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頻頻受風災,阜寧將新建預警中心
顧雲嶺代表。
3月3日下午2點,全國人大代表、阜寧縣委書記顧雲嶺行色匆匆地趕到北京江蘇代表團駐地,「掐著點」趕上了江蘇代表團第一次全團會議。
1日下午,鹽城阜寧、射陽等地遭遇風雨襲擊,並造成人員傷亡。當天傍晚5點多鐘,正在赴京途中的全國人大代表、阜寧縣委書記顧雲嶺的手機被打爆了,一個又一個電話不斷向他報告災情進展,顧雲嶺的心情也一點一點沉重,災情比想像中嚴重!這令他再也無法按原先安排的時間繼續前進了,向會務組請了假,顧雲嶺立即調頭回了縣裡指揮救災工作。
災情:5000畝農田受災、2000多戶住房受損
3月3日下午,到達北京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駐地,領到全國人大代表證,還沒來得及坐下緩一緩,顧雲嶺又拿起筆記本去參加全團會議了。會後,他第一時間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專訪。顧雲嶺告訴記者,按照省人大的要求,原本他1日晚上六點多就到達了南京。然而,開車途中,從5點多開始,就接到縣裡的電話,通知他家裡受災了。一路上不斷了解進展,事態發展卻越來越嚴峻:原本以為就是大風,卻沒有想到是十級以上的大風。剛到南京,他立刻向省人大告假,果斷調頭回到救災一線。
回到阜寧已經是晚上9點多,風還在刮,救援工作連夜展開。「原先在路上時我還以為就是縣城一兩個點,回來到現場才發現,我們農村受災面積也很大,光設施農業受災接近5000畝,農民住房也受損2000多戶,雖然倒塌的不多,但受損面較大,有一些企業屋頂被掀掉了。」
問責:已啟動問責機制追查倒塌塔吊為何未停工
災情發生後,省市領導都對阜寧的情況十分關心,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也第一時間趕到阜寧救災。
這次風災中,阜寧有3人死亡,而且有2人是工作時被砸身亡。顧雲嶺也看到了網上流傳的那段塔吊被吹倒砸人的視頻,「非常可怕,尤其是網絡一傳播,外界對死亡人數不清楚的情況下,效應會被放大,這種時候需要政府迅速反應,快速發聲。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對外發布了信息。」
「昨天我和縣長分頭到受災的事故現場總結教訓。我們全縣有280多臺塔吊,實際上我們得到了6-8級大風的預警,在這種風力下塔吊就不能作業了,為什麼這座塔吊仍在頂風作業?」
顧雲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初步了解的情況是,全縣280多臺塔吊就這1臺沒有停工。在監管部門已經提前通知了的情況下,這座塔吊為什麼還在施工?目前縣裡已啟動問責機制,將對責任人嚴肅追責。
救援:所有阜寧人都參保,受傷群眾不用自掏腰包
1日晚上,顧雲嶺第一時間到了縣人民醫院,見了專家看了病人,商量如何為受傷的群眾提供最好的救治,防止災情擴大,使所有受傷的人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
災難面前,鹽城市包括阜寧縣近年民生工作的一大創舉——讓所有老百姓都參保,在這樣的情況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前由縣財政掏錢為群眾購買保險,所以這次受傷後保險公司將給予受傷群眾賠償,從目前情況看,受傷群眾的醫療費用基本上都能夠滿足,不需要群眾自掏腰包了。
此外,重點受災的三灶、郭墅等鎮,有十來戶群眾房屋受損相對嚴重的,在當天夜裡都已經得到了及時安置。
防範:阜寧將建災害預警中心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去年「6·23」風災颳了17級大風,今年又颳了10級以上大風,做好大風等極端天氣下的事先防範工作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顧雲嶺介紹,去年「6·23」之後,阜寧縣黨委政府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防範風災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建築設計上都沒有防風方面的規定,但既然遇上了這種有記錄以來最大風力的大風,未雨綢繆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公共建築的防風抗災能力要提高,另一方面在最易受災的農村住房上,去年我們已開始利用阜寧農村實施的第一個康居工程,引導村民集中安置。在村民自願的基礎上,去年一年實現了12000多戶老百姓的搬遷,有6400多戶抗災能力非常差的危房全部拆除,這樣從根本上解決農民住房的安全問題。
顧雲嶺還通報了一項重要進展,目前省市氣象部門正打算在阜寧建一個氣象災害預警中心,目前正在選址過程中。精準的氣象預測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十分重要,阜寧氣象災害預警中心建成後,將大大提升當地對災害天氣的預警預報能力,更好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責編:馮人綦、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