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外故障導致繼電保護越級誤動的問題分析與預防

2021-01-08 電氣新科技

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昆明供電局的研究人員張春剛、繆際、甘龍、唐強、李輝,在2020年第6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以兩起35kV變電站保護越級跳閘事件分析實例為依據,深入探討相關繼電保護越級跳閘原因,結合現場相關試驗數據或繼電保護動作故障波形記錄,重點分析電流互感器勵磁飽和導致繼電保護裝置不能正確動作的過程,為類似事件的分析計算提供參考方法,並為防止電流互感器飽和提出預防措施,以促進電網系統的穩定運行。

電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 CT)作為電力系統一次與二次設備的關鍵銜接中間設備,其能否將一次電流正確傳變為二次電流將直接影響繼電保護能否正確動作。隨著供電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任何一次繼電保護的不正確動作都將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繼電保護裝置的越級誤動則影響更大。

有研究者指出P類互感器區外故障導致保護誤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CT飽和,當然也有其他因素的影響。有很多研究者從各方面著手對CT飽和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還有研究者針對CT飽和的識別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以兩起典型的35kV變電站越級跳閘事件實例為依據,案例1主要依據保護裝置的故障錄波、保護報文等現場記錄較直觀地分析事件原因;案例2在沒有故障錄波記錄的情況下依靠現場試驗數據、後臺機報文,從理論上探討、推導故障時的電流變化過程。

由兩起案例重點分析由於電流互感器勵磁飽和導致繼電保護裝置不能正確動作,造成相關保護越級跳閘的成因過程,為行業內類似事件的計算分析提供參考方法,並對防止CT飽和提出預防措施,促進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1 案例1

1.1 事件前後D變電站運行方式

35kV D變電站為單臺主變壓器運行,圖1所示為部分主接線圖。正常運行時,35kVⅠ、Ⅱ段母線分列運行,由35kV備自投保護裝置實現進線的明備用,10kVⅠ、Ⅱ段母線並列運行,10kVⅠ段母線上僅有011出線間隔;10kV 052斷路器2號電容器一次設備發生故障後,052、012斷路器由保護裝置跳開,011斷路器由調度人員手動拉開。

圖1 35kV D變電站部分主接線圖

1.2 事件簡要分析

2019年9月9日07:46,35kV 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裝置型號CSC-326GL)、10kV 2號電容器保護(裝置型號CSC-221A)均有保護動作報文,簡要如下:

1)07:46:15.156,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起動(主變低壓側CT變比為400/5)。2)07:46:15.531,低後備保護限時速斷T1出口,(故障電流IA=25.00A、IB=23.50A,IC=23.50A),10kV母聯012斷路器跳閘,10kVⅠ段母線失壓。3)07:46:15.718,10kV 2號電容器052斷路器過流Ⅱ段動作(IA=12.06A、IB=7.25A,IC=12.18A),10kV 2號電容器052斷路器跳閘。10kV母聯012斷路器保護裝置(型號CSC-211)發「開關偷跳」,無保護起動報文。

現場檢查10kV 2號電容器一次設備存在放電痕跡,查看35kV 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裝置錄波(如圖2)可知,故障電流出現前期,A、B相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障發展到後期,三相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為正序方向。根據不對稱短路故障時YNd接線變壓器兩側電流關係的規律,可推測故障在d側(10kV側),先是AB相間短路,後發展為三相短路。

圖2 35kV 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裝置錄波圖

10kV 2號電容器052斷路器間隔存在AB相間故障,052斷路器間隔的過流Ⅰ段並未動作,但卻造成了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動作,跳開012斷路器。

根據10kV 2號電容器保護裝置提供的錄波圖(如圖3所示)可知,裝置採樣故障電流波形為畸形波,10kV 2號電容器CT變比為100/5;將故障電流折算到一次設備側,得故障相電流為244A,遠小於主變低後備保護裝置採樣得出的2007.2A,可明顯判斷為052斷路器間隔CT飽和,保護裝置採樣故障電流小於實際故障電流,達不到過流Ⅰ段保護動作定值,故過流Ⅰ段一直未動作,其故障發展順序與圖2的分析結果一致。

