隊,上海上港的外援艾哈邁多夫來中超之前就在此效力。2008賽季,克拉斯諾達爾隊在取得乙級聯賽南區第三名後升入俄甲。2010賽季,球隊取得了俄甲第五名,頂替因債務問題而解散的莫斯科土星隊而幸運的晉級俄超。
「黑牛」上賽季本能爭取更好排名,但球隊在冬季轉會卻失血過多,除了中場大將艾哈邁多夫之外,主力前鋒阿里也離開了球隊。俄超金靴斯莫洛夫苦苦支撐,依然不能保住前三的排名,最終只是排在第四。
俄羅斯國家隊和克拉斯諾達爾的雙料當家射手斯莫洛夫
這個夏天,克拉斯諾達爾動作不大,解約老前鋒萬德森,又從薩爾茨堡紅牛(「牛」之間的交易)買來年輕的邊鋒萬德森,完成新萬德森互換。但現在的問題是,儼然已經成為俄羅斯國家隊第一前鋒斯莫洛夫還能留隊多久。一旦他另謀高就,「黑牛」必然會元氣大傷。
格羅茲尼:
格羅茲尼,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首府,位於高加索山北麓。一座為戰爭而設計的城市,也是因為戰爭而舉世聞名的城市。格羅茲尼由沙俄國軍隊建城於1818年,其名俄語意為「威脅」,是俄軍控制北高加索的主要要塞之一。
癒合了戰爭傷痕的格羅茲尼
該城在蘇聯解體前的人口一度達到40萬人,但兩次車臣戰爭期間發生數次格羅茲尼戰役,對城市造成極大的破壞,人口急劇下降。車臣戰爭中發生了號稱二戰後最慘烈戰鬥——兩次格羅茲尼巷戰。戰鬥激烈且恐怖,格羅茲尼這座歷史名城當初建城時即是按照作戰要塞的要求來設計,故而城內堡壘星羅棋布,密如蛛網,市內有蘇聯時代修建的四通八達地下通道和防空設施,這讓格羅茲尼成了雙方軍人的絞肉機。
車臣戰爭完結後,普京政府開始重建格羅茲尼,人口重新回升至20萬左右。如今整個格羅茲尼市區基本上已從戰爭狀態中恢復過來,重新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
格羅茲尼特裡克也秉承了城市的特點,頑強的戰鬥在俄超的賽場。在主教練拉西莫夫的調教下,格羅茲尼特裡克防守強悍,在只有3個淨勝球的情況下,居然贏下了14場比賽,防守反擊的思維已經深入球隊骨髓,收效甚佳。車臣球隊已經連續三個賽季提升了自己在俄超的排名,上賽季取得了第五的好成績 ,取得了升入頂級聯賽以來的最好排名。
比賽中的格羅茲尼特裡克隊
馬哈奇卡拉:
馬哈奇卡拉是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的首府,東臨裏海。1857年設市,改名為彼得羅夫斯克港。1921年再改名至今。1896年隨著羅斯託夫至巴庫的鐵路的竣工通車,馬哈奇卡拉的作用日益凸顯。這個以石油開採、提煉,石油化工和電焊器材為主的城市成為俄羅斯南方一個不可忽視的城市。
馬哈奇卡拉是一座優美的海濱城市
這裡的球隊是一度土豪的安郅隊。當年這支球隊土豪到不可理喻,一度籤下了暮年的羅伯特·卡洛斯和正值當打之年的獵豹埃託奧,但是隨著投資方的撤資,這支球隊原形畢露。雖然上賽季重返俄超,但失去了財力支持的安郅只能勉強保級。但是安郅在轉會市場上卻一舉籤下11名球員,大家不要吃驚,這次他們和幾年前的揮金如土不同,這次他們只是籤約自由球員,而且大多來自降級的奧倫堡、託木斯克。不過總的來說,球隊實力比起上賽季還是有小幅提升,祝福這個昔日富貴如黃粱一夢的球隊好運吧。
【伏爾加-烏拉爾地區】
喀山:
喀山是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俄羅斯的第八大城市。它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伏爾加河與卡贊卡河的交匯處,交通位置重要,是伏爾加河中遊地區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它與莫斯科、聖彼得堡同為俄羅斯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在2009年俄羅斯專利局還把喀山定為俄羅斯運動之都,喀山也不負眾望它舉辦了2013年大學生運動會、2015年世界遊泳錦標賽和2017年世界武術錦標賽,也是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辦城市之一。
喀山風光
喀山是俄羅斯最大的工業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伏爾加經濟區建設和刺激投資的領導者。蘇德戰爭時期,由於蘇維埃歐洲部分西部的工業向東搬遷到烏拉爾地區,喀山成為了國防工業的中心,主要生產飛機和坦克。戰後喀山作為工業和科技中心的地位被進一步鞏固。城市主要工業包括:機械製造、化工、石化、輕工和食品工業。東歐最大的科學園區也坐落在喀山,代表著創新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著名的喀山國立大學留下過革命導師列寧和大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年輕時的身影。
喀山紅寶石隊
喀山紅寶石隊獲得過兩次俄超冠軍,是這座城市的驕傲之一。紅寶石從未在蘇聯足球的頂級聯賽中露過臉。2003年,球隊升入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並且獲得了以第三名的佳績以及歐洲聯盟杯的參賽資格。在2008賽季中,喀山紅寶石賽季開始秋風掃落葉般連勝7場,一舉將莫斯科迪納摩6連勝紀錄作古,表現確實是十年不鳴,一鳴驚人。那個夢幻的賽季,喀山紅寶石更歷史性勇奪聯賽冠軍,並奪得2009-2010賽季歐冠小組賽席位。2009賽季喀山紅寶石保持了強勢,蟬聯俄超冠軍。
