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越疆科技宣布完成3.2億元新一輪融資,由中金資本領投,中車資本、溫氏資本、招商局資本、雲暉資本、勢能資本以及老股東跟投。
工業4.0時代已經到來。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2020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2020年在世界各地的工廠中運行的工業機器人達到了270萬臺,較去年相比增長了12%。
協作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傳統的工業機器人相比,協作機器人以輕量化、結構相對簡單的特點為主,主要應用於輕工業場景。借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越疆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培超的話來說,就是「將機器人從籠子裡解放出來」。一方面,機器人可以突破傳統的安全圍欄的限制,拉近人機距離以實現真正的人機協同。另外,協作機器人所採用的輕量化設計、安全控制器、傳感器等技術來保證人員安全。
2019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售額達到50億元,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未來幾年該領域CAGR會接近50%(中國市場接近100%),到2025年全球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會突破百億美金。國內市場來說,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連續第六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裝機量佔全球市場的36%,比歐洲和美洲裝機量加在一起還要多(CRIA與IFR統計)。到2025年,協作機器人佔機器人銷售額的比例也會從目前的3%上升到34%,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是共識,未來最大的協作機器人市場也會在國內。
成立於2015年的越疆科技專注於輕量級機器人產品研發與解決方案提供。過去幾年,越疆科技深耕機械臂領域智能化、輕量化以及應用性的發展,推出了多款高性價比的協作機器人,累計出貨量超過3萬臺,銷往140多個海外地區。
越疆科技CR5協作機械臂2020年末,越疆科技發布了 CR3、CR10、CR16、MG400 四款協作機械臂。劉培超表示,此次新品的發布,標誌著越疆科技已形成了負載從500g到16kg的協作機器人全產品矩陣。從業務的發展布局來看,越疆科技從最初的教育領域,到醫療領域,再到工業領域,以及未來更廣闊的商業領域。「從業務布局看,行業跨度看似很大,但產品硬體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對於不同行業,所需應用的區別在於軟體組織和用戶體驗的打造。」例如針對教育行業,越疆科技會增加SDK接口,以便用戶進行二次開發;而面向工業領域,則會優化產品的應用型,開放通訊方式接口,以便工業領域用戶學習。
根據用戶反饋周期劃分,教育行業的反饋最快,工業次之,最後是商業。相對應的則是越疆科技的發展戰略:工業是主戰場,教育是前瞻偵查地,商業是未來憧憬的市場。
劉培超表示,在創立初期,能被教育行業用戶看好,並認為是具備前瞻性、創新型的產品,對于越疆科技而言是幸運的。他提到,服務於教育行業令越疆科技積累了大量用戶反饋和服務經驗,也為後續的產品研發和跨行業布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工業是機器人的主戰場,也是越疆科技一直以來的主要戰略方向。
近幾年,越疆科技將80%的研發精力都投入到工業市場,產品線也在2016年進入工業領域,劉培超坦言,產品落地初期,客戶會經歷一個從好奇、猶豫、嘗試到確定規模性投入使用的過程,尤其是工業客戶。越疆的產品經過了市場的檢驗,收穫了德國大眾、日本索尼、歐姆龍等龍頭客戶的認可,上一輪融資是2018年由松禾資本領投的1億元A+輪融資,目前已進入估值快速增長的階段。
談及團隊,越疆科技的團隊規模達320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25%,其中團隊技術骨幹均來自清華大學、哈爾濱大學、山東大學等院校。
劉培超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作出預判,他認為,從行業總體來看,疫情使工業對無接觸生產製造提出了新的需求,加速機器人進入各個生產環節的進程,而後疫情時代經濟恢復、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也為中國製造業創造了不少機會。對於協作機器人廠商而言,行業潛在的增量空間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