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宣稱60米長的易碎雙腔龍並不存在

2021-01-14 小盜龍帶你入侵史前世界

科學家宣稱60米長的易碎雙腔龍並不存在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說起最大的恐龍,大家一定會想到著名的易碎雙腔龍。儘管發現的化石已經遺失,但是依然擋不住大家對於易碎雙腔龍的熱愛,人們確信這種體長近60米、體重120噸的超級巨龍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最新的研究指出易碎雙腔龍可能是不存在的。



最大的恐龍

圖註:愛德華·德林克·科普,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易碎雙腔龍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877年,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的手下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發現了一塊巨大但不完整的脊椎骨化石,高度1.5米。經過研究,科普認為化石屬於梁龍類,完整時的高度可達2.7米。根據這塊巨大的化石,科普命名了雙腔龍屬下的第二個種: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illimus)。

  

圖註:易碎雙腔龍的化石圖,圖片來自網絡

  易碎雙腔龍僅有的這塊化石(編號為AMNH FR 5777)由於結構很差,最終破碎遺失了,這和它的名字非常貼切。

  儘管化石遺失了,但是在命名論文中留下了關於化石的詳細介紹,還有細緻的化石素描圖。人們相信,易碎雙腔龍是真實存在的,它是地球上出現過的體長最長的脊椎動物,同時也是最大的陸生脊椎動物。

  圖註:曾經的易碎雙腔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歸入雷巴齊斯龍類 圖註:肯尼斯·卡彭特,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易碎雙腔龍的爭論一直集中在其是否存在,但是古生物肯尼斯·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有了新的發現。根據留下的化石素描圖,卡彭特將其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的化石進行對比,他發現易碎雙腔龍脊椎骨的特徵(椎骨表面的板狀突起及氣腔化的神經棘)與梁龍類脊椎骨有區別,反而與雷巴齊斯龍類的脊椎骨相似。按照這個發現推測,易碎雙腔龍如果真的存在,那麼它應該屬於雷巴齊斯龍類。

  

圖註:科普與遺失的易碎雙腔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易碎雙腔龍化石(A)與雷巴齊斯龍化石(BC)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這個研究,卡彭特在前不久出版的《Geology of the Intermountain West》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易碎極巨龍N.G.(原易碎雙腔龍),一來自科羅拉多州莫裡森組(上侏羅統)的基底雷巴齊斯龍類》(Maraapunisaurus fragillimus, N.G. (formerly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a basal Rebbachisaurid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Upper Jurassic) of Colorado)的論文,正式將易碎雙腔龍改名為極巨龍。

  極巨龍(Maraapunisaurus)來自南部尤特印第安納語中的「"Ma-ra-pu-ni」(意為「巨大的」)和希臘語中的「saurus」(意為「蜥蜴」),屬名意思是「非常巨大的蜥蜴」,因此中文名翻譯為極巨龍。極巨龍的模式種名為易碎極巨龍(Maraapunisaurus fragillimus),種名來自易碎雙腔龍的種名。

  以易碎雙腔龍建立的新屬極巨龍並不代表雙腔龍的消失,因為易碎雙腔龍是雙腔龍屬下的第二個種,其模式種高雙腔龍(Amphicoelias altus)依然有效,所以雙腔龍還是存在的。


縮水的巨人

  易碎雙腔龍成了易碎極巨龍,所在類群也從梁龍類變成了雷巴齊斯龍類,所以其結構也應該按照雷巴齊斯龍類計算。按照雷巴齊斯龍類的脊椎骨外形計算,極巨龍遺失的脊椎骨完整高度為2.4米,這隻極巨龍的個體長度在28至32米之間,體重為62噸。

  圖註:舊易碎雙腔龍體型(黑色)與新易碎極巨龍(綠色)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論文

  極巨龍有著雷巴齊斯龍類的體型,其腦袋小,脖子雖然較長,但是明顯短於梁龍類。極巨龍的身體高大,特別是背部高高隆起,最高點距離地面足有7米。極巨龍的四條腿較長,它們走起路來並不緩慢。在極巨龍的身後有一條較長的尾巴,用於平衡整個身體的重量。

  圖註:雷巴齊斯龍復原圖看,極巨龍也應該是這個樣子,圖片來自網絡

  易碎雙腔龍變成了極巨龍,它的外形也從細細長長變成了短短的,極巨龍的體型大大縮水,已經無緣最大恐龍的寶座。


無緣最大恐龍

  極巨龍體型的變化把它拉下了最大恐龍的神壇,但是卻大大提高了雷巴齊斯龍類的體型,極巨龍成為已知體型最大的雷巴齊斯龍類恐龍,也是生存年代最早的雷巴齊斯龍類恐龍。

  圖註:32的阿根廷龍(黑色)與28.6的極巨龍(紅色)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陳列的巴塔哥巨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巴塔哥巨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當易碎雙腔龍變成了易碎極巨龍,最大恐龍的競爭又回到了南美巨龍之間,其中最有力的競爭者莫過於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巴塔哥巨龍要略勝一籌,體長37米,體重近80噸。其實最大恐龍競爭者之中還有一個來自侏羅紀北美洲的巨人,它就是一隻特別巨大的重龍(Barosaurus)。古生物學家根據一塊編號為BYU 9024的頸椎骨化石推測其所屬的重龍體長可達50米,體重接近100噸,不過這隻重龍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圖註:可能屬於重龍第九節頸椎骨的巨大化石復原模型,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50米的超級重龍(灰色)與重龍(黑色)及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易碎雙腔龍的消失或許讓人覺得遺憾,但古生物學就是這樣,新發現和新研究總是會改寫和顛覆我們的觀念和認知,這也正是古生物學的魅力所在。儘管易碎雙腔龍沒有了,但是極巨龍依然存在,它們可是侏羅紀北美洲最大的恐龍之一。在未來,我們期待古生物學家能夠發現更大的恐龍,填補易碎雙腔龍留下的空白。 


延伸閱讀:

世界最大恐龍,體長超過37米卻還未成年!

