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逆天功能:只有1%的碳元素,也能壓縮成鑽石

2020-12-03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海王星和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的氣態巨行星,同時也是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兩顆行星。天文學家在過去長期的研究中發現,海王星和天王星上存在著超強高壓,能輕易把碳原子壓成鑽石。然而從目前對兩顆行星的探測情況來看,它們含有的碳元素僅有1%左右。

如果以地球為參考對象的話,那麼行星要形成鑽石至少需要碳元素達到15%左右,很明顯天王星和海王星都達不到,因此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這兩顆行星上並沒有人們所期待的鑽石堆積如山。

然而根據美國《Science Alert》科學期刊6月29日的報導,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一支研究團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表示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可能在下「鑽石雨」。

鑽石是如何形成的?

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應該知道,鑽石和金剛石在本質上都是結晶碳。最早對鑽石本質進行解密的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他在1772年通過凸透鏡加熱鑽石的方法,使其在氧氣中成功燃燒,然後通過測驗發現產物中存在二氧化碳,從那時候起鑽石的本質就被揭開了。即使如此,它依然憑藉著其稀有性和堅硬性,成為了絕大多數人追求的物質。

鑽石的形成首先需要足夠的碳元素,然後先在特定的溫度、壓力等環境條件下轉化為石墨,石墨再繼續在更高溫、更高壓的環境中結晶形成鑽石。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理論上形成鑽石的壓力至少要達到4.5Gpa,這相當於在地下200公裡的環境。其次是溫度至少要達到1100攝氏度,這種溫度條件在工業上還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為何兩顆行星的碳元素不足,還能形成鑽石?

對此該研究團隊的等離子物理學家麥克·鄧恩表示,雖然海王星和天王星上的碳元素不足,但是它們的碳氫化合物比較充足,可以利用分解碳氫化合物的方法來獲得單一碳元素,碳元素在行星內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被壓縮成鑽石,並因為密度比周圍的物質高而不斷往下墜。

該研究團隊不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全新的假設,而且對假設進行了實驗證明。研究人員利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實驗室裡的X射線雷射對「鑽石」的形成進行了精確的測量,得到的結論是兩顆行星內部的碳確實能夠直接轉化為鑽石。

為什麼要對海王星和天王星進行探究?

由於海王星和天王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因此能夠探測這兩顆行星的探測器並不多,目前就只有旅行者二號。而且旅行者二號也不是專職對兩顆行星進行探測,它只是在羅國的時候進行了短期的探測,然後就飛走了。

因此人類對這兩顆行星的了解比對木星、土星的了解要少得多,這意味著這方面存在著等待人類去探索的廣闊空間。

更重要的是,根據美國宇航局的研究發現,類似天王星、海王星這樣的「冰巨星」在太陽系外更為常見,它們在銀河系裡的常見度是類似木星的行星的十倍左右。因此如果能夠對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內部有所了解,那麼科學家們則可以在不讓探測器飛出太陽系的情況下對系外行星有更深入的了解。

什麼想法誘導了新發現的產生?

起初科學家們對海王星和冥王星不抱太多希望,是因為這兩顆行星上的碳元素實在是太少了。但後來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它們的核心可能存在著水、甲烷和氨等物質,這為該研究小組的想法提供了基礎條件。而且已經有實驗證明,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甲烷可以作為原料轉化為鑽石。

之後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使用X射線衍射證明了甲烷確實能夠轉化成鑽石,因此該研究團隊獲得了啟發,決定將該研究繼續深入下去。團隊中的研究人員克勞斯表示,X射線衍射實驗為他們新實驗模型的搭建提供了一些重要參數,這也是後續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

研究團隊如何進行模擬氣態行星內部的鑽石形成過程?

