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尋找外星文明的新觀點,對方可能也在尋找我們

2020-10-25 痴狂科學

當人類開始探索太空的時候,就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其它星球上的智慧文明,並且還啟動了一項名為SETI的計劃,這項計劃通過把各地的射電望遠鏡連接成搜索網絡,接收來自宇宙中的各類無線電信息,從這些無線電信息中找到智慧文明的痕跡,同時還通過「凌日法」在其它恆星系中尋找類地行星,大多數的恆星系都與太陽系一樣存在宜居地帶,在這片區域中運行的行星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環境,科學家相信通過接收無線信息和凌日觀測法是能夠找到其它智慧生命的。

目前通過凌日法已經發現了4000顆系外行星,天文學家通過光譜數據分析出這些類地行星的大氣成分和溫度環境,前不久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發表了一篇關於凌日法觀測地球的論文,文中指出如果其它行星的文明也在使用凌日法搜索宇宙的話,那麼哪些恆星系能夠發現地球的全新觀點,並且指出人類能觀測到系外行星的同時對方也能發現地球,在這個全新的觀點下天文學家確認了有1004顆恆星符合這個條件,它們的共同特徵是:都是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範圍內,同樣都是處於恆星系的宜居帶中。

新觀點的作者Kaltenegger認為在這個範圍內能發現地球的系外文明與人類的科技差不多,它們同樣能分析出地球的大氣數據和生命活動產生的痕跡,如果有更先進的太空望遠鏡甚至能看到地球背陰面發出的燈光。

而且科學家也不用擔心因科技差距帶來的負面效果,在同樣的文明程度下彼此都無法進行接觸,只能在觀測設備中看到對方產生的活動痕跡,或許他們同樣也在宇宙中苦苦尋找另一個智慧文明,只不過發現的地球可能正處於剛完成工業革命的時代。

今年上半年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300光年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由於該行星的質量和溫度十分接近地球,科學家認為克卜勒-1649c表面是存在液態水的,這顆行星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大氣中含有大量的氨氣成分導致克卜勒-1649c看起來有點發紅,而構成生命最重要的元素胺基酸就是氨分子形成的複合元素,地球形成的早期就充滿了氨氣和甲烷等氣體,雖然克卜勒-1649c上的環境並不適合人類生存,但可能存在適應氨氣環境的高等生命,而且克卜勒-1649c也是能觀測到地球的。

論文作者Kaltenegger認為智慧文明發展到開始探索宇宙時,都會注意到宇宙中有無數類似的星辰,任何高等生命都想在這片星辰中找到其它智慧文明,並嘗試進行接觸和文化交流,這是人類在航海時代發現新大陸時就會有的行為,同樣也適用於宇宙中的不同文明,只是不一定會帶著善意來的。


