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是一種落葉喬木,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種和自然景觀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中國特有,自然生長情況下僅存一株,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頂山慧濟寺西側。樹高13米,主幹胸徑63.7釐米,側幹32.4釐米,樹冠覆蓋面積72平方米。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雌雄同株,雄花序短於雌花序。雄、雌花於4月上旬開放,果實於9月底10月初成熟。具有耐陰、耐旱、抗風等特性。現已通過技術繁育出大量普陀鵝耳櫪樹苗,使其暫時脫離滅絕危險。
2、廣西火桐
廣西火桐,僅產於廣西西南部靖西縣海拔910米的山谷緩坡灌叢中。是我國特有植物,僅存3株。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皮灰白色,不裂;小枝幹時灰黑色,幾無毛;嫩芽密被淡黃褐色星狀短柔毛。本種分布地區狹小,資源甚少,產區群眾尚不知其為珍稀樹種,處於自生自滅狀態,當一般雜灌採伐利用,已瀕於絕滅。廣西火桐對研究火桐屬植物、亞非大陸間的親緣關係以及植物區系,均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3、絨毛皂莢
絨毛皂莢為落葉喬木,高15至20米。樹幹與枝條上生粗壯、有分枝的木質堅刺。談及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莫過於絨毛皂莢之危機。湖南省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在陪同央視記者深入原始次生林拍攝時,在廣濟寺原始次生林內再次發現兩株世界罕見的野生絨毛皂莢並經專家確認。這一重大發現,使全世界現存的野生絨毛皂莢數量增至4株,打破了該物種在全世界「現僅存2株」的紀錄。絨毛皂莢樹木材緻密,莢果可作洗滌劑,植株具有園林觀賞價值。
4、天目鐵木
天目鐵木又名小葉穗子榆、芮氏鐵木、浙西鐵木。屬山毛櫸目,樺木科喬木。高達18米,胸徑達45釐米;葉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長3-10釐米,寬1.8-4釐米;果多數,聚生成稀疏的總狀;雄花序7月顯露,次年4月開放,雌花序隨當年生枝伸展而出,4月中葉全展,9月中果熟,11月中落葉。天目鐵木是中國瀕危物種。僅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現僅存5株,稀有種。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5、光葉蕨
光葉蕨為蹄蓋蕨科中等大的林下陰地常綠植物。根狀莖短橫臥,葉近生,基部褐色,稍膨大,葉片狹披針形,羽片近對生,平展,無柄。孢子囊群圓形,囊群蓋卵圓形,薄膜質,灰綠色,孢子圓腎形,深褐色,不透明,表面具較密的棘狀突起。是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瀕危物種。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二郎山山地長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下。本種已瀕臨絕滅,原產地應嚴禁破壞,宜設法人工栽培繁殖等方法進行保護。
6、滇桐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分布於雲南南部、貴州南部及廣西西南部。落葉喬木,高6-20米;嫩枝無毛,頂芽有灰白色毛。是中國僅存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現僅存6株。滇桐屬為一古老的第三紀孑遺屬,為中國西南特有種,滇桐作為滇桐屬這一寡種屬的主要樹種之一,滇桐居群是研究滇桐屬系統演化的關鍵類群,科學研究價值高。
7、華蓋木
華蓋木,常綠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120釐米。僅分布於雲南局部地區海拔1300至1500米山坡上部向陽的溝谷潮溼山地。為上層喬木,樹冠寬廣,根系發達,有板根。隔1至2年開花一次,花期4月,果熟9至11月。華蓋木起源於1.4億年前,是木蘭科中最古老的單屬種植物之一,因其樹幹挺直光滑,樹冠巨大而得名。由於分布範圍狹窄,且數量稀少而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其對生長環境的土質、溼度、溫度等要求嚴格。為中國特有樹種,僅存7株大樹,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8、膝柄木
膝柄木,衛矛科膝柄木屬植物中分布最北的一個種,膝柄木現僅存10株。衛矛科半常綠喬木,瀕危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國僅此一種。半常綠喬木,高13米,胸徑60釐米;樹皮黃褐色,有發達的板狀根;小枝粗壯;芽圓錐形,芽鱗2一3,三角狀卵形,長5一8毫米。膝柄木分布於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合浦。僅在廣西海岸發現3株成年樹和7株幼樹,是中國幾乎絕跡的特有種、瀕危種。廣西西南部發現的膝柄木是該屬分布最北的種類。對研究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地理及其熱帶親緣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9、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是松科冷杉屬的一個樹種,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只在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發現生存,長於海拔17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林中。經過專家們10多年的精心管護,遷地保護的11株百山祖冷杉實生苗株高已達1.95米,冠幅1.3米,地徑0.5米,長勢喜人。百山祖冷杉是中國特有的古老殘遺植物,是蘇、浙、皖、閩等省唯一生存至今的冷杉屬中的珍稀物種,對研究植物區系和氣候變遷等方面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10、羊角槭
羊角槭為槭樹科槭屬下的一個種。羊角槭為雙子葉植物屬槭樹科,落葉喬木,樹幹挺拔,姿態婆娑,單葉3~5裂,中央裂片極長,翅果羊角形,奇特迷人。羊角槭特產於中國浙江省臨安市西天目山,為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羊角槭是古老的殘遺種,對研究植物地理學和古植物學有一定的價值,該植物種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經陷入滅絕的險境。經過園科所科研人員2年的攻關,對其開花生物學及種子發育過程微觀觀察,獲得20多株幼苗。
11、雲南藍果樹
雲南藍果樹,大喬木,高25-30米,胸徑約l米;樹皮深褐色,常現小縱裂;小枝粗壯,直徑5毫米,微呈稜角狀,當年生枝密被黃綠色微絨毛,二年生以上枝被宿存的黃褐色微絨毛;皮孔顯著,近圓形或橢圓形,淡白色或淡黃白色;冬芽錐形,鱗片鑷合狀排列,密被黃綠色絨毛。葉厚紙質,花單性,異株,花期3月下旬,果期9月。中國特有種,生於西雙版納海拔500-1100米的山谷密林中。因分布狹窄,種群小,現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12、丹霞梧桐
丹霞梧桐是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種。丹霞梧桐為小喬木,高5-10米,樹皮黑褐色,嫩枝圓柱形, 青綠色,無毛,葉近圓形,薄革質,兩面均無毛,基出脈5~7條,兩面凸起。它只生長在土壤瘠薄的紅色砂巖石上,樹形美麗,生長迅速,萌櫱力強;丹霞梧桐植株高大,花色嫩紫絢麗,很適合培育為庭院觀賞樹木、道路綠化樹種和造林的先鋒樹種。丹霞梧桐已被定為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