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瞬間引爆全民關注。百度發布《「天問一號」搜索大數據報告》,網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好奇和最關注的內容,以及航天熱帶來的影響,在報告中一一得到呈現。
「天問一號」作為我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備受網民關注。報告顯示,「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一小時,相關內容搜索熱度飆升1560%。自4月24日「天問一號」任務發布以來,「天問一號什麼時候發射」、「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天問一號的名字有什麼含義」等問題頻頻被網民搜索,網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關切與好奇可見一斑。
伴隨著「火星熱」,「移民火星」和「太空生活」等話題也被網友熱議,「天問一號」任務發布後,「移民火星」、「太空生活」相關內容搜索分別環比上漲113%和34%。為了將火星探測相關知識普及給廣大網友,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火星叔叔」鄭永春等大咖開講《下一站,火星》系列直播,講解火星知識點,解答網友對火星的疑問。報告顯示,《下一站,火星》系列直播觀看人次超千萬,《為了上火星,天問一號究竟有多努力》單期觀看人次超過400萬,於登云為網友全面講解了「天問一號」任務的來龍去脈,和人類探索火星的意義。
火星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網民的關注,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火星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搜索熱度最高的行星。2005年6月22日,網友「依稀水瓶座」在百度知道上提問「美國火星探測好多年了,中國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這可能是中國網際網路上第一個火星相關提問,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這個問題跨越十五年,終於在今天等到了答案。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天問一號」相關搜索熱度超過「神舟五號」、「神舟十號」、「嫦娥三號」等航天大事件,成為我國宇宙探索史上新的裡程碑。
在這些輝煌成績的背後,正是一代代「航天人」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才奏響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華彩樂章。近30天,錢學森、楊利偉、孫家棟等「航天元勳」的搜索熱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網民們沒有忘記他們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值得關注的是,當「火星熱」遇到高考季,航空航天相關專業和院校的關注度也不斷上漲。報告顯示,來自成都、北京、重慶、西安、杭州的用戶最關注航天相關專業。與去年高考結束後相比,航天高校及航天專業搜索熱度漲幅分別為23%和35%,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航空航天工程分別是最受關注的高校和專業。
此外,百度APP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全網首發中國第一輛3D火星車,用戶在百度APP搜索「火星車」,就能看到清晰炫酷的火星車全方位展示動圖,同時還可以參加火星車全球徵名。 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
來源:揚子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