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過程
《山海經·大荒東經》說它是神,長著人的頭顱和野獸的身體,一對大耳朵上戴著兩條青蛇,名字叫奢比屍。奢比屍-創作草圖
創作素材
創作素材
《山海經·海外東經》提到了有一種說法認為奢比之屍就是肝榆之屍。 肝榆既贛榆,肝榆之屍既贛榆之人,該贛榆有可能是今之贛榆,亦有可能是古鬱州之贛榆。《山海經。海內東經》:「都州在海中。一曰鬱州」。根據贛榆縣誌:「贛榆地夏以前屬九夷,商屬人方,西周屬莒、祝其二國。戰國時,先後歸越、齊、楚領地。秦時置贛榆縣,治於鹽倉城,屬琅琊郡;漢屬贛榆、祝其、利城三縣,分屬琅琊、東海二郡。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衍封司徒馬宮為扶德侯,置國於贛榆,贛榆縣移治鬱洲(今連雲港市北連雲區);公元280年,西晉復贛榆縣。南北朝置為懷仁縣,世宗大定七年間(1167年)復名贛榆縣,此後元、明、清直至民初無變,先後隸屬於淮安府海州、江蘇省徐海道」。也就是說,要是《海外東經》成書於秦,奢比屍國位於今之贛榆;要是成書於漢代,奢比屍國有可能位於古鬱洲,即今之連雲港市連雲區。奢比屍-創作定稿
地下考古表明奢比屍國很有可能在連雲區。該區域的考古文化以龍山文化藤花落遺址為代表。藤花落遺址位於連雲港市中雲辦事處西諸朝村南部,在南雲臺山和北雲臺山的谷地衝積平原上,海拔高度6~7米,為距今 4500—4000年的龍山文化遺址。發現奠基坑、灰坑、灰溝、道路、房址、水溝、水稻田、石埠頭等遺蹟200多處。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 (爰有遺玉)以及炭化稻米等動植物標本2000餘件。作品完成圖
殷 鳴
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 碩士研究生
2011年繪本作品《兔兒圓》獲北京電影學院第十一屆漫畫節繪本評委會特別獎,作品展出於北京電影學院。
2012年參與製作著名藝術家徐冰動畫項目《漢字的性格》,該作品展出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2014年作品《洪荒十二祖巫》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和「研展/延展 誌異—非現實的幾個可能」,作品展出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5年獲選參加國家藝術基金青年插圖插畫青年創作人才培養項目,並參加結業展覽,作品展出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2020年入選中國鐵建大路美術研究院重點工程宣傳系列版畫創研項目。
關注殷鳴微博 關注微信公眾號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殷鳴微博、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