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秋10月,蜀黍自駕西北大環線,其中的一站既是夢寐以求的張掖,就是為了目睹朝思夢想的七彩丹霞!
由於自駕途中耽擱了寶貴的時間,我們遺憾的錯過了七彩丹霞的日落,正因為如此反倒讓我們格外的珍惜那場日出,也因此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
可是在結束那場旅行以後,蜀黍才發現,對於張掖七彩丹霞,我們了解的實在太少了,因此查閱了很多的資料、參考了一些文獻,書寫整理此篇文章,於己算是一次學習和記錄,於他人如能提供些許幫助,蜀黍將倍感欣慰(文中照片均為蜀黍拍攝,由於此次旅行,隊友攜帶一隻龍貓玩偶,它將不止一次的出現在畫面中)......
關於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的張掖,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河西四郡之一。張騫、班超、唐玄奘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臣,召開了"萬國博覽會"。馬可·波羅亦曾醉心於此,停留長達一年之久......
因其遠通西域的悠久歷史,燦爛秀美的自然風光,將張掖勾勒成一幅獨具西部特色的絢麗畫卷。冠絕全國的七彩丹霞、歷史悠久的馬蹄寺、碧草連天的山丹馬場,無不令人心動......
張掖擁有"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全球最刻骨銘心22處風景"之一;被稱為"中國的彩虹山";"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之一的殊榮,極具地質科考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裡,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
關於張掖七彩丹霞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內的七彩丹霞地貌群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臺村,平均海拔1850米......
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豔麗,讓人驚嘆不已......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分南群北群兩大塊,中間夾著張掖綠洲平川,南北遙相呼應。北群離市區大約25公裡,北群南北寬2~5公裡,東西長25公裡。山勢低且平緩,顏色以紅白和赭紅色為主色調。南群距離市區四五十公裡,在張肅公路兩側,地勢比北群險峻,南北寬5~10公裡,東西長40公裡。南群層理延綿,紋理清晰,色彩斑斕,比北群看起來更絢爛一些......
七彩丹霞地貌的形成七彩丹霞景觀地貌主要由1.35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紅層",經構造運動,流水與風力的侵蝕作用而形成,是中國獨有的彩色丘陵地貌......
經研究考證,彩色丘陵的形成和誕生是以百萬年為地貌單元,是不可再生、不可複製的地質遺蹟,所以我們總能看到丹霞被踩踏的新聞報導,那種行為對地貌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丹霞地貌形成於百萬年前,蜀黍查閱參考一些史料:這裡在遠古時代是一片汪洋,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地殼的上升,形成了不同元素的巖石層。地殼運動山石隆起,又突然斷裂塌陷形成今天這樣的地形山勢。由於西北地區海拔高,晝夜溫差大,乾旱少雨,長時間風吹日曬,巖石風化成土,以上描述通俗易懂......
我們應該如何遊覽七彩丹霞七彩丹霞到底有多美,姜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張藝謀電影《三槍拍案驚奇》、《長城》,都曾在此取景,至今景區內還保留著電影中的麻子麵館……
七彩丹霞主入口有北入口和西入口,都可以遊完4處開放的丹霞觀景景區,分別為1、2、4、5號丹霞,不過如果你有意來看日出或日落,順序就需要有所調整……
如果想看日出,天沒亮就從西入口進入景區,因為西入口班車的第一站,就是觀日出最好的1號丹霞,西入口班車遊覽順序依次為1、5、4、2號丹霞……
如果為了日落而來,就走北入口進入景區,北入口班車順序遊覽2、1、5、4號丹霞,最後一站就在日落最美的4號丹霞……
人們總是流連日出日落,只因為一天最美的時光就在那短暫的時刻,日出時分的1號丹霞氣勢恢宏,日落時分的4號丹霞,仿佛起伏在山地的火焰,在夕陽的映照下恍若童話世界一般,所以觀賞七彩丹霞務必要選擇日出日落時分……
2號丹霞面積最小,5-10分鐘即可遊完,七彩丹霞整體遊覽時間約需3-4小時,看日出日落務必妥善安排好到達時間……
景觀分布詳情【七彩雲海臺】大扇貝.七彩飛霞.眾僧拜佛.靈猴觀海......
【七彩錦繡臺】麻子麵館.赤壁長城.絲綢天路.裕固流蘇......
【七彩虹霞臺】神龍戲火.神龜問天.小布達拉宮......
【七彩仙緣臺】夕暉歸帆.睡美人.七彩屏......
【七彩敖河臺】七彩嫁衣.萬象琉璃,祁連烽燧......
