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類功率放大器驅動電路的研究與設計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1 AB類功放驅動電路設計目標

  在實用電路中,往往要求放大電路的末級(即輸出級)輸出一定的功率,以驅動負載。能夠向負載提供足夠信號功率的放大電路稱為功率放大電路,簡稱功放。經典功率放大器有4種類型:A類,AB類,B類和C類,他們的主要差別在於偏置的情況不同。理想的4類經典放大器的最大效率的理論值與導通角的函數關係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1941.htm

  A類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好,功率傳遞能力差,效率最大值為50%,導通角為360°;B類功率放大器通過減少一個周期中電晶體工作的時間來提高效率(最好可達78.5%),保持了實現線性調製的可能性,工作周期為半周期;C類功率放大器提供了接近100%的效率,但同時歸一化的功率傳遞能力和功率增益都趨於零,線性度差;AB類放大器的效率和線性度在A類和B類放大器之間,其最大的特點是導通角的範圍為180°~360°,相應的設計目標就是實現他在一個周期的50%和100%之間的某段時間內導通的工作方式,對於單MOS管來說,就是使他的漏極有電流通過的時間多於半個周期。

  2 功放驅動電路的具體設計和仿真

  2.1 鏡像電流偏置方式

  在採用雙電源供電的差分放大電路中,兩管的靜態工作點電流直接由恆流源電路提供。對恆流源偏置電路的要求,除了提供穩定的靜態工作點電流外,還應具有高的輸出交流電阻。鏡像恆流源電路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高穩定恆流源電路,他特別適合於用在集成電路中。圖2就是採用鏡像電流偏置方式實現的驅動電路結構圖。

  這個電路是由2個性能上嚴格匹配的NMOS管和1個電阻、1個電感組成,IM1和IM2分別為電路中兩個NMOS管M1和M2的漏極電流。M1管與M2管的襯底與源短接,不存在體效應。由於兩個NMOS管寬長比完全一樣,因此,改變VDD或R,IM1和IM2相應的也就隨之改變。鑑於IM2猶如IM1的鏡像,故將這種恆流源電路稱為鏡像恆流源電路。圖中的C和L作用跟前面分壓偏置方式中論述的一樣。

  當兩管完全對稱時,溫度的變化就不會引起IM1和IM2的變化,因此鏡像恆流源電路是一種高熱穩定的偏置電路。這一偏置方法還消除了與固定電壓柵偏置有關的熱漂移問題。

  對於AB類功放,給定VDD為3 V,Vin為直流偏置2 V,振幅1 V,頻率1 GHz的正弦波,選定R為800 Ω,C為0.5 pF,L為0.065 nH,M1和M2均為寬0.6μm,長0.18 μm的NMOS。從圖3電晶體M2的漏極電流HSpice仿真波形圖中可以看出Vg≥0.297 V的時長為0.69 ns,大於0.5 ns的半個周期時長,因此實現了AB類功放的驅動電路的要求,工作時間大於半個周期。

  2.2 分壓偏置方式

  分壓式偏置電路,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電阻的分壓以給出所要達到的偏置電壓的電路結構,如圖4所示。

  電路中的C為隔直電容,隔離輸入的信號中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直流分量,保證電路特性不被意外的直流分量所影響。電路中的電源一般均通過扼流圈L對MOS管的漏極饋電,目的是儘量減小電路中不必要的直流功率損耗,提高功放的效率,在較低的電壓下輸出較大的功率。因此電路中將扼流電感L接於電源與M1的漏極之間,將DC功率送到MOS管的漏極。

  電路中R3為源極電阻,其值很小,使得消耗在他上面的直流功耗也很小,以儘量減小電路中不必要的直流功率損耗,提高功放的效率。R1,R2分別稱為上偏置電阻和下偏置電阻,他們的作用是將VDD進行分壓,在MOS管柵極上產生柵極靜態電壓Vg,其值為:

  分壓式偏置電路不僅能夠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而且對於換用不同電晶體時,因參數不一致而引起的靜態工作點的變化。也同樣具有自動調節作用。

  對於AB類功放,給定VDD為3 V;Vin為直流偏置2 V,振幅1 V,頻率1 GHz的正弦波,選定R1為2 kΩ,R2為1 kΩ,R3為10 Ω,C為5 pF,L為0.065 nH,M1為寬0.6 μm,長0.18 μm的NMOS,從給定的NMOS參數中可算出Vth0約為0.297 V。設置的電阻使得Vg圍繞1 V左右上下擺動,擺幅為1 V,即可使得電晶體M1工作時間大於半個周期而小於整周期,從圖5電晶體M1漏極電流HSpice仿真波形圖中也可以看出其每周期的工作時間為0.79 ns,大於半周期,實現了AB類功放的驅動要求。