圖3 10kV 2號電容器保護裝置錄波圖

1.3 案例1結論分析

根據現場檢查情況,確認10kV 2號電容器AB相一次設備存在短路故障,35kV 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先於10kV 2號電容器保護動作,造成越級跳閘。

保護裝置信息綜合分析可知,由於10kV 2號電容器故障,造成10kV 052斷路器間隔CT飽和,保護裝置採樣到的最大故障電流小於實際故障電流,僅有12.2A,小於過流Ⅰ段12.5A的動作定值,因此過流Ⅰ段未動作;35kV 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裝置採到的最大故障相電流為25.09A,大於限時速斷電流14A的動作定值,0.3s左右主變低後備保護裝置限時速斷T1出口跳開10kV母聯012斷路器,10kVⅠ段母線失壓。

但是10kV 2號電容器052斷路器位於10kVⅡ段母線上,故障未排除,故障電流一直持續存在,經0.5s左右的延時後,由於10kV 2號電容器裝置採樣電流12.2A大於過流Ⅱ段定值7A,過流Ⅱ段保護出口,跳開10kV 2號電容器052斷路器,故障點被隔離,保護動作結束。

2 案例2

2.1 保護動作經過梳理

接地調通知2019年12月15日22:31,35kV M變電站10kV 025斷路器過流Ⅰ段保護動作,35kV 1號主變保護裝置(型號為北京四方CSC-326GF)比率差動保護動作,35kV側301斷路器、10kV側001斷路器跳閘,直接造成35kV M變電站全站失壓的惡性非計劃停電事件。

圖4 35kV M變電站部分主接線圖

根據後臺機報文可知具體保護動作情況如下:

(1)22:31:49.143,10kV 025斷路器過流Ⅰ段保護啟動。(2)22:31:49.184,主變保護起動。(3)22:31:49.238,35kV 1號主變比率差動出口(如圖5所示),主變高壓側301斷路器、低壓側001斷路器跳閘。(4)22:31:49.262,10kV 025斷路器過流Ⅰ段動作(如圖6所示)(Ia=32.5A,Ib=32.50A,Ic=32.00A)。(5)22:31:50.287,10kV 025斷路器重合閘動作,重合成功。

圖5 主變保護測控裝置比率差動保護出口
圖6 025斷路器過流Ⅰ段保護動作

2.2 現場檢查情況

現場檢查35kV 1號主變及10kV Ⅰ段母線各間隔一次設備外觀無異常,各CT變比為:

1)10kV 025斷路器CT變比為300/5。2)35kV 1號主變35kV側301斷路器CT變比為100/5。3)35kV 1號主變10kV側001斷路器CT變比為400/5。35kV 1號主變差動保護平衡係數為1.1。

根據電流互感器等效示意電路(如圖7所示),ZLC為電流互感器內阻,ZFZ為負載電阻;電流互感器傳變特性如圖8所示。

圖7 電流互感器等效示意電路
圖8 電流互感器傳變特性

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可知1號主變35kV側的開口電壓UL約為33.44V,10kV側的開口電壓UL約為26.609V。

2.3 CT勵磁特性試驗驗證及原因分析

依據試驗人員對1號主變10kV側的CT進行勵磁特性實驗結果,當勵磁電流為20mA時,UL為8V;即當UL為8V時該CT進入飽和狀態,但由故障電流折算出的UL為26.609V,已經遠超過8V,CT進入嚴重飽和狀態;35kV側的CT勵磁特性試驗結果為,當勵磁電流為200mA時,UL為57V,57V大於33.44V;即當發生故障時1號主變35kV側的CT未飽和,處於正常的傳變特性範圍內,能夠正確採樣故障電流大小。