【萬象土靈臺】靈山佛會.怒目金剛.七賢論壇.飛駝逐鹿.獅身人面.金蟾問道.玄奘朝聖.佛國秘境......
已開放觀景臺詳情【一號觀景臺—七彩雲海】
七彩雲海觀景臺,為目前景區最大的觀景臺,以遠觀為主,達到俯瞰的效果,體現的是一種氣勢磅礴的七彩洪波壯觀景象。包羅萬象,意境深遠,雲臺之上我們會觀賞到眾僧拜佛、七彩飛霞、大扇貝、萬象朝宗、仙人臺、靈猴觀海等景點......
1號丹霞面積最大,變化也多,觀景臺高處遠望,色彩豐富,地貌多變……
它也是最佳日出觀賞及拍攝點。蜀黍帶領隊友早上五點半起床趕到景區,等待日出那一刻景區遊客稀少、景色壯觀......
在1號丹霞景區縱觀丹霞地貌群,數十公裡的綿延群山,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豔的丹紅色和紅褐色,渲染出獨特的韻律感和層次感,令人嘆為觀止......
其中眾僧拜佛,經流水侵蝕而成的渾圓紫紅色砂巖丘。六座山丘組成的蓮花花瓣蒼勁雄渾,蓮花臺下方的小土丘如虔誠的僧眾,身披袈裟跪拜在與天接壤、仰面而睡的大佛腳下,歷經修行和歲月的洗禮,讓人流連忘返......
【二號觀景臺—七彩仙聚】
七彩仙緣臺山體面積雖小,但色彩精華,在藍天白雲映襯之下構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畫面,清晰的紋理,斑斕的色彩,給予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和內心的一種震撼該觀景臺只要有夕輝歸帆和睡美人等景點......
睡美人,大自然孕育出素麵朝天的大地美人,期舒緩柔美的線條,圓潤曼妙的身姿,色彩斑斕的衣裙,不知是天女下凡還是龍女出海,竟如此的留戀此地,一睡便是億萬年......
【五號觀景臺—七彩錦繡】
七彩錦繡觀景臺整體架設在一座山脊之上,拾級而上,沿棧道而行,猶如穿梭在丹霞畫廊之中,兩側山體主要以紅白黃相間的彩帶為主,分布均勻,宛若華麗的絲綢披在山體之上,不見首尾......
除此之外,那些青灰色的山體,又似中國的水墨丹青畫,更加映襯了七彩丹霞的豔麗與雄渾。此觀景臺只有:絲綢天路、赤壁長城、麻子麵館、裕固流蘇等景點......
五號觀景臺丹霞面積較小,但色彩紋路更豐富,棧道上可以遠眺4號丹霞全貌,麻子麵館就建在4號丹霞的棧道盡頭……
【四號觀景臺—七彩虹霞】
七彩虹霞觀景臺為景區色彩最精華的部分,猶如七彩虹霞灑落在山丘之上,只要有神龍戲火、神龜問天、小布達拉宮等景點,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下,色彩尤為絢麗,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
大自然的調色盤,順山勢起伏呈波浪狀,畫筆一揮,一抹蛋黃,一抹淺綠,就著微光步入眼帘,感覺如此的不真實,卻又觸手可及......
站在山頂放眼望去,輕描淡寫的丘陵輪廓,濃墨重彩的斑斕色彩,相互映襯,各顯奇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刻展示著這一場場氣勢磅礴的色彩盛宴......
神龜問天,猶如一隻神龜仰頭向天,即鎮守降服的巨龍,又訴說著億成年的滄桑巨變......
蜀黍從觀景臺遙望這一片片的七彩斑斕丹霞,俯視下面的綿延不斷的公路,溝壑縱橫,越來越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丹霞在這數千年的歲月中,經過不斷風化侵蝕、崩塌、地質板塊振動,才迎來斑斕奪目的地貌景觀,人類的生命周期才區區幾十年的光景,顯得那麼渺小,可能連其中的一粒沙都不如,所以由衷的感慨大自然的偉大......
蜀黍不斷地讚嘆:滿目山巒,遠看紅霞紛飛,近看色彩斑斕,一座座山丘疏密相生。絲綢天路,歷經千萬年的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形成一條條層次分明的彩帶,宛如綿延萬裡的絲綢古道,千年不曾中斷......
祝願七彩丹霞據公開資料,張掖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億年的錢侏羅紀至第三紀,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表層破壞約需60年才可恢復。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呼籲和監督,保護好我們的七彩丹霞......
祝願七彩丹霞越來越美......
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
蜀黍總是在遠方,或是在去遠方的路上,總會有那麼多的故事等著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