  2.3 柵極二極體偏置方式

  如圖6所示,這種電路是一種分壓的特殊結構,通過電阻、電感、二極體對VDD進行分壓,在M1柵極上產生正的靜態偏置電壓,使每周期內Vg高於0.297 V的部分增加,這樣就可以實現AB類功放驅動的偏壓要求。

  給定VDD為3 V,Vin為直流偏置2 V,振幅1 V,頻率1 GHz的正弦波,選定C為15 pF,R為10 Ω,L1為0.065 nH,L2為2 nH,M1為寬0.6μm,長0.18 μm的NMOS。HSpice仿真得出1 ns內的工作時間為0.75 ns,實現了AB類功放驅動電路的設計目標,每周期的工作時間多於半個周期。


相關焦點

  • 射頻E類功率放大器並聯電容技術
    E類功率放大器就是按照「ic與vc不同時出現」的原理來設計的,使得在任 一時刻ic與vc的乘積均為零,Pc亦為零。1975年N.O. Sokal和A.D.Sokal首次提出了E類功率放大器的電路結構。經過30多年的發展,E類放大器以其結構簡單、效率高、可設計性強等優點,得到了廣 泛的應用,其理論效率可達100%,實際效率達95%。
  • 功率放大器分類及D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功率放大器分類及D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7-18 08:45:18 電壓放大電路是要負載得到不失真的電壓信號,主要泰倫的指標數是電壓增益,輸入和輸出阻抗等等,但是輸出的功率不一定大。功放則不一樣,功放要求獲得一定的不失真的輸出功率,通常是在大信號狀態下工作,所以要輸出功率大,效率要高,非線性失真要小。還有一個嚴肅的問題是散熱問題。 功率放大器,是指在給定失真率條件下,能產生最大功率輸出以驅動某一負載的放大器。
  • F類與逆F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研究
    摘要 為了對F類與逆F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進行研究,首先從理論方面對兩种放大器工作模式各自的效率進行了計算。通過計算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輸出功率下,因為電晶體導通內阻的存在,逆F類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優於F類功率放大器。
  • 大神教你高效率F類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與設計
    打開APP 大神教你高效率F類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與設計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28 10:51:00 1、引言 射頻功率放大器廣泛應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發射設備中
  • 基於ADS的多級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
    介紹了BG2416CX晶片在北鬥導航中的應用,並基於RNC2416CX晶片的設計方案,設計並仿真其功率放大器模塊。完整地闡述了採用ADS設計工具完成各部分電路的方法,其設計結果優於設計目標,為後期進一步研究北鬥導航系統和自主設計北鬥導航系統發射部分晶片奠定了基礎。
  • 高效率低諧波失真E類RF功率放大器設計
    所以,設計一種高效低諧波失真的功率放大器對於提高收發器效率,降低電源損耗,提高系統性能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筆者採用了SiGe BiCMOS工藝實現了集成E類功率放大器,其工作頻率為1.8GHz,工作電壓為1.5V,輸出功率為26dBm,並具有高效率和低諧波失真的特點,適用於FM/FSK等恆包絡調製信號的功率放大。
  • Doherty功率放大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射頻功率放大器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發射設備中。線性功放在基站中的成本比例約佔1/3,如何有效、低成本地解決功放的線性化問題顯得非常重要。高效率高線性度的功放研究是一個熱門課題,特別是近幾年針對WCDMA功率放大器。目前國內能生產10 W以上的WCDMA功率放大器廠家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因為WCD-MA功率放大器對線性度的要求更高。
  •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標,功率放大器的應用
    由於考慮功率、阻抗、失真、動態以及不同的使用範圍和控制調節功能,不同的功放在內部的信號處理、線路設計和生產工藝上也各不相同。  (四)、動態範圍  放大器不失真的放大最小信號與最大信號電平的比值就是放大器的動態範圍。實際運用時,該比值使用dB來表示兩信號的電平差,高保真放大器的動態範圍應大於90 dB。
  • 一款E類功率放大晶片性能測試電路設計
    本文介紹了一款E類功率放大晶片性能測試電路的設計,簡介了檢測中用到的實驗設備、器材,並給測試電路加上各種測試信號後觀察顯示結果,對輸出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判定晶片是否合格。  2.E類功率放大器原理  射頻功率放大器是將直流信號轉變為射頻信號的功率器件,衡量一個射頻放大器性能的主要參數有:最大輸出功率、效率、線性度、增益等等。功率放大器可 以劃分為幾類,這取決於它們是寬帶還是窄帶、它們的目的是為了線性工作還是恆包絡工作。
  • 驅動單極性精密ADC放大器電路設計詳解
