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來看IMDB上最受歡迎的20部「科幻片」,下半部分。
IMDB全稱是「Internet Movie Database」,也就是「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目前歸屬於亞馬遜集團。
為什麼它的資料最全?因為IMDB始建於1990年,最初的原型就是以影視資訊資料為主,30年沒有變過。
截止2019年12月,IMDB共收錄超過65萬部電影長片(含電視電影),71萬部電影短片,450萬集電視劇,以及數十萬部各種綜藝、廣告、視頻作品。
人物資料就更多了,包括製片、導演、演員、各部門職員等超過1億2000萬個詞條。
大數據這塊兒,遠遠超過rottentomato、metascore、豆瓣等網站,是行業當之無愧的大哥。
不同於豆瓣平均數的簡單算法,imdb力爭評分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因此有一套較複雜的計算公式。
尤其是榜單部分,算法確保影視經典不會輕易被一部新的「刷分」電影超過,保證評分的嚴肅性。因此很少出現像豆瓣那樣的「評分爭議事件」。
上篇文章我們說了前10名,來看剩下的11~20名都是哪些影片!
【11】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Avengers: Endgame (2019)
導演: 安東尼·羅素 / 喬·羅素 編劇: 克里斯多福·馬庫斯 / 史蒂芬·麥克菲利 / 斯坦·李 / 傑克·科比 / 吉姆·斯特林 主演: 小羅伯特·唐尼 / 克裡斯·埃文斯 / 馬克·魯弗洛 / 克裡斯·海姆斯沃斯 / 斯嘉麗·詹森成本: 3.5億美元 全球票房: 28億美元
這一場註定載入史冊的終戰結局,鋼鐵俠既是開始,也是結束,一句愛你3000遍已淚眼朦朧,這個世代揮手告別,下個世代我們再見。一個新的、短暫的史詩誕生了,漫威電影宇宙給了我們共同的記憶。70後有星戰,80後有指環王,90後有復聯。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世界電影歷史票房榜中,以28億美元排名第一。
本片累計獲得64個獎項、104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12】機器人總動員 WALL·E (2008)
導演: 安德魯·斯坦頓 編劇: 安德魯·斯坦頓 / 吉姆·裡爾頓 / 彼特·道格特 主演: 本·貝爾特 / 艾麗莎·奈特 / 傑夫·格爾林 / 佛萊德·威拉特 / 西格妮·韋弗成本: 1.8億美元 全球票房: 5.2億美元
這是一部異常浪漫的動畫片,兩個機器人之間擦出的火花,像極了世上所有偉大的愛情。本片可能是皮克斯最好的動畫電影,在冰冷的科幻背景反差之下,片中極其濃鬱的人性和愛慕,借瓦力和伊芙間美好的相遇,感動了無數的人。而片中幾乎沒有任何臺詞,這就是電影藝術的偉大。
另外,本片的中文譯名盡顯庸俗用意,與本片的氣質極其不搭。
本片累計獲得91個獎項、93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13】異形 Alien (1979)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 編劇: 丹·歐班農 / 羅納德·舒塞特 主演: 西格妮·韋弗 / 湯姆·斯凱裡特 / 維羅尼卡·卡維特 / 哈利·戴恩·斯坦通 / 約翰·赫特成本: 11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1億美元
令本片名流千古的最大功臣,除了好萊塢巨匠斯科特,還有負責造型的黑暗藝術家H.R.Giger,是他賦予了異形永恆的生命力和獨一無二的造型,時至今日,異形仍是很多人心中最能代表恐懼的一個符號。同時,本片在氛圍上的描繪堪稱教科書級,即便40年後的今天,仍無出其右者。
本片累計獲得16個獎項、21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14】暖暖內含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導演: 米歇爾·貢德裡 編劇: 查理·考夫曼 / 米歇爾·貢德裡 / 皮埃爾·比斯毛特 主演: 金·凱瑞 / 凱特·溫絲萊特 / 伊利亞·伍德 / 克斯汀·鄧斯特 / 湯姆斯·傑·瑞恩成本: 20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7400萬美元
這是金凱瑞最含情脈脈的一次,也是他和溫斯萊特的角色飽經拷問的一次愛情哲學。本片以記憶擦除過程中的回溯和惆悵為題,通過散文式的電影語言,小眾而精緻,不僅帶來視覺上的某種奇觀,更是將內心的突觸如實的呈現出來,哪怕混雜著裂痕、傷痛、荒謬、感動、和解。
本片累計獲得72個獎項、110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5】異形2 Aliens (1986)
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編劇: 詹姆斯·卡梅隆 / 大衛·吉勒 / 沃爾特·希爾 / 丹·歐班農 / 羅納德·舒塞特 主演: 西格妮·韋弗 / 凱莉·赫恩 / 麥可·比恩 / 保羅·雷瑟 / 蘭斯·亨利克森成本: 18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1.3億美元
卡梅隆讓這部異形更「好看」了,蕾普莉帶領的人類部隊打起了反擊戰,掃蕩了異形棲息地,徹底消解了第一部所受到的驚嚇。但同時,過於暴露的戰爭本質,也弱化了異形的恐怖感,異形成為了角鬥場裡的猛獸,而不再是藏匿於黑暗中的蜥蜴。
續集更娛樂,也更粗鄙,相比而言第一部才是大師之作。
本片累計獲得20個獎項、23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視覺效果兩項大獎。
