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多年的資深多肉愛好者,在我眼中,多肉好看與否由狀態來決定,不管哪個品種的多肉,只要養出好的狀態都會很美,而最美的狀態莫過於養成老樁了。
不少多肉品種現在價格都很便宜,花市上很可能5塊就能買一株,像姬朧月、冬美人這類品種5塊錢買回來,也能養成200塊的老樁來。下面,就用最便宜的冬美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養出好狀態老樁的訣竅。
把5塊錢的多肉,養成200塊的老樁,訣竅就是惡劣環境出狀態
原理
為什麼惡劣環境出狀態?這是由多肉的生長習性決定的,基本上,所有的多肉原本都生長在條件比較惡劣的地方,空氣乾燥,陽光強烈,土壤貧瘠。而多肉因為要在這種惡劣環境中存活,葉片就必須很能儲藏水分,因此它的葉片逐漸進化成了圓潤肥厚的形態。
假如你把多肉養在肥沃的土壤中,天天澆水施大肥,它很快就會長成一般花草的植株形態,莖葉抽長,葉片變薄。所以,要讓多肉出狀態,就得給它們惡劣的環境激發葉片去儲藏水分。
操作訣竅
用顆粒土養
養多肉千萬不要用保水保肥性很好的營養土,用沒什麼營養的沙土或者顆粒土養最好,一般西北、華北、東北地區河裡撈點河沙土就行了,沒有的話可以用4份原土摻6份蛭石或者陶粒來養。
夏季氣候比較溼熱的南方,顆粒介質佔比最好七八成,不要擔心沒有保水保肥性多肉會長得很瘦弱。恰恰相反,這樣沒有多少營養的顆粒土透水透氣性好,多肉不容易禿長不容易爛根,葉子比較飽滿。
另外,土層不要太厚,幼苗時期用淺盆養,比較大的老樁再用高盆養,淺盆透水透氣行好,可以避免黑腐。高盆養土層也不要太厚,底部鋪三公分左右的濾水層,土層不要超過15公分。
乾燥的環境
養多肉日常最好擺放在乾燥的環境中,澆水一定要控制,不要太勤,盆土要有一個乾濕循環過程,不要一直是溼的。盆土幹透再澆水,花盆裡不要有積水。
最好將花盆擱在鏤空花架上,不要直接擺在地面上,露天環境下最好,因為露天的院子、露臺或者頂樓通風好,空氣容易乾燥,有利於生長。
我在窗臺和樓頂都養過多肉,同一品種,同樣葉插苗,樓頂明顯長得更好,差別非常大,哪怕樓頂經常忘記照管。所以乾燥通風的環境真的非常重要,直接決定多肉顏值高低。
惡劣環境上色
多肉光長成老樁並不一定好看,比如冬美人,光是老樁看上去綠油油甚至灰撲撲的,一點不好看,但上色之後就不一樣了,染上粉紫的顏色,仙氣十足。下面兩圖都是冬美人,大家比較一下。
要想讓多肉上色,那麼一定要將它養在可以激發葉片上色的惡劣環境裡,那就是春秋季節裡儘可能風吹日曬,最好是搬到室外最向陽的地方,從早到晚都曬,溫差越大越好,溫差10度以上三天就上色了。
尤其是冬美人,大家不要擔心會凍死,一般不在0攝氏度以下都沒事,十幾度的低溫加強光照,任何多肉的葉子都能蛻出變成比花朵還豔麗的顏色。
小結:養多肉一定不要認為它很嬌嫩就得放在優越的環境中精心養護,儘可能讓它長在風吹日曬的惡劣環境中,澆水不要勤,施肥也不要太多,這樣才容易長出價值200元的老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