巨重龍!侏羅紀最長恐龍?

易碎雙腔龍:大!超乎你想像!


參考資料:

  1.Woodruff, C; Foster, JR (2015). "The fragile legacy of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Dinosauria: Sauropoda; Morrison Formation - Latest Jurassic)". PeerJ PrePrints. doi:10.7287/peerj.preprints.838v1.

  2.Carpenter, Kenneth (2018). "Maraapunisaurus fragillimus, N.G. (formerly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a basal Rebbachisaurid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Upper Jurassic) of Colorado". Geology of the Intermountain West. 5: 227–244.

  3.Carpenter, K. (2006). "Biggest of the big: 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mega-sauropod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In Foster, J.R. and Lucas, S.G., eds., 2006, 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36: 131–138.


相關焦點

  • 古生物介紹:易碎雙腔龍
    但是今天來看易碎雙腔龍確實存在,還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1994年,有科學家嘗試去找出易碎雙腔龍的原有石礦,當中使用了雷達來探測地下藏有的骨頭影像。這個嘗試最後失敗,是由於化石化的泥巖與周邊的巖石同一密度,以致不能分辨出兩者。另一個地形研究指出藏有化石的地層經已受嚴重侵蝕,可能在發掘易碎雙腔龍的脊椎及股骨後,該地的大部分的骨骼已經侵蝕、消失。
  • 易碎雙腔龍也許並不存在?世界最大恐龍神話破滅,新霸主居然是它
    而在各種各樣的恐龍當中,人們最喜歡討論的就是哪只恐龍的體型最大,哪種恐龍最威猛,易碎雙腔龍一直是受很多人認可的恐龍霸主,很多人確信這種恐龍身長60米,體重達到120噸。如果易碎雙腔龍真的有如此龐大的體型,那麼它的恐龍霸主之為是沒得跑了。
  • 【考古發現】易碎雙腔龍系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重可達220噸)
    看到很多媒體把地震龍列為最大的恐龍,那只能說是科學家計算的一種錯誤,根據當前出土的恐龍化石來看,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易碎雙腔龍,體型比地震龍大的多,最長可達80米,最重可達220噸。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易碎雙腔龍  易碎雙腔龍的化石是在1877年被挖掘的,當時的挖掘者之一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根據發現的部分脊椎化石,推算出易碎雙腔龍的龐大體型,它們平均長達35米,最長60---80米,體重平均大概180噸,最大220噸,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間,它是一種食草性恐龍,毫無疑問,易碎雙腔龍是歷史上最大的恐龍,這個體型比現有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還大幾倍
  • 小朋友大百科 | 地球的天空 - 易碎雙腔龍
    易碎雙腔龍生活在15000萬年至14500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是一種巨型的草食性恐龍,它們的活動範圍大概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易碎雙腔龍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了。它們的身體長度大概在40米-58米,如果是一輛飛機再加上兩艘輪船可能剛剛超過易碎雙腔龍的身體長度,它們的身體高度在10-15米之間,平常易碎雙腔龍低頭走路的高度都要超過一棟5層樓的居民樓呢,它們的體重平均在180噸左右,最重的有220噸,小朋友你要知道,我們現在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的體重才170噸,易碎雙腔龍的平均體重比體重最重的藍鯨還要重很多呢!
  • 易碎雙腔龍是一種極具傳奇色彩的恐龍
    易碎雙腔龍是一種極具傳奇色彩的恐龍,很多人都相信它的存在,並認為它是歷史上最大的恐龍 易碎雙腔龍的化石於1877年被發現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卡農城北方的花園公園,接近於圓頂龍的礦場。
  •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體長近80米,猶如奧特曼中的怪獸,恐怖至極
    根據專家們對易碎雙腔龍化石的研究發現,易碎雙腔龍的化石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比較脆弱,它的化石結構很差有部分破碎遺失了,不過人類卻對它還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人類發現它的體長將近80米,體重可以達到200噸左右,人類在它面前可能就如同螞蟻一般渺小,另外,易碎雙腔龍並不是一種兇殘的食肉動物,而是一種食草動物,當然,它雖然食草,但是它可以憑藉自己的超大體型碾壓很多食肉動物
  • 這種史前動物體長長達80米,重達220噸,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動物
    說到恐龍,其實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雖然我們並沒有真正的看到過這種動物,但是這種動物確實在地球上存在過,只不過現在已經滅絕了,而隨著現在科學家陸續在全球不同的地方,發現了各種各樣恐龍的化石,所以人們對於恐龍的認識也不斷的在加深,恐龍可以說在地球上擁有特殊的地位,而且曾經是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
  • 有史以來最大的古魚龍體長竟達到26米!可以和藍鯨媲美了
    下面這個圖是展示在美國史密森自然歷史博物館的 5.8 米長的藍鯨頭骨,人家一個頭就有 5.8 米!1937 至 1938 年捕鯨季在南極洲捕獲了一頭 29.9 米長重達約 172.3 噸的雌鯨,數據是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NMML)的科學家測量的。這是一個可靠性很高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