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10月19-23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韶關學院和韶關市化學化工學會聯合承辦的「第17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廣東韶關召開。230餘名分子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現場
大會開幕式由韶關學院科技處處長陳小康教授主持,開幕式上韶關學院校長劉榮萬教授、韶關市科技局局長張才明高工、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任孟廣政教授分别致開幕詞,大會組委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謝孟峽教授宣讀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為本屆分子光譜大會致來的賀信。
韶關學院校長劉榮萬教授
韶關市科技局局長張才明高工
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任孟廣政教授
大會組委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謝孟峽教授
會議報告
本屆大會通過大會報告、主題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以及牆報展等方式展現了近年來分子光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據大會組委會主席謝孟峽教授介紹,分子光譜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分子光譜學的實驗研究、應用研究等逐步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本屆報告的內容很好的展示了我國近年來分子光譜技術的研究進展,尤其是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技術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以下是本次會議中的部分精彩報告介紹。
廈門大學 孫世剛教授
顯微和時間分辨紅外光譜及其在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存儲研究中的應用
顯微紅外光譜是將顯微技術應用到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中,可以與人們熟知的電子探針和電子掃描顯微鏡技術相媲美。近年來,顯微紅外光譜已經成為在複合材料研究領域進行研究必備且不可替代的技術。時間分辨光譜學的研究起始於五六十年代,時間分辨傅立葉紅外光譜方面的研究始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出現了商品化的儀器,當前已經在物理、化學生物等研究領域取得了成功的應用。
在報告中,孫世剛教授介紹了以上兩種技術在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存儲研究中的應用。利用顯微紅外光譜可以在分子水平研究電化學反應的機理,以及研究鋰離子電池的納米特性和界面反應。通過時間分辨紅外光譜技術可以有效研究電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
清華大學 孫素琴教授
複雜混合物體系分析關鍵問題與思路
紅外光譜法用於混合物分析具有無需標記,直接檢測;整體成分和特定成分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固體、液體、氣體等各種形態樣品分析;簡便、快速、無損、成本低、綠色環保等優點,並可以和多種儀器聯用進行分析。
報告中孫素琴教授介紹了普通紅外光譜、二階導數紅外光譜、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等在混合物分析中的應用。並介紹了利用紅外光譜進行「不分離,即分析」、「邊分離,邊分析」、「邊組合、邊分析」的混合物分析路線。以及紅外光譜在質量控制過程中所能發揮的「指導大方向,監控全過程」的重要作用,同時孫素琴教授指出目前針對紅外光譜的研究遠不及色譜、質譜分析方法研究熱門,應用也不及紫外光譜廣泛,對此孫素琴教授要真正實現紅外光譜在定性定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更多的努力。
北京大學 徐怡莊教授
基於正交樣品設計的二維相關光譜研究進展
二維相關光譜是一種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相結合的分析技術。對於每一種樣品體系,需要根據研究目的,設計合適的實驗方案,通過對樣品施加特定的微擾(包括機械拉伸力、溫度、壓力、濃度、磁場、光照等),誘導光譜信號產生動態變化,對一系列的動態譜圖進行相關分析計算,便得到二維相關譜圖。
分子間相互作用是化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徐怡莊教授通過採用濃度變化作為外部擾動,構建二維光譜的方法研究了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徐教授分別介紹了利用正交樣品設計法、雙正交樣品設計法、以及雙異步正交樣品設計方法設計新的濃度序列,強化二維相關譜的功能,使二維相關光譜成為更好的研究分子間相關作用的手段。
中國農業大學 閔順耕教授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農藥分析領域的應用
閔順耕教授介紹說,近紅外光譜技術具有快速現場分析的能力,廣泛應用於農業與食品、生物醫學、石油化工等分析。該方法具有:儀器小,測試快速簡單,可實現現場分析;無損分析技術;可對固體、液體和氣體樣品直接進行測定,無需複雜的前處理過程;樣品用量少,基本不用溶劑,方法綠色環保。
