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說,重振兵馬俑是個好主意。
《木乃伊》系列的賣點在於古今關公與秦瓊的大戰。不是木乃伊闖入現代城市,就是21世紀的人們深入到古代文明的地下墓穴。這也導致木乃伊系列的選擇不多,非常有限。相比之下,印第安納瓊斯系列可以尋找聖杯、方舟或水晶頭骨。國寶可以竊取獨立宣言,並從中提取聖殿騎士或共濟會的背景。木乃伊系列不能這樣做,因為它必須復興古代文明軍隊沒有混亂的奧康納和古代軍隊這部電影不叫木乃伊。尤其是《木乃伊》的第一和第二集幾乎都玩過古埃及文明的噱頭,其餘印加文明(包括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等)的噱頭都是由印第安納瓊斯系列主導的。特別是考慮到《木乃伊3》將在《印第安納瓊斯4》之後上映,墜機不是件好事。因此,選擇復活兵馬俑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舉措。
另一方面,從國內電影票房的歷史來看,秦始皇近年來的電影票房相當不錯。如果說2002年《英雄》的票房收入超過2億元,主要是因為張藝謀(張藝謀電影的票房收入僅次於《金甲》),那麼2005年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神話》的票房收入就超過9000萬元,可能不僅僅是因為成龍(這也是成龍在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比《寶貝計劃》還要高)。很明顯,秦始皇地宮對中國人(甚至泛亞人)有很強的吸引力,這在票房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木乃伊3的票房在香港和臺灣(不壞在日本)已經一路上升,勢頭已經超過蝙蝠俠:黑暗騎士在美國票房的同時。恐怕兵馬俑和秦始皇也要感謝李連杰
可以預見,人民群眾對秦始皇及其地下皇宮的熱情,將再次推動國內票房,實現1億元以上應該不是問題。
但是有個好主意不是一部好電影。儘管《木乃伊3》在海外票房收入2億美元,但在美國票房收入卻只有不到1億美元(截至8月30日,票房收入超過9500萬美元,佔總票房收入的32.7%),好評頗多。儘管《木乃伊》系列的票房一直強於北美,但至少北美的票房將超過1億(北美的《木乃伊》票房為1.5億,北美的《木乃伊歸來》票房超過2億)。顯然,舊美國並不像我們對兵馬俑和秦始皇那樣熱情。
事實上,北美市場如此慘澹並不奇怪。除了《木乃伊》系列,布蘭登·弗雷澤沒有票房大片可贏。唯一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撞車」還是一出集體戲。換句話說,他一直很生氣,缺乏票房吸引力。原來的女演員雷切爾·維希說,她不會繼續演伊芙琳,因為她對劇本不滿意,但瑪麗亞·貝洛接替了她的位置。我不想多說這個。這個詞很難聽。至於李連杰,他一直是北美市場B級片的品牌。如果他想在A級電影市場佔據領先地位,他還是有點不情願。至於楊紫瓊、黃秋生、梁洛施、梁天等其他中國演員,恐怕對普通美國人來說沒什麼區別。我們不會去看電影,更別說老美了,因為我們有楊紫瓊、黃秋生、孟廣美。
其次,讓我們看看瑞秋·維希不滿意的劇本。在閱讀劇本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木乃伊的簡介:公元前1719年,在埃及底比斯城,邪惡巫師埃默霍特普與法老妻子阿克蘇納的關係被曝光。阿克蘇納自殺,埃莫霍特普在死亡之城哈姆奈普特拉的絕望行為褻瀆了眾神。
因為他的可恥行為,他將成為一個殭屍下的終極詛咒,但他永遠不會死。只有當他腐爛的身體消失時,他才會自由。當埃默霍特普在石棺關上的時候嚇得尖叫起來時,詛咒已經被埋葬了,他的邪惡和復仇的心在黑暗中變得越來越強大。
死三千年總比死好。1923年,現役士兵裡克·奧康納(布蘭登·弗雷澤飾)和戰友本尼(凱文·奧康納飾)在一場戰鬥中跌跌撞撞地穿過了曾經是漢尼普特拉的廢墟。幾年後,當奧康納在監獄裡等待一個幾乎確定的審判時,他突然覺得他知道哈姆內普特拉的廢墟可能會救他的命。在傳說中,哈姆奈普特拉埋藏了大量財富,尋寶者和地理學家都為這個傳說瘋狂。奧康納發現了美麗的埃及古物學家伊夫林(rachelwitz)和她的兄弟喬納森(JohnHana),他們幾乎不是朋友。三人離開開羅前往尼羅河,穿過撒哈拉沙漠,遇到一支敵對的軍隊。
...如果你看過《木乃伊3》,當你回顧這個故事的簡介時,你會感到異常熟悉。《木乃伊3》的作者顯然又抄襲了木乃伊的故事。怪不得魏子不滿意。而且抄襲的程度也不如以前了。我看電影的時候,以為這堆公豬腳和母豬腳除了開玩笑外,根本沒有阻止對手的計劃,他們也沒有危機感。很明顯,他們只是一群流氓,忙著互相混在一起開玩笑。這些認為自己很聰明的人通常被用在滑稽電影裡,這會很悲慘。在這部電影裡,我只能說導演沒有真正看到我們的智慧。
在電影中,第一個皇帝復活後,只要他生氣或被擊中,他的泥殼就會破裂脫落,直到他變成木乃伊,只留下一雙李連杰的眼睛。這張照片實際上是對他在《木乃伊3》中的電影的高層次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