根據025斷路器保護測控裝置定值單可知,過流Ⅰ段保護定值為14A,延時為0.1s,重合閘時間為1s。

在10kV 025斷路器間隔過流Ⅰ段保護0.1s延時過程中,故障電流流過1號主變10kV側CT,導致該側的CT飽和,不能正確傳變故障電流大小,但主變35kV側的CT可以正確傳變故障電流。

最終35kV 1號主變高壓側和低壓側產生較大差流。

根據35kV 1號主變保護測控裝置(型號CSC- 326GF)說明書可知,故障點處於差動保護動作範圍內,故主變比率差動保護動作。

2.4 案例2結論分析

保護人員到達現場後對10kV 025斷路器間隔、35kV 1號主變保護間隔相關二次迴路進行檢查,並確認不存在故障,根據相關保護動作信息及試驗人員的CT測試結果綜合判斷分析,可確認為本次35kV 1號主變比率差動保護動作跳閘是由於10kV 025出線間隔送電過程中線路存在三相短路故障,導致10kV 025間隔保護測控裝置過流Ⅰ段保護動作跳閘。

由於過流Ⅰ段保護動作有0.1s的延時,進而故障電流穿越35kV 1號主變本體,但是1號主變低壓側CT抗飽和能力不足,很快進入飽和區內,引發主變高壓側和低壓側產生較大差流,故主變比率差動保護動作出口跳開301和001斷路器,主變保護測控裝置屬於正確動作。

3 預防措施

1)針對部分電流互感器流過故障電流時容易飽和的問題,可採用直接更換一次設備CT的方法,重新安裝變比合適、傳變特性滿足要求的CT即可,或者調整CT使用的繞組變比。

2)通過繼電保護的保護範圍、時間搭配的調整臨時代替一次設備的更換。

如案例1中的35kV 2號主變低後備保護限時速斷電流T1出口時間設置為大於10kV 2號電容器保護過流Ⅱ段時間定值,或者將2號電容器保護過流Ⅰ段動作定值根據CT易飽和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避免出現過流Ⅰ段定值過大保護永遠不會動作的問題;案例2中由於過流Ⅰ段保護動作有0.1s的延時,故為了防止主變比率差動保護提前動作,可將主變保護的差動保護功能退出,完善主變保護的高后備和低後備功能,從而避免故障電流穿越後引起保護越級誤動的風險。

3)根據最近的電流互感器傳變特性研究分析成果,引入先進的CT飽和檢測方法,除了研究CT穩態情況下的傳變特性,更應該關注CT暫態飽和時的勵磁特性,搭建相關仿真模型深入研究。研發應對CT暫態飽和的方案,比如針對CT的磁滯效應,深入研究CT剩磁衰減規律,提出剩磁抑制措施等基礎性研究成果,或拓展研究其他防止CT飽和的預防性控制措施。

4 結論

本文通過對兩起35kV變電站越級跳閘事件的分析,根據現場相關試驗數據、保護動作記錄等信息,深入分析了電流互感器勵磁飽和導致繼電保護越級跳閘動作的原因,分別依據現場保護動作記錄、實驗數據分析確定事件原因,為類似事件的調查分析過程提供參考,並提出預防措施,以促進電網系統的穩定運行。