實驗開始後,實驗人員利用光學雷射脈衝照射聚苯乙烯,使其產生強勁的衝擊波,衝擊波打在材料上讓材料立馬升溫到4727攝氏度,同時將大大提高了環境壓力。研究人員克勞斯表示,實驗中所產生的氣壓相當於將250頭非洲象放在大拇指指甲蓋上,其氣壓之高難以想像

之前的實驗普遍使用X射線衍射來探測材料的內部結構,但這種方法一般只對類似甲烷這種呈現晶體結構的物質有用,對非晶體結構的物質則很難呈現出完整的圖片。研究人員為了解決該問題,採用了另一種方法來觀測聚苯乙烯電子的散射情況,實驗最終呈現出了較好的觀察結果。

該研究結果的意義重大,還可延伸到對木星和土星的研究

以上模擬實驗證明,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內部確實可能存在著下「鑽石雨」的情況,這是首次有理論證明即使行星的碳元素不足,也有可能形成鑽石,擴展了科學家們思考行星問題的思路。同時也擴展了科學家對這兩顆行星的認知,在得到一些真實的探索和研究數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此外,克勞斯還表示在實驗室裡模擬出的行星內部的極端環境條件,同樣可用於研究木星和土星的內部情況。這兩顆氣態行星的大氣中也存在大量的氫氣和氦氣,但大氣層下的世界則還是一片未知的世界。或許未來可以通過該發現的研究方法來探索木星和土星的內部情況,甚至是形成過程和演化歷史。

宇宙中的「鑽石星球」,距離地球約50公裡

鑽石在地球上屬於稀有度極高的物質,原鑽經過人工打磨後價格居高不下,目前市面上鑽石的價格至少在一克拉上萬塊。而且鑽石越大,每克拉的價格就越高,因此往往會出現一些十克拉不到的鑽石價格就去到了上百萬。正因為鑽石在地球上的價格很高,因此不少網友打起了其他星球的主意。

如果能夠在宇宙中發現更多的「鑽石」星球,等到人類航天技術發展到足夠高的水平時,便可以對它們進行開採了。這樣的想法還真不是白日夢,至少科學家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貨真價值的「鑽石星球」。這顆編號為 BPM37093的星球是美國天文學家在2010年發現的,經過研究其核心由超高密度的結晶碳組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鑽石。

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和研究數據顯示,BPM37093是一顆白矮星,經推測它應該是一顆比太陽稍微大一些的恆星結束生命之後形成的,算是宇宙中較為稀有的類型。它距離地球大約50光年,這個距離雖然距離地球並不近,但是相比起那些動不動就距離上千光年的類地行星來說,BPM37093還是在人類未來的探索藍圖內。

參考資料:

Science Alert 6月29日 《海王星下了鑽石,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知道》