那麼你在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可能另一個星球上也有人正在仰望著我們!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外星文明?可能我們尋找的方向錯了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上,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人們都會不禁提出這樣一個猜想:宇宙中有和人類的智慧文明存在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可能有人會說,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文明,怎麼就可以肯定外星文明的存在呢?其實從概率學的角度來講,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即使只有億萬分之一,那麼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外星文明的數量依然會非常多。
  • 如果尋找到外星文明,人類應該消滅它們嗎?
    基於目前的科學技術,人類確實可以開始探尋可能存在的宜居星球。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樣子的星球才是算是宜居的呢?在天文學領域,由於可以獲取的信息實在太少。所以,科學家一般採用的是「模型」思想。說白了就是利用目前已有的科學理論,並基於已經獲取到的信息構建起一個模型。之後所有獲取的信息都用來驗證這個模型。在尋找宜居星球這個方面,用的是宜居帶模型。
  • 科學家公布尋找地外生命新方法,地球可能已經暴露具體位置
    科學家們始終相信浩瀚的宇宙中一定還存在著其它生命。外星智慧生命以及外星文明在之宇宙中也可能有很多,但由於宇宙行星間的距離太大了,都是以光年來計算的,即使某顆星球有智慧生命,以我們現在的觀測設備也不可能看到。
  • 如何尋找外星文明?那些「外星信號」是怎麼回事?
    搜尋外星文明的方法人類目前沒有辦法去系外行星上尋找外星文明,因為人類就連半徑1光年的太陽系都還沒有離開。因此,目前只能藉助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來尋找外星文明。不過,即便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無法讓我們看清遙遠系外行星的表面,更無法讓我們知道那些行星上是否存在智慧生命。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是接收來自宇宙中的無線電波。
  • 有沒有這種可能,人們苦苦尋找的外星文明,其實就是未來人類?
    外星文明一直是我們絡繹不絕討論的一個話題,那麼人類苦苦尋找的外星文明是否真的存在呢?,也有可能是由於人類相比外星文明的科技相對落後,所以外星文明根本不想與人類接觸等等,越來越多的猜測接踵而至。而在眾多的猜測當中有這樣一個理論吸引了眾多人的注意,有沒有可能我們在苦苦尋找的外星文明其實是未來,人類穿越到現代的人類呢?
  • 探索外星文明的新策略:尋找地外行星的太陽能電池板、大氣汙染物
    從那以後,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們已經通過各種先進的望遠鏡,探測到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些可能潛藏著外星生命的類地行星。為了在這4000多顆行星中探測外星生命,科學家們必須首先確定哪些特徵能表明生命的存在,以便能夠縮小探測的範圍。
  • 尋找外星文明或現曙光 同步衛星帶是「指路明燈」—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認為,人類目前擁有的科學儀器可以探測到與人類處於同等技術水平的外星文明。
  • 外星文明為何不找我們?科學家認為有六種可能,你覺得哪個靠譜?
    眾所周知,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計劃已經開始了半個世紀,科學家們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不顧一些人的反對,發射了帶有地球和人類信息的衛星進入宇宙深處。但遺憾的是,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生命簡單的星球,更不用說外星文明了。
  • 美科學會議商討如何尋找外星智慧文明
    (羅輯/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5月21日,尋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學家再次研究如何尋找外星智慧生物。天體生物學家塞斯·肖斯塔克等參與了會議,這位資深地外生物研究人員並不陌生,此前他對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形式進行了解讀,認為在特定的行星表面環境下可演化出不同類型的生物。本次會議上,研究人員根據美國宇航局克卜勒系外行星探測器所掌握的系外行星數據推測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式,並回顧了克卜勒望遠鏡取得的科學成果以及包括艾倫望遠鏡在內的「監聽」宇宙計劃。
  • 人類在尋找外星文明時,可能發現的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說宇宙中有大量的外星生命,肯定也會有很多像我們一樣的智慧文明,也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外星文明,那麼問題就來了,人類在尋找外星文明時,可能發現的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是什麼?外星文明在哪裡呢?對此人們大開腦洞,提出了很多假設,例如著名的「黑暗森林假說」,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規」的解釋之外,甚至還有人認為我們的地球只是高級外星文明設計的一個「動物園」,或者是乾脆就是一個虛擬的程序。
  • 外星文明,也可能幹這些事