【16】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 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
導演: 理察·馬昆德 編劇: 喬治·盧卡斯 / 勞倫斯·卡斯丹 主演: 馬克·哈米爾 / 哈裡森·福特 / 安東尼·丹尼爾斯 / 凱麗·費雪 / 比利·迪·威廉士成本: 32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4.7億美元
經典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成本越來越高,場景越來越恢弘,魔幻感也愈發強烈,而略帶幽默的氣質也讓這部史詩不再板著臉,盧克醜的一批,韓索羅更像是在重現印第安納瓊斯,而莉亞公主的扮相也充滿了馬戲團式的獵豔感。當然,達斯維達也完成了對另一個自我阿納金的救贖,以黑暗的結局完成了史詩的階段性構建。
本片累計獲得22個獎項、16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最佳原創配樂、最佳音效剪輯等四項提名。
【17】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導演: 斯坦利·庫布裡克 編劇: 斯坦利·庫布裡克 / 安東尼·伯吉斯 主演: 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 / 派屈克·馬基 / 麥可·貝茨 / 沃倫·克拉克 / 約翰·克萊夫成本: 220萬美元 全球票房: 2700萬美元
這是最離經叛道的電影之一,也是偉大的庫布裡克的代表作之一,關於這部頭頂光環的電影藝術禁品,爭議從未停止,他給電影人的啟示,給觀眾的昭示,都顯得如此尖銳和深刻,庫布裡克在電影裡所要說的,就是對不惑的疑惑,對敬心的不敬。對於人,腦可洗,但心無懼。
本片累計獲得9個獎項、19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等四項提名。
【18】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導演: 斯坦利·庫布裡克 編劇: 亞瑟·克拉克 / 斯坦利·庫布裡克 主演: 凱爾·杜拉 / 加裡·洛克伍德 / 威廉姆·西爾維斯特 / 丹尼爾·裡希特 / 雷納德·洛塞特成本: 12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6800萬美元
大名鼎鼎的範本級電影,庫布裡克的名作,本片的誕生甚至要早於美國登月一年,以極具前瞻性和科學嚴謹性的形式,展現了「人、宇宙、生命、進化」的高概念主題。這是庫布裡克拍給未來的電影,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遠超了當時觀眾的認知水平,曾經飽受爭議。如果有人宣稱完全懂了這部電影,要麼就是庫布裡克和克拉克搞砸了,要麼就是觀眾瘋了。
本片累計獲得16個獎項、10項提名,包括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19】大都會 Metropolis (1927)
導演: 弗裡茨·朗 編劇: 特婭·馮·哈堡 主演: 阿弗萊德·阿貝爾 / 古斯塔夫·佛力施 / 布裡吉特·赫爾姆 / 魯道夫·克萊恩-魯格成本: 600萬馬克(1920年代) 全球票房: 缺失
本片是默片電影文物,弗裡茲朗的代表作,是科幻經典中的豐碑,同時標誌著德國表現主義運動在電影領域的終結。影片過於超支的預算,對當時處於蕭條時期的德國來說無異於自殺。但影片的視覺風格和對階級矛盾的描寫,在當時深受希特勒的青睞,並且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
2001年本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獻遺產,2010年才剛剛找回相對完整的膠片版本。即便100年後的今天,你依然會為這樣一部巨製感到嘆為觀止。經典從不因時間而褪掉光芒。
【20】V字仇殺隊 V for Vendetta (2005)
導演: 詹姆斯·麥克特格 編劇: 莉莉·沃卓斯基 / 拉娜·沃卓斯基 主演: 娜塔莉·波特曼 / 雨果·維文 / 史蒂芬·瑞 / 史蒂芬·弗雷 / 約翰·赫特成本: 54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1.3億美元
這是一部有關權利與自由、禁錮與解放的電影,他是奧威爾《1984》的代言者,這是一部不能過度解讀的電影,它像一個寓言,也像一本經文,並仍將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耀世人。沃卓斯基兄弟(姐妹)又貢獻了一部暗潮湧動、萌芽滋長的黑暗警世之作,不管是紅藍交錯的藥丸,還是未扣動的扳機,這部電影在人生的不同時期來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穫。
本片累計獲得7個獎項、27項提名,包括科幻電影土星獎最佳女演員獎。
當然,除了這20部排名最靠前的科幻電影之外,還有千百個優秀科幻電影。
比如後面還有《潛行者》《金剛狼3:殊死一戰》《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Air/真心為你》《楚門的世界》《侏羅紀公園》《風之谷》《怪形》《銀翼殺手》《索拉裡斯》等等。
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有時候他們的差距並不完全是水準,只是受眾人群的細微區別。
時間的考驗給了我們答案。我愛每一部電影,毫無例外。
回看上半部分:「盤點」史上評分最高的20部科幻片!(上)
to be continue......
敬請期待下一期「全球最受歡迎的20部犯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