相關焦點

  • 存在鑽石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碳元素即使只有1%,也能形成鑽石
    例如目前人類對於太陽系中的行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眾所周知,海王星和天王星不僅是是太陽系中的氣態巨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兩顆行星。但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研究發現了一件比較值得人們興奮地事情,那就是海王星和天王星上存在著超強高壓,這就意味著它們能輕易地把碳原子壓成鑽石。
  • 最新實驗證實:天王星和海王星正下著鑽石雨
    天王星和海王星正下著鑽石雨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利用Linac相干光源X射線雷射器證實,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深處這些冰巨星表面下數千公裡的高溫和高壓會使碳氫化合物分裂,碳被壓縮成金剛石,並向行星核心更深處沉去。新實驗是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實驗,它證實了碳直接轉變為結晶金剛石的過程。海王星和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的冰巨星球,也是我們最不了解的行星。它們的距離遠得令人望而卻步,只有旅行者2號太空探測器曾經靠近過它們。
  • 最新實驗證實:天王星和海王星正下著鑽石雨
    天王星和海王星正下著鑽石雨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利用Linac相干光源X射線雷射器證實,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深處,可能下著鑽石雨。這些冰巨星表面下數千公裡的高溫和高壓會使碳氫化合物分裂,碳被壓縮成金剛石,並向行星核心更深處沉去。新實驗是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實驗,它證實了碳直接轉變為結晶金剛石的過程。海王星和天王星是太陽系中的冰巨星球,也是我們最不了解的行星。它們的距離遠得令人望而卻步,只有旅行者2號太空探測器曾經靠近過它們。但在更廣闊的銀河系中,冰巨星極為常見。
  • 海王星、天王星下 鑽石雨 科學家近日解謎
    ▲天王星與海王星會出現「鑽石雨」的現象。(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王詩晴/綜合報導 在遙遠的海王星和天王星中,會出現人類夢寐以求的「鑽石雨」,至於這種在地球上極為珍貴的鑽石究竟為何形成雨,一直是科學家無法解開的謎題。但最近外國有科學家以實驗的方式,找出了「鑽石雨」背後的原因。
  • 海王星和天王星正在下「鑽石雨」
    隨便就能中幾億美元大獎根據《科學快訊》的報導,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室實驗,結果表明,海王星和天王星內部深處可能發生了異常的化學過程:內容形成大量鑽石,並由於內部壓力向外噴射,意味著在這兩顆星球上,你中獎的概率非常大,隨便就能中幾億美元
  • 天王星海王星的內心深處,潛藏著大量鑽石?
    ▲海王星內部生成鑽石雨的構想圖根據科學家最新實驗推算,就在天王星海王星的內核,很可能覆蓋著巨量鑽石,確切來說是鑽石雨飛落到行星內核的表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根據它們擁有巨大質量和角動量等條件,有些行星天文學家提出了一種驚世駭俗的理論模型: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鑽石理論
  • 神奇的海王星,存在鑽石的海洋,可惜人類很難獲取
    另外氣態巨行星也不是說它完全就是由氣體構成,比如海王星有幾千度的內核,就是固態的巖石內核。而且這個核心還不小,甚至比整個地球還要大。除了有著一顆巖石內核外,如果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慢慢進入地幔部分後,你會發現這裡是有水、氨、甲烷等物質混合而成的「冰」,不過這個「冰」要打引號,因為它並不是傳統的意義上的固態冰,而是一種高度壓縮的過熱流體。
  • 【漲知識】天王星&海王星 | 鑽石雨
    這兩顆行星雖然和木星土星一樣都是氣態行星,但大氣層以下星體結構組成,與木星和土星有較大區別。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氫氦元素組成,星體結構上,木星土星的地函層,也就是相當於地球的地幔層,主要由液態氫和金屬氫組成。大氣層5000公裡深處,氫變成了液態氫,再深的地方變成了金屬氫,只是中心有一個很小由巖石組成的地核。
  • 海王星是一顆充滿鑽石海洋的行星,我們能開採嗎?
    海王星的表面覆蓋著延綿幾千公裡厚的冰層,和天王星一樣也是顆科學家推測海王星可能有一個固態的核,其表面可能覆蓋有一層冰。它的核是一個由巖石和冰構成的混合內部結構體,其質量接近於一個地球的質量。海王星內部的溫度非常高,它的核心溫度大約7000℃,對於它內部高溫熱源的產生,有幾種推測,一種可能是來自行星內核的放射熱源,另一種可能是來自行星生成時吸積盤塌縮能量的散熱,還有就是重力波對平流圈界面的擾動所產生的熱量。
  • 太陽系6大行星極端氣候,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有最古怪的冰雹!
    太陽系6大行星極端氣候,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有最古怪的冰雹!其實說到宇宙相信大家一定對它都有一種,非常好奇的感情。並且對於宇宙來說,經過科學家們和天文學家們的分析和研究發現,人類也僅僅了解了宇宙的一點點。並且對於人類來說,我們生活的地方的地球,而地球生活的地方是太陽系。