    天文學家德雷克用德雷克公式得出單單銀河系中就有可能存在1萬個智慧文明,還不算宇宙其他的星系,然而物理學家費米提出反駁,也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如果宇宙中存在智慧生命,我們早就遇到它了。科學家鍥而不捨地尋找外星生命以及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從1995年,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一顆繞著一顆太陽型恆星運行的行星以來,十幾年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包括一些可能孕育生命的類地行星。
  • 人類為什麼還沒有尋找到外星生命與文明?
    在芒芒宇宙中,我們人類還是十分渺小的。宇宙大爆炸至今130多億年了,人類文明才產生多少年?而我們生活的地球,與整個宇宙相比,更有可能連沙漠裡的一粒沙子都算不上。我們對宇宙所了解的知之甚少。如果有人說:「我們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那麼就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猶如井底之蛙。
  • 人類在尋找外星文明時,可能會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
    人類在尋找外星生命/文明時,可能會發現/遇到什麼恐怖的事情?至今仍未發現外星生物存在的線索,雖然科學家相信肯定存在,但是限於現在的條件,人類還發現不了。尋找外星生物已經幾十年了,沒有什麼重要性的成果,以至於有人說這是「最徒勞的胡鬧」。
  • 戴森球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恰恰相反,二者其實不能共存
    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文明要不斷發展,而作為二級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戴森球就成為了每一個文明發展道路上的必經之路,正是因為如此,戴森球理論自出現之後,就成為了科學家們尋找外星文明的一個重要參考。要觀測數十光年以外的一顆行星上是否有文明的存在,現階段是無法辦到的,但要觀測數十光年、數百光年,甚至更為遙遠的恆星周圍是否存在著包裹它的戴森球,是完全有可能的。
  • 人類為什麼一直堅持尋找外星文明,究竟是為了什麼?
    抬頭看看星空,也許會陷入沉思,人類究竟是什麼,我們來自哪裡?要去往何方呢?茫茫宇宙人類真的是孤獨的存在嗎?也許許多人並不認識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一個文明,可是它們到底在哪裡呢?人類把目光從地球轉移到宇宙,希望能夠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如果人類能夠尋找到外星文明,也許這個答案就能夠解決,但是人類尋找外星文明並不僅僅是為了這一個答案,更多的是為人類的未來而考慮。
  • 科學家發布在南半球天空船帆座尋找外星文明的結果
    科學家發布在南半球天空船帆座尋找外星文明的結果(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在尋找天空工業信號的項目框架下澳大利亞射電幹涉儀掃描了天空的一部分目前這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框架下最大最深的空間調查。發表在《澳大利亞天文學會會刊》上的報告中研究者們寫道,他們還是未能成功找到發來的絲毫信號。澳大利亞科學和應用研究國家協會和科廷大學國際射電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在南半球天空的船帆座地區進行了觀察。研究範圍涵蓋499.6平方公裡,包括195個肉眼可見的行星和藉助射電望遠鏡可看到的上千萬個恆星星。
  • 人類熱衷於尋找外星文明,霍金卻發出警告,到底為什麼?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級生物,這點大家都很清楚了,但是在茫茫宇宙,是否還存在其他高級文明,人類一直在探索。古時候的人就對宇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如今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探索手段越來越高明,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人類之所以熱衷於尋找外星文明,小編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 外星文明不找我們的原因,科學家終於說出,原因就在於我們的位置
    對於外星文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所了解,在科學家的眼中,外星文明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構想,不過有一些科學家,他的想法就比較超前,甚至具備十分強烈的危機意識
  • 宇宙中存在外星文明嗎?科學家猜測,外星人或有兩種方式尋找地球
    人類在宇宙中是無比渺小的,如果不是現代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或許要永遠待在地球上,一輩子也無法涉足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但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終於能發射飛行器離開地球,跑到地球之外的世界去看一看。多數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絕不會僅僅存在人類這唯一的生命,而是有許多的外星生物,人類之所以沒有發現外星人,是因為外星生物距離人類過於遙遠了,我們目前的科技實力無法發現他們的存在。那麼換言之,是不是人類的科學技術只要沒有達到超光速旅行,就無法與遙遠宇宙中的外星生物聯繫呢?答案當然不是。
  • 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
    人類對地外智慧生命的尋找或永不止步。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思考世界上存不存在外星人的問題,儘管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各有不同,既有用精神,形上學的問題,也涵蓋科學的方法。然而,隨著我們對宇宙有了更深入、更科學地了解,我們尋找外星人的方式也有了更具體的形式。有關外星人的問題早就是科學研究課題,而不僅僅是科幻小說和哲學探索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