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熱泵網訊】8月10日,記者從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明)召開的太陽能行業曝潛強標網籌建發布會上獲悉,國家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前邀請皇明申報「太陽能熱水器強制安全標準」,以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的安全規範,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推動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標準化。這標誌著太陽能熱水器強制性安全標準的制定工作正式啟動。
據悉,皇明已經正式向國家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報提交強制性國標建議書,並進入初步審核中。對此,皇明董事長、全國太陽能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黃鳴表示,現行國標僅是對熱水系統性能、參數作了約束和規範,而且是推薦性標準,涉及產品、質量、安全、壽命的標準不多,這給許多企業留下較大「作弊」空間。因此,制定太陽能熱水器強制安全標準勢在必行。
國家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賈鐵膺表示,皇明推動強制安全標準制定是一件好事,應高度關注太陽能產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花大力氣解決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問題。
據了解,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因缺少可以執行的強制標準,曾出現過「質量門」事件。2011年2月,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曝光了浙江海寧太陽能熱水器小作坊的種種劣行。一時間,「質量門」事件將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如今,這一「質量門」遲遲難以破解,不僅小作坊仍然存在,同時許多主流太陽能熱水器廠商也走向了粗製濫造的低成本擴張之路。
本次發布會上,黃鳴披露出太陽能熱水器兩個潛規則:一是市場上大部分普通的太陽能支架容易腐蝕、坍塌,造成整機報廢,同時支架比較薄、比較窄,抗風能力弱。近日颱風來襲,不少太陽能支架被吹倒就是鐵證。二是電熱帶潛規則。在北方的冬天,管路容易凍堵,電熱帶可以防止管路凍堵,保障熱水順暢到家。電熱帶連接處在樓頂,許多太陽能熱水器在安裝過程中用手工剪裁、打火機密封,燒烤不均勻,密封不嚴,或用電工膠帶纏繞,水汽極易進入,通電後容易造成連電起火。
據介紹,之所以出現上述質量亂象,重要的原因在於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存在標準約束力不夠、相關規定執行力不強等問題,從而導致不安全產品肆意橫行,市場亂象頻現。儘管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已經形成了包括集熱元件、集熱器、熱水器、熱水工程和主要配件在內的標準體系,其中GBT191412003《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是針對貯熱水箱容積在0.6立方米以下家用太陽熱水系統的綜合性規定,這也是目前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執行的現行國家標準。而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第一個強制性國家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今年8月1日起實行,從9月1日開始,家用太陽能熱水器需要貼上能效等級標籤才能上市銷售。「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強制性安全標準,如安全的安裝等強制性標準。」黃鳴說。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強制性安全標準獲得通過並實施,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必須通過符合標準的安全性能測試才能上市,這將從根本上解決產品質量亂象,維護消費者安全利益,推動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更加規範發展。
責任編輯:李玉燕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