相關焦點

  • 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電力變壓器是發電廠和變電站的主要電氣設備,一旦發生故障遭到損壞,就要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同時對地區的供電造成影響,因此一定要有完善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來確保護其正常的工作;同時防止任何情況下的誤動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作者從幾個方面探討了變壓器差動保護的誤動原因以及防止措施。電力變壓器是發電廠和變電站的主要電氣設備,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 35kV變電站繼電保護定值整定分析
    冰災期間由於線路受損停運,引起電網運行方式靈活變化,對繼電保護線路保護弱饋、保護裝置啟動元件、零序電流保護繼電定值會出現問題,因此,在實際繼電保護定值確定時要考慮到這些特殊天氣情況。  2 繼電保護誤整定分析   2007年7月5日23時40分,採石變繁採2876線路因天氣陰雨,空氣溼度過大,引起瓷瓶發生霧閃,線路兩側2876開關A相均跳閘,重合成功。同時,引發劉村變2868線路保護誤動,2031開關單跳重合成功,2032開關跳閘。
  • 繼電保護四種特性
    對於反映電力系統故障而作用於斷路器跳閘的継電保護,電力系統對其的基本要求為具有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和可靠性。(四性)1-選擇性指繼電保護動作時,僅將故障元件或線路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系統無故障部分繼續運行。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在區外不動作。
  • 繼電保護原理知識
    02 重合閘 電力系統的運行經驗表明,架空線路故障大都是「瞬時性」故障,這些故障發生時,繼電保護動作開關斷開,電弧很快自然熄滅,這時故障點的絕緣強度重新恢復,此時,合上斷路器能夠恢復正常供電。
  • 電磁幹擾造成勵磁系統保護誤動的分析與處理
    UNITROL 6800秉承傳統優勢,在功能性,可靠性,連通性和穩定性都是很高的,但是由於安裝問題以及相關部件存在的問題導致的機組跳閘也是時有發生的。3.事故檢測排查繼電保護人員接到通知後立即派人到現場檢查勵磁櫃內元件,結果未見異常,隨後查看機組的故障錄波器(TR-2000型),發現發電機B相電流突變量啟動,機組機端電壓降低,B相電壓最低降到16.78kV, B相定子電流最大到9251A。值長電話詢問省調,從供電局處得知供電線路系統有故障,另一電廠的高備變內部發生短路故障,造成其所在母線及出線全部跳閘。
  • 兩例互感器繞組極性標錯引起保護誤動分析
    核對電流互感器變比和保護定值以及對保護裝置作傳動試驗,均沒發現問題。2.原因分析:該線路保護採用簡單的兩段式過電流保護,電流互感器倍率為400/5,過電流Ⅰ段為無時限電流速斷保護,Ⅱ段為定時限過電流保護,過電流保護的啟動元件KA3、KA4、KA5接於不完全星形接線的電流迴路,如圖1所示。
  • 水電站直流電源系統接地故障的處理與技巧分析
    由於電站屬河床式電站,閘門的可靠調度及電站機組的穩定運行是電站的工作重點問題,因此電站的電源穩定將是關鍵因素,而直流系統在水電站中承擔的負荷極為重要,它提供為確保全廠繼電保護、計算機監控、電氣控制、二次信號、事故照明、交流不間斷電源等的不間斷供電,上述系統要求對供電的可靠性很高。
  • 10kV電機零序電流保護的誤動原因分析
    作者分析了10kV三芯電纜屏蔽層接地對零序電流保護的影響,並對本次故障波形中的零序電流做出了合理的解釋。目前化工企業的供配電多採用10kV三芯電纜,導致10kV配電網對地電容電流增大。可是,在施工過程中時常發生電纜屏蔽接地錯誤,引起零序電流保護誤動事故發生。本文通過一起零序電流保護誤動原因的查找分析,來說明電纜屏蔽層正確接地的重要性。故障現象2012年1月份,開閉所10kV泥漿泵電動機在正常運行中發生零序電流保護動作跳閘,故障波形如圖1所示。
  • 什麼是繼電保護,繼電保護的分類與作用
    繼電保護的含義:所謂繼電保護,指的是通過研究電力系統的故障和或是有可能對正常運行產生危害的情況和隱患,並經過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之所以被稱作繼電保護,是因為在操作中曾經主要使用帶有觸點的繼電器來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以避免其損失。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現狀和發展研究
