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地球人類一直幻想太陽系外有外星人,出現在書籍、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文化娛樂產品上。不過到今天,依然還沒有跡象表明有外星人的存在。
那麼宇宙中有外星人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了解宇宙有多大。目前觀測到的宇宙直徑有930億光年,一光年等於9460億公裡,最新的研究是有2萬億個星系,其中之一的銀河系又有1000~4000億顆恆星。
總之一句話,宇宙很大大大大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
再來看地球形成生命的條件
大小適中的恆星太陽;安全的行星空間,外圍有木星、土星等大質量行星擋住來自宇宙的隕石,各大行星各行其道;離太陽距離適中,溫度合適;地球大小合適,太大了容易變成氣體行星,太小了留不住空氣;有足夠多的水等。
這些條件,放在宇宙,其實並不特殊,宇宙中有大把類似太陽的恆星,恆星上有很多行星,而各種元素整個宇宙也都差不多。所以大多數人都認為,宇宙這麼大,肯定還是別的生命的,它們進化到一定程度,也能成為智慧生命。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無法考證,但是可以從劉慈欣的《三體》中略知一二。
在三體的世界裡,有恆紀元,也有與之相對的亂紀元,恆紀元就預示著萬物復甦,日出日落都非常有規律,一切都可以展現出生機勃勃的一面;
但亂紀元卻並非如此,亂紀元的到來會讓季節晝夜沒有定向,或者極冷、或者極熱,或者永夜,又或者永晝。
這時候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難以生存。而且這些紀元是沒有固定時間的,即使是在恆紀元,也沒有固定的天數,更無法預測,可能朝氣蓬勃只維持五天就變成雙日凌空的酷暑,也有可能恆紀元維持很多年都是生機蓬勃。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想辦法在這些紀元切換之前做好生存的準備。
人類為了防止死亡,在亂紀元來臨之時紛紛脫水,這脫完水的樣子和大家腦海中想像的一樣,就是只剩下一張人皮,人皮被儲藏在倉庫中,等到亂世紀過去後,人類才重新讓自己身體充滿水,變得生機勃勃。
劉慈欣通過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在《三體》中對外星文明展開了大膽猜測,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是它帶給我們的震撼,絕不是一兩部科幻電影能比擬的。
劉慈欣憑藉著《三體》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首次獲得該獎項。
這本被國內外圈粉的《三體》,現在已經被翻譯成25種語言版本了。
去年日文版的三體剛一上映就被一搶而空了,僅發售5天時間,《三體》就已經進行了增加8次印刷。
歐巴馬說:
「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 。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 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
「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就連馬化騰、雷軍也都是《三體》的粉絲,對他們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對公司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體》不僅是一本偉大的、好看的科幻小說,同時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步都無比精彩。
《三體》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這是我第一次讀這種類型的小說,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作者描述的很多的事情都是超出我的認知的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只需要68元,一本算下來也就23元,一頓午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