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的品種簡介
百日草又名百日菊,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為6-9月,原產於墨西哥,是非常有名的觀花植物。隨著人們對百日草的喜愛程度,越來越多的園藝品種也被開發了出來,現在百日草在我國各地都被廣泛栽培。
百日草
百日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100釐米,被糙毛或長硬毛。葉寬卵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10釐米,寬2.5-5釐米,基部稍心形抱莖,兩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脈。
中文學名:百日菊
拉丁學名:Zinnia elegans Jacq.
別稱:百日草、步步高、火球花、對葉菊 、秋羅、步步登高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族:向日葵(詳情介紹)族
屬:百日菊屬
種:百日菊
命名者及年代:Jacq., 1789
百日草日常養護的注意事項
百日草生長強健,人工栽培的難度不高,宜在肥沃深土層土壤中生長。百日草原產於墨西哥,在我國各地都有廣泛栽培,是非常有名的園藝花卉品種,那麼如何才能養出健康漂亮的百日草呢?
百日草
一、水肥管理
定植時盆底施入2-3克複合肥,定植後用800倍液敵克松灌根消毒。在定植1周內應保持盆土溼潤,以促進表層根系生長,待根系生長至盆底就可開始追肥,每周施肥2-3次(晴天施水肥,濃度控制在200mg/kg 以內,雨天施粒肥2-3克/盆) ,還可補充施1次鈣肥。定植1周後開始摘心,摘心後可噴1次殺菌劑並施1次重肥。在最後1次摘心後約兩周進入生殖階段,可逐步增加磷鉀肥,如噴施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促使出花多且花色豔麗,並相應減少氮肥的用量。期間應保證充足的淋水量,且上午淋水比下午淋水要好,葉片的快速乾燥可防止病害的發生並防止徒長。
二、溫度光照
百日草喜溫暖向陽、不耐酷暑高溫和嚴寒,生長適溫白天18-20℃、夜溫15-16℃。夏季生長尤為迅速。可直接採用全日照方式,太陽直射。若日照不足則植株容易徒長,抵抗力亦較弱,此外開花亦會受影響。
百日草的播種繁殖要點
百日草的觀賞價值比較高,但由於百日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所以人工繁殖百日草才能保證市場的需求。百日草的繁殖一般用播種的方法,小編就為你詳細介紹一下百日草的播種方法及播種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百日草
百日草種子發芽適溫20-25度,一般7-10天萌發,播後約70天左右開花。真葉2-3片移苗,4一5片摘心,經2~3次移植後可定植。
華北地區多於4月中、下旬播種於露地,大約一周發芽,2-3片真葉時移植或間苗,田間栽植株行距因品種高矮而定在15-40cm範圍,盆栽時須待摘心後,移植到盆中,可倒盆一次,矮莖種盆栽要反覆摘心,促生側枝,形成豐滿叢株,「五一」節用花可於2月上旬播種於室內,盆播3月下旬分苗入盆,4月下旬脫盆栽植。追肥以磷鉀肥為主。
留種要在外輪花瓣開始乾枯,中輪花瓣開始失色時進行,剪下花頭,曬乾去雜、貯存。百日草花期長,後期植株會長勢衰退,莖葉雜亂,花變小。所以秋季花壇用花應在夏季重新播種,並摘心1-2次。扦插繁殖可在6月中旬後進行,剪側枝扦插,遮蔭防雨。
播種前,土壤和種子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以防生長期出現病蟲害。播種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均可,種子消毒用1%高錳酸鉀液浸種30分鐘,基質用腐葉土2份、河沙1份、泥炭2份、珍珠巖2份混合配製而成,可用0.05%高錳酸鉀或1000倍甲醛消毒,土壤可採用高溫燻蒸法,殺死其中的病菌、害蟲及草種。
播前基質溼潤後點播,百日草為嫌光性花種,播種後須覆蓋一層蛭石。在21~23℃溫度時,3~5天即可發芽,發芽期不需要光照,發芽後苗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不能太溼,以免爛根或發生猝倒病。
播種時間根據所需開花時間而定。一般提前2-3個月於溫室播種。露地直播宜在早春嚴寒過後,否則幼苗發育不良;如秋季花壇使用,宜在夏季播種。百日草種子為嫌光性種,播種後覆土要厚密,以提高發芽率。春季3-4月份進行。每克種子120-130粒,發芽適溫21-25℃,播後,7-10天發芽,發芽率為60%。
播種至開花因品種不同,從45-75天。春播於3-4月進行,4-5片葉時移植,株距10釐米。6月初定植,株行距30×30釐米。生長期間每10天施一次10倍人糞尿液。7月至霜降開花。百日草也可利用夏季側枝扦插繁殖,但因氣溫過高,且多陣雨,應注意防護遮蔭。
紫嬌花的品種簡介
紫嬌花為石蒜(詳情介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球根花卉。紫嬌花的外觀和韭菜非常像,但是花色為紫色,而中國的韭菜花一般為白色,所以可以從花色上加以區別。紫嬌花全株均有濃鬱的韭菜味,也可以和中國韭菜一樣食用。
紫嬌花
紫嬌花的鱗莖肥厚,呈球形,直徑達2釐米,具白色膜質葉鞘。葉多為半圓柱形,中央稍空,長約30釐米,寬約5毫米,葉鞘長5-20釐米。
中文學名:紫嬌花、洋韭、洋韭菜
拉丁學名:Tulbaghia violacea
別稱:野蒜、非洲小百合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石蒜科
屬:紫嬌花屬
分布區域:原產地為南非
紫嬌花的栽培要點
紫嬌花葉片翠綠,花朵俏麗,花期長,是非常難得的夏季花卉,也有朋友將紫嬌花作為切花。紫嬌花的外形和中國的韭菜非常像,就是花色不同,並且紫嬌花也可以和中國韭菜一樣食用。
紫嬌花
一、土壤
培養紫嬌花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
二、施肥
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並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
三、澆水
紫嬌花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溼度。盆土不宜過溼,否則鱗莖易腐爛。
紫嬌花常用的繁殖方法介紹
紫嬌花為球根花卉,成株叢生狀,所以人工繁殖時除了我們常用的播種法還可以用鱗片扦插、分球等方法進行繁殖。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即可用於觀賞又可食用的紫嬌花的繁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紫嬌花
1、播種法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上應用。方法是:秋季採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採用。
2、分小鱗莖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穫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
3、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於中等數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乾,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溼度,在20度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溼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過溼。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3年左右即可開花。
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後,將地上莖壓倒並淺埋土一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於溼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