    放大器可採用電壓較低的單電源,因為輸入共模電壓由R5/R6和R7/R8固定。 在此配置中,R7=R8且R3=R4。 R1/R2和R5/R6可根據輸入範圍和電平轉換要求進行設置。 其典型比率如下表所示,但可靈活匹配各種輸入範圍。 使用AD7984的示例可參見CN0033。
  • 無線雷射通信系統驅動與前置放大電路設計
    雷射器驅動電路設計,雷射器驅動電路如圖2所示,電路設計中,主要採用運算放大器和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在該圖中電路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圖中的上半部分電路主要為脈衝驅動,下半部分電路主要為自動增益控制電壓電路。
  • 功率放大器的分類及其參數
    3、甲乙類功率放大器  甲乙類功率放大器也稱為AB類功率放大器(Class AB),它是兼容A類與B類功放的優勢的一種設計AB類功率放大器的缺陷在於會產生交越失真,但是相對於它的效率比以及保真度而言,都優於A類和B類功放,AB類功放也是目前汽車音響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設計。  4、D類功率放大器  D類放大器與上述A,B或AB類放大器不同,其工作原理基於開關電晶體,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導通或完全截止。兩隻電晶體不會在同一時刻導通,因此產生的熱量很少。
  • 一種音頻小信號功率放大器信號放大電路設計淺析
    音頻功率放大器應用最廣的是音響技術領域,用於揚聲器的發聲,是音響設計與製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設計根據這種原理對比較小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後輸出。前級放大主要完成對小信號的放大,使用一個由電阻和電容組成的電路對輸入的音頻小信號的電壓進行放大,得到後一級所需的輸入。後一級主要是對音頻進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夠驅動電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頻。
  • 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運算放大器①
    音頻同相麥克風前置放大器電路TIA 麥克風放大器電路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放大器(第二版)編輯者的話: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放大器可提供放大器子電路設計理念,便於您快速借鑑這些理念來滿足特定系統需求。
  • 放大器電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經驗總結
    與分立器件相比,現代集成運算放大器(op amp)和儀表放大器(in-amp)為設計工程師帶來了許多好處。雖然提供了許多巧妙、有用並且吸引人的電路。往往都是這樣,由於倉促地組裝電路而會忽視了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從而導致電路不能實現預期功能 - 或者可能根本不工作。
  • 放大器電路設計中,如何避免這些bug?
    >  圖7示出一個儀表放大器驅動一個單端輸入的模數轉換器(ADC)的單電源電路。所以使設計工程師一般總想在儀表放大器的參考端引腳接入一個高阻抗源,例如一隻電阻分壓器。這在某些類型儀表放大器的使用中會產生嚴重誤差(見圖8)。
  • 射頻MOS功率放大電路模擬器的設計方案分析,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特性...
    功率放大器。下面介紹該型號功率放大器的電路結構和設計步驟。  2.50MHz/250W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高壓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傳統低壓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過程有著顯著的不同,以下50MHz/250W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過程將有助於工程技術人員更好的掌握高壓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
  • 放大器市場與應用發展趨勢
    放大器產品的發展主要特點如下:(1)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2)放大器類產品在電子系統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可替代,高精度的放大調條理電路很難集成在處理晶片中;(3)「定製化」需求是放大器的種類不斷增加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 視頻信號放大器電路圖設計
    該電路,我們提供給你在這裡是一個廣闊的波段放大器,其中將採取從您的錄像機的視頻信號和將擴大他們充分來驅動多達3顯示器,電視機,他們可以接受直接的視頻信號,或其他錄像機的從一個視頻錄製到其他三個。它也將成為可能從一個視頻來記錄兩個人在同一時間連接到檢查您正在錄製一臺監視器。
  • 一種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電路的設計
    在電信和其它使用高電壓負電源軌的場合,可將一個儀表放大器與獨立元件簡單結合,實現大電流檢測以保護電路。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CSA)主要用於正電源軌電流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