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挺喜歡郭德綱于謙的相聲 ,老兩口的閒白類節目:《郭論》和《謙道》我也都有在聽,不過沒有一更新就聽,而是一般存著,等更新一定集數了再找出來聽。最近聽《謙道》,聽到于謙提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由此回憶起了自己的童年,想不到他小時候也是看動畫的,諸如什麼《聖鬥士星矢》、《恐龍特急克塞號》、《太空堡壘》等等動漫作品、特攝作品他小時候都看過。
他們那會兒管這些作品叫「小人片」或者「小孩片」。彼時看動畫的途徑不多,基本上也就全靠電視臺了。像《恐龍特急克塞號》,他們那時候就是看的山西電視臺引進的版本,那時候還不是直接引進的日本的,而是輾轉從義大利那邊引進的。
可能有朋友要說了,這部作品應該算作特攝片啊,不是動漫作品啊,確實,現在的區分可能更加徹底了。我記得在自己小時候,看什麼《奧特曼》一類的,家長們也把他們叫做動畫片兒的(記得一定要加兒化音),如果是遇到現在那些張口閉口「我看的是動漫不是動畫」,別人一解釋還要跳腳的小朋友,怕是說不清了。實際上詞語的意思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我倒是看得挺開,最後哪種說法叫的人最多,不就叫啥稱呼了麼?之前有關部門不把好多長期被念錯的詞語都給確定就叫那個錯誤讀音了麼。
除了《恐龍特急克塞號》,于謙還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看過的諸如《聖鬥士星矢》、《灌籃高手》等等動畫。看過相關報導,說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姓孫名叫李秀珍,號歐陽青松人稱罩百靈)實際上是一位石油工程師。這身份雖然比不上蒙古國海軍司令的女婿,但是小時候的謙哥確實也生活富足,家裡電視啥的也有的比較早,看過這些動畫作品也不奇怪。
除了各種日本動畫片兒之外,類似《寶蓮燈》一類的國產動畫作品他也看過,當初他去導演大專班學習的時候,想來除了各種電影電視劇,動畫方面的內容也有涉獵過的。
其實于謙老師自己也對國內的小朋友們做過不少貢獻。早些年說相聲吃不上飯的時候,他經常在各個劇組輾轉,也拍攝客串了不少電影電視劇。在神話兒童電視劇《小龍人》這部作品裡,他就出演了一個角色,成為了不少小朋友們的回憶。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說德雲社裡的那些動漫愛好者們,像侯震喜歡《哆啦A夢》(機器貓)這種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張鶴倫疑似是《火影忍者》愛好者,穿過疑似曉組織的衣服上過臺,手上還結印呢。
最資深的是陳霄華,不僅每個季度新番都追,還關注了一堆福利雞,估計開車技術比你我還要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