    摘 要:綜述我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發展的過程,詳細探討了我國繼電保護未來發展趨勢。隨著計算機、網絡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繼電保護必將向綜合自動化技術方向發展。例如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領域內出現了用人工神經網絡(ANN)來實現故障類型的判別、故障距離的測定、方向保護、主設備保護等。
  • 直流系統出現接地故障問題分析和總結
    當發生一點接地時,其正、負極對地電壓發生變化,接地極對地電壓降低,非接地極電壓升高,控制迴路和供電可靠性會大大降低,但一般不會引發電氣控制系統的次生故障。可是,當直流系統有兩點或多點接地時,極易引起邏輯控制迴路誤動作、直流保險熔斷,使保護及自動裝置、控制迴路失去電源,在複雜保護迴路中同極兩點接地,還可能將某些繼電器短接,不能動作跳閘,致使越級跳閘,造成事故擴大。
  • 10kV可控電阻接地系統接地變零序電流保護若干問題的研究
    該系統可在瞬時接地時用消弧線圈滅弧,消除故障;也可自行檢出永久性故障,投入小電阻以利用其特性切除故障,縮短電網故障運行時間,進一步減少處理過程中的相間短路事故,保證設備、線路的安全。但若10kV線路零序保護拒動,則可能導致10kV接地變保護越級動作,造成整段母線甚至全站失壓。
  • 主變差動保護原理分析
    受變壓器勵磁電流、接線方式、電流互感器誤差等因素的影響,使差動迴路中產生不平衡電流,而不平衡電流中勵磁湧流的存在,常可導致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給變壓器差動保護的實現帶來困難,因此採用措施減少不平衡電流及其對保護的影響是實現主變差動保護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
  • 並聯電容器保護誤動原因探究
    由於變電運行管理部門對電容器組專用單元微機保護整定不夠重視,往往採用裝置出廠默認保護設置,其後果容易引起保護誤動作。我們知道,電容器出線總開關保護是電容器組單元微機保護的遠後備保護,兩者其保護範圍和反映故障類型各異,如果在保護整定上不滿足保護選擇性要求,可能引起保護誤動作。近期,我公司曾發生過一起因電容器組單元微機保護整定錯誤發生的保護誤動現象。
  • 什麼是繼電保護?繼電保護需要有哪些功能?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下繼電保護的相關知識~繼電保護,一般使用在發、變、配電場所較多。其實最早的繼電保護就是熔斷器,這種靠自身發熱來使線路斷開的保護器件至今都是經常見到的。但熔斷器僅僅只能保護過流,對於其它的故障則力有不逮。
  • 繼電保護發展歷程
    最早的繼電保護裝置是熔斷器。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末,在40餘年的時間裡,繼電保護完成了發展的4個階段,即從電磁式保護裝置到電晶體式繼電保護裝置、到集成電路繼電保護裝置、再到微機繼電保護裝置。20世紀初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繼電器開始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的保護,這時期是繼電保護技術發展的開端。最早的繼電保護裝置是熔斷器。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末,在40餘年的時間裡,繼電保護完成了發展的4個階段,即從電磁式保護裝置到電晶體式繼電保護裝置、到集成電路繼電保護裝置、再到微機繼電保護裝置。
  • 斷路器故障引起的高抗匝間保護跳閘原因分析
    本文結合一起斷路器異常引起高抗匝間零序阻抗保護跳閘的事件,從一、二次設備情況、保護原理3個方面分析了引起保護跳閘的原因。考慮到設備投運年限,且斷路器在檢修期間開合次數頻繁,引起斷路器彈簧疲軟,合閘過程中,B相合閘能量不足,速度偏低,時間加長,導致B相電流滯後,引起高抗零序阻抗動作。故障處理後,對投運年限長的設備就運維管理、開展精細化檢修工作以及斷路器的檢驗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
  • 烏海電業局變電運行繼電保護培訓班開講啦
    烏海電業局變電運行繼電保護培訓班開講啦 發布時間: 2021-01-12 16:03:34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白晉慈   中國電力網訊  對電力人而言,秋查結束到次年春查開始前的這段時間是工作任務相對較少的
  • 變壓器差動保護中電流互感器TA及其聯接組的若干
    一旦發生故障遭到損壞,其檢修難度大、時間長,要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另外,發生故障後突然切除變壓器也會對電力系統造成或大或小的擾動。因此,對繼電保護的要求很高。 作為電力變壓器的主保護之一的變壓器差動保護歷來得到廣大保護同行們的重視,對其主要保護原理的研究已經相當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