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曾聽說過,宇宙有多個維度,人類生活在三維空間中,而三維空間是低等文明能夠存在的最低維度,我們可以創造二維空間和一維空間,同時,我們也受到了四維空間中生物的控制。
什麼是四維空間?
讓我們看一個例子,它似乎更容易理解。什麼是二維空間?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看到的卡通,我們在作品中創造的世界,二維空間說白了就是一個「平面」。如果我們想控制二維空間或者創造二維空間,我們只需要在紙上作畫。
與三維空間相比,四維空間有一個額外的時間軸。這個時間軸的存在讓四維空間中的生物可以隨意觀察三維空間中的每個時間點。就像我們通常看漫畫書一樣,我們讀完整本後,突然有一天想到了一個情節,然後重新打開。不是再看一遍,而是直接翻到那一頁去看。
最早提出「維度」概念的是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愛因斯坦說宇宙中有多個維度。人類生活的三維空間包含在四維空間中。說白了,就是「一環套一環」,維數越高,可以控制的維數空間就越多。當然,如果有生物在裡面,那裡的生物也就更高級。
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嗎?
事實上,根據目前的理論認識,四維空間中的生物就是我們的「創造者」,就像我們可以通過畫漫畫或寫小說來創造一個二維世界一樣。
然而,人們在二維空間無法到達三維空間。只有在科幻影視作品中,它們才能在不同的維度間自由穿梭。例如,有一部韓劇《W·兩個世界》,劇中的主人公之一就是來自三維空間的卡通人物。因為維度之間有通道,它可以在二維空間中自由移動。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三維空間中的生物,我們不可能進入四維空間。然而,如果將來有一天人類真的進入四維空間,我們可能真的會成為「神」。畢竟,我們可以隨意改變時間軸。
但問題是,歷史真的能改變嗎?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沒有辦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在電影《星際穿越》中,主人公想和女兒在五維空間裡交談,讓她將自己留下來改變歷史,但最終失敗了。
所有這些似乎都表明,歷史是不能改變的,因為它會使現在的世界和未來的世界因為過去的微小變化而崩潰。
起初,愛因斯坦只提出了四個維度。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指出,宇宙中可能存在10-11個維度,這意味著宇宙是一個多維的宇宙,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多維宇宙是另一個概念?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多維宇宙和多元宇宙
其實,它們之間的區別是「維度」和「個數」。所謂多元宇宙是指宇宙中有許多宇宙,很可能是無數個,每個宇宙都是獨立運作的,沒有不同的維度,但時間線不同,所以每個宇宙的發展過程也不同。
例如,如果多元宇宙真的存在,我們存在的宇宙時間線是在21世紀20年代,但在其他宇宙中,它可能在20世紀或22世紀。當然,也可能是地球剛剛誕生於某個宇宙也不一定。
因此,也有一種說法,如果人類未來真的能「穿越時空」,我們要去的不是我們所在的宇宙,而是穿梭在多元宇宙中,因為不同宇宙之前的時間線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可以在多元宇宙中穿梭,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自由地來來去去。
同時,我們在其他宇宙經歷的事情,即使我們改變了歷史,我們的宇宙也不會有問題,因為這些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宇宙。簡言之,這種觀點就是「外祖母悖論」。我們回到了外祖母沒有結婚生子的時代,不小心殺了她,但我們並沒有消失,這是因為我們殺死的是另一個宇宙中的外祖母,消失的是另一個我們。
而多維宇宙,事實上則更偏向於「神創論」了,正如上文所說的「多維空間」,我們可以自由地創造出二維的宇宙。同樣,我們也是由四維空間中的生物創造的。在我們眼裡,宇宙可能很大,但事實上,我們可能只是一個程序或者是四維空間作者筆下的一個NPC。
然後,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我們的世界真的像《楚門的世界》一樣,都是假的,不存在的嗎?
我們有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裡嗎?
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僅僅是普通人的「胡說八道」,許多科學家也相信世界是虛擬的,這是因為我們現在可以通過高科技探測設備觀察大爆炸的早期,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宇宙有多大。
此外,無論我們如何尋找,我們都無法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找到外星生命的存在。此外,地球上經常發生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那些突然出現和消失的不明飛行物。它們來自哪裡?它們是什麼?這些問題已經半個多世紀沒有得到解答了。
如果多維宇宙的概念是準確的,那麼我們真的有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創造我們的是是四維空間的生物體,相應地,我們創造的出來的「平面」,雖然在我們眼中都是「紙片人」,但在二維世界裡,他們仍然覺得自己是真實的。
那四維空間會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可以借鑑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名著《三體》,其中就有一個涉及四維空間的情節。說的是人們為了逃離三體人的追殺,意外地進入了神秘的四維空間。進入者發現三維空間的所有變化都在他們的眼中,就像「天眼」一樣,能看到千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