神奇的紅寶石還在歐洲戰場上閃光。他們在歐冠上勝過巴塞隆納,在歐聯杯上戰勝國際米蘭和切爾西。參加歐冠的那個賽季,他們大鬧諾坎普球場,別爾季耶夫從容指揮,以2比1的比分戰勝上賽季的歐洲三冠王、衛冕冠軍巴塞隆納隊,爆出了當年歐冠的最大冷門,這場勝利也成為球隊歷史上最經典的比賽之一。
葉卡捷琳堡:
葉卡捷琳堡是處於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上的城市。位於烏拉爾山脈東麓,伊塞特河由西北向東南穿城而過。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區中心城市、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在俄羅斯各大城市中僅次於莫斯科、聖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歷來都是俄羅斯重要的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和科教中心,別稱「烏拉爾之都」。
葉卡捷琳堡滴血教堂
它始建於1723年,它名字為紀念彼得大帝之妻、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並非那個赫赫威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該地起源於彼得大帝在這裡興建了俄羅斯第一家冶煉廠,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成了以葉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工業城市。葉卡捷琳堡的主要產業為機械、金屬加工、化學、食品、建材等,就業人口80%均來自於此。1918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遷至葉卡捷琳堡的伊帕提夫之屋。末代沙皇一家稍後在該地被殺害,後來此屋被拆除,現為滴血教堂。
葉卡捷琳堡的球隊是烏拉爾隊,但是這支不溫不火的球隊卻和城市的地位不符。上賽季,烏拉爾得益於俄超同分情況下先比勝場數,再比淨勝球的特殊規則,才得以力壓奧倫堡,沒有去打那命懸一線的附加賽。夏季轉會中他們籤下了曾經入選過俄羅斯國家隊的中鋒波尼亞來補強鋒線,實力有所提升,本賽季保級應該問題不大。
【遠東地區】
伯力(哈巴羅夫斯克):
哈巴羅夫斯克位於黑龍江及烏蘇里江交界處東側,中俄邊界處。遠東地區重要城市,它的中文名為「伯力」。自2002年起為俄羅斯聯邦遠東聯邦管區行政中心、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首府。
伯力這個名字起源於唐朝。722年,唐玄宗任命黑水靺鞨酋長倪屬利稽為勃利刺史,並將黑水都督府勃利州治所設於此地。到了遼朝,勃利改名為博和哩,並設有五國部節度使,轄黑龍江下遊各部。
哈巴羅夫斯克街景
1858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派遣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侵佔中國黑龍江沿岸並在此設軍事哨所,將伯力改稱為「哈巴羅夫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根據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原屬清朝位於黑龍江及烏蘇里江交界處東側4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連同庫頁島一併割讓予俄國,伯力遂屬俄境。隨著居民點的擴大,1883年10月又改為「哈巴羅夫斯克」。俄文名稱便來源於此。
目前華語地區仍普遍將此城市稱為「伯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地圖標記為「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伯力與中國的交通方便,水路可直達松花江上遊,鐵路連接綏芬河、滿洲裡兩個中國最大陸路口岸,公路與黑龍江省所有陸路口岸相通,航空直達瀋陽、哈爾濱等城市。整體來說,伯力的整體城市景觀與1990年代初期的哈爾濱相仿。伯力為遠東地區主要的工業中心,以機械製造、造船、石油加工、木材加工、建材等部門為主,食品等輕工業也很發達。有來自庫頁島的輸油管道在本市附近煉油。
伯力距離哈爾濱其並不遠
哈巴羅夫斯克的俄超球隊是新軍伯力能源。他們上賽季取得俄羅斯足球甲級聯賽第四名的成績,在升降級附加賽中,點球大戰淘汰俄超球隊奧倫堡打入俄超。這是他們建隊71年首次殺入俄羅斯(含前蘇聯)頂級聯賽。本賽季他們首次在俄羅斯足球超級聯賽中出場。這也是遠東球隊第一次出現在俄超的賽場上,從距離上看他們參加中超的話可能會更為便利。由地圖可知道,其他15支球隊飛過去伯力能源的主場,要跨過大半個亞歐大陸,哈巴羅夫斯克距離俄羅斯首都莫斯科8300公裡,這段旅程搭飛機直達也至少要七個半小時,而坐火車要一星期。假以時日,如果伯力能源能打進歐戰,客場之旅對於歐洲球隊來說要比比賽本身恐怖的多。
俄羅斯可以依靠上帝賜予的資源、強人普京的政治手腕、十八世紀大師們留下來的思想文化、蘇聯時期留下的赫赫軍功來撐起一個大國的門面。但俄羅斯足球近幾年卻成績不甚理想,與蘇聯時期的歐洲強隊地位有很大的差距。
蘇聯解體後的政治動蕩、經濟倒退對足球的影響已經漸漸散去,近年來俄羅斯的能源經濟似乎也足以支撐起一個大國足球的門面,但是想讓這隻雙頭鷹再次翱翔,烏拉爾山兩側巨大的經濟文化差距和阿爾沙文一代之後的俄羅斯足球缺少旗幟人物的這個問題依然不能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