閔順耕教授主要研究了採用近紅外光譜法進行農藥製劑質量分析與市場監管,建立農藥質量分析與市場監控的快速、現場分析技術體系,可用於原料的質量控制、製劑的質量分析、農藥質量市場監管、農藥生產在線分析與工藝優化。
韶關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徐永群教授
光譜比對技術在中藥鑑別中的應用
徐永群教授介紹說隨著現代分析儀器和技術的發展,螢光光譜和紅外光譜技術在中成藥質量監控、中藥材真偽鑑別和藥材分類等方面有了用武之地。和傳統螢光法相比,三維螢光光譜能較完整地表現出激發波長和發射波長變化時螢光強度變化信息。三維螢光等高線圖可與物質中各螢光物質的本性以及各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具有指紋性,根據這一特徵,可實現對物質的分類和鑑別。在研究中,徐教授利用三維螢光等高線特徵譜鑑別中藥注射液、對飲料進行聚類分析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實驗結果。
另外徐教授還介紹了紅外光譜相似譜能凸顯兩紅外光譜的差異,可輔助紅外譜圖的解析、物質的分類和鑑別等方面的工作。
吉林大學 趙冰教授
SERS檢測多環芳烴
SERS(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具有超靈敏性:SERS的增強因子最高可以達到1014~1015,使單分子檢測成為可能,因此其靈敏度不低於任何其他分析方法;高選擇性:表面選擇定則和共振增強的選擇性使得SERS可以在極其複雜的體系中僅僅增強目標分子或基團,得到簡單明了的光譜信息;檢測條件溫和:SERS檢測時樣品可以是固態、液態和汽態,而且可以方便地用於水溶液體系,這一特點尤其適合生物分子研究領域。
趙冰教授在報告中介紹說課題組設計了一種新型SERS基底,該基底具有穩定、保存時間長的特點,使類似於多環芳烴這類與金沒有作用的分子利用SERS技術得以檢測。並詳細討論了巰基取代環糊精在金納米粒子表面的表面覆蓋度對SERS效果的影響,以及離心速度對SERS結果的影響。實現了對五種多環芳烴混合物的SERS光譜定性分析,可以定性鑑別混合物中的蒽、芘、屈以及苯並菲分子。不僅對單一組分的蒽、芘、屈以及苯並菲進行了定量檢測,還對五種多環芳烴的複雜體系進行了定量檢測。並深入地討論了多環芳烴與環糊精內腔的匹配程度對SERS增強效果的影響。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鄒明強研究員
幾種快檢新技術及應用
拉曼光譜法具有譜線豐富、無需樣品預處理、非接觸性、非破壞性、快速、需樣量少等特點。鄒明強研究員在報告中介紹了課題組研發了可實現簡便、快速,準確定量檢測乳品微痕量三聚氰胺的可攜式拉曼光譜儀,該儀器可拓展用於橄欖油真偽鑑別、果汁真偽鑑別、塑料包裝材料材質鑑別、農獸殘檢測、汽油鑑別等快速檢測。同時研發了納米增敏試劑,突破快檢技術瓶頸,發展拉曼技術在食品微痕量有害物檢測的應用。
鄒明強研究員介紹說,2011年2月,「可攜式三聚氰胺速測儀及速測技術」以單項許可的方式轉讓給威海威高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西藏全區質監系統已應用,在蒙牛、伊利等乳業,及北京、遼寧、山西、寧夏檢驗檢疫局等進行了示範應用。
上海大學 尤靜林教授
鋁氟熔鹽結構高溫原位拉曼光譜和量子化學從頭計算研究
冰晶石是熔鹽電解法煉鋁的重要助溶劑,氧化鋁在高溫下部分熔融於冰晶石,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導電性。冰晶石氧化鋁熔鹽結構與其物理化學性質有著密切的關係,熔鹽的微觀結構決定了其宏觀物理化學性能,而NaF-AlF3二元系是冰晶石氧化鋁熔鹽結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子系。因此,研究該二元系的微結構及其性質是十分必要的。
尤靜林教授介紹說課題組測定了NaF-AlF3鋁氟熔鹽體系不同摩爾比熔鹽的常溫及高溫原位拉曼光譜,同時採用量子化學從頭計算方法對該體系的鋁氟配位結構及其拉曼光譜進行了計算模擬。結果表明,鋁氟四面體和八面體是NaF-AlF3鋁氟熔鹽體系較為穩定的基本結構單位,其中,鋁氟四面體的種類橋氟數還隨AlF3含量的增加發生變化。
除會議報告外,本次會議還採用了牆報展示的方法進行學術交流。
據介紹本屆大會共收到論文200餘篇,收入論文集稿件175篇。為表彰本次學術會議上研究水平高、突出研究內容要點、講解清楚的「口頭報告」和「牆報」,本次會議特別從70多篇牆報中評選出20個優秀牆報獎,20多個口頭報告中評選出10篇優秀論文獎,並在閉幕式上為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金。
優秀論文獎獲獎者及頒獎嘉賓合影
優秀牆報獎獲獎者及頒獎嘉賓合影
此外在大會閉幕式上,韶關學院科技處處長陳小康教授對本次大會進行了總結。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姚建林教授熱情邀請新老朋友參加2014年11月在蘇州大學舉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
韶關學院科技處處長陳小康教授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姚建林教授
本屆會議得到了賽默飛世爾科技、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珀金埃爾默儀器(上海)有限公司、雷尼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北京凱元盛世科技、天津港東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千欣儀器有限公司、伯樂生命醫學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堀場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的大力支持。大會期間各公司通過現場儀器展示,以及會議報告的方式向與會人員展示了各自最新的儀器及應用技術,詳細信息敬請關注儀器信息網後續報導。
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