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畫是繪畫、建築設計、工藝美術、影視美術、戲劇美術的美術專業招生必考的科目。水粉畫以及工具、材料、操作相對方便,色彩表現力強等優點而被各類美術院校選定為色彩考試的一個課目。
學習色彩,掌握水粉畫工具材料性能以及表現技法,與學習素描一樣,都要由淺及深由易漸難,循序漸進的展開才能逐步把握
為適應考試需要,大多數考生需要提前選擇水粉畫的工具、材料進行訓練和考前準備。下面是幾項需要注意的點:
1. 顏料:用於色彩畫的水粉,顏料(亦稱宣傳色,廣告色)一般購買24種就夠了,在水粉色中玫瑰色、青蓮色、紫羅蘭最易泛色,影響畫面效果,一般忌用。
2. 紙張:用於水粉畫的紙張有鉛畫紙、水粉紙和水彩紙等,購買紙張時需選購紙質緊、發色好、附著力強的紙張。(考試用紙一般都用鉛畫紙)
3. 畫筆:水粉畫所用的筆主要是水粉筆,也有用油畫筆、化妝筆以及毛筆作畫的。一般可選購1~10號大小不同型號的筆使用。
4. 畫具:水粉畫具包括畫夾、畫板、調色盒、水罐吸水布等工具。考生平時練習或用於考試可準備四開鉛畫紙稍大的畫夾、畫板就行了,而調色盒則一定要選購大容量的。
作畫單靠色彩感覺去操作,就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雖然作畫應該是有感覺出發,但通過實踐總結而上升理論的學習,就會產生理性,從而支配感覺,影響感覺。因此初學者就不能單純的只注意感覺的訓練,而應以一定的理論作指導。有的初學者只看到物體固有色,概念性用色,把生動的對象描繪的十分簡單而平凡,色彩之間沒有聯繫,看上去似乎用了很多顏色,但卻沒有色感,更談不上整體色調的藝術性。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練習中缺乏理論的指導。
要想把握住畫面上的色彩關係就必須從整體出發,從對象的複雜甚至繁亂的色彩變化中去把握基本色彩關係,不要孤立地去捕捉某一物體的色彩,不要看一眼畫一筆,而應該用比較的方法去尋求物體間相互的色彩聯繫。有比較才有鑑別,所以在座化的過程中,每一塊色彩都要經過比較。這就要求用眼多語用筆,因此,離開了比較的方法就不能準確地表現對象的色彩。
那麼如何觀察和表現色彩呢?主要從一下六個面來看:
1. 色彩冷暖的分析與比較,
2. 色彩純度的分析與比較
3. 色彩明度的分析與比較
4. 整體色彩的分析與把握
5. 色彩整體與局部的分析與比較
6. 溼畫法幹畫法乾濕結合畫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