  •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不一樣?
    圖解:NASA/JPL旅行者2號拍攝:左圖天王星右圖海王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最外側的兩顆行星。 它們的大小,可能的元素組成以及與太陽之間的遠距離,都使得它們十分相似,並且明顯不同於類地行星以及巨大的氣體行星木星和土星。
  • 太空中的「巨型鑽石」——Diamond star
    但是,這一顆白矮星卻引起了天文學家的關注,因為在對其研究之後發現,其核心是密度極高的結晶碳(即鑽石),重量相當於10的34次方克拉。也就是說,這是一顆存在於太空中的「巨型鑽石」,命名為Diamond star(鑽石星球),學術名為BPM37093。
  • 一顆價值連城的冰巨星,上布遍布貴重的鑽石,海王星!
    海王星的表面覆蓋著延綿幾千公裡厚的冰層,和天王星一樣也是顆冰巨星。外表則圍繞著濃密的大氣層。科學家推測海王星可能有一個固態的核,其表面可能覆蓋有一層冰。它的核是一個由巖石和冰構成的混合內部結構體,其質量接近於一個地球的質量。
  • 會下「鑽石雨」的寶藏行星了解一下
    在鑽石被液化後,再一次的蒸發,進入大氣,就像地球上的水一樣,並準備形成下一次的鑽石雨。更加適合固態鑽石誕生的地方還應該在天王星和海王星上。圖片來源:NASA海王星和天王星處於太陽系的最邊緣地帶,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至今人類對它們的了解十分有限。只有美國的「旅行者2號」這一個太空探測器僅曾在1989年短時間飛掠探訪過這兩顆冰巨星。但我們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氣中有近15%的甲烷含量。正因為甲烷氣體的存在,它吸收陽光中的紅、橙光,而反射更藍的顏色,使得這倆冰巨星呈現出迷人的藍色。
  • 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即使你從未親眼見過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它們最初是如何被發現的。每當整裝待發去尋找一個新的天體,某一程度上你也又經歷了一遍人類最初的探索發現過程。赫歇爾扭轉了上千年以來人們對於太陽系的認知,即除了地球以外,只有五大行星圍繞太陽轉動。自此以後,天文學家們致力於尋找新的行星。在1801-1807年間,的確發現了4顆新行星,軌道都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但它們相比於地球都太小了,更別說和天王星比了,在絕大多數望遠鏡裡甚至看不出和天王星類似的小圓盤。
  • 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赫歇爾扭轉了上千年以來人們對於太陽系的認知,即除了地球以外,只有五大行星圍繞太陽轉動。自此以後,天文學家們致力於尋找新的行星。在1801-1807年間,的確發現了4顆新行星,軌道都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但它們相比於地球都太小了,更別說和天王星比了,在絕大多數望遠鏡裡甚至看不出和天王星類似的小圓盤。
  • 你真的以為海王星很冷嗎?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它呈藍色,但是天王星大氣也有甲烷也呈藍色,為啥海王星的顏色看起來比它深呢,這個問題確實是個未解之謎,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答案,可能除了甲烷外還有其他影響顏色的成分,這和從太空看地球還不一樣,太空看地球是可以直接透過大氣層看到地殼部分的,而從太空看海王星。
  • 圖片看宇宙;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的罕見大圖
    一,天王星;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行星。(旅行者2號於1986年拍攝的天王星。)(天王星近紅外圖片揭示了其微弱的星環,並突出了其傾斜的程度:天王星的自轉軸與太陽系的平面大致是平行的,其軸向傾斜度為97.77度「由前進自轉定義」,也就是說天王星是躺著自轉的。這使得天王星的季節變化完全不同於其他行星。)(天王星與海王星有一個鑽石心。)
  • 關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雲上波濤來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介紹。最不引人注意的行星——天王星最暗淡的行星在晴朗無月的夜空中,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能看到最暗的星是6等星。這是在水金、火、木、土等早為人們所知的行星之外,在18世紀第一顆被人發現的行星,也是肉眼能見到的最暗的行星。它被取名為天王星。天王星的發現,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原先人們把土星作為太陽系的邊界,而現在卻一下子把範圍擴大了1倍多。其實,在赫歇爾之前,並非真的無人見到過它,有很多歷史文獻曾經有過記載。甚至在1609年(望遠鏡還未指向天空),就已有人和它打過交道。
  • 太陽系最富有的星球,地表流淌著鑽石海洋,連雨水都是鑽石!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指出,多年來,一直都有一種假說,認為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上面,極有可能會下著鑽石雨,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實驗,最終的數據結果表明,這極有可能是真的,這意味著,海王星和天王星,其實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鑽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