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人機工程學》試卷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辦公用椅的上身支撐角約為( )
A.90° B.100°
C.110° D.120°
2.設計需要著力抓握的把手時,其合適直徑是( )
A.20~30mm B.30~40mm
C.40~50mm D.50~60mm
3.ⅡA型產品尺寸設計只需要一個人體尺寸百分位數作為尺寸______的依據。( )
A.上限值 B.下限值
C.上限值或下限值 D.上限值和下限值
4.作業者在某一位置時考慮身體靜態和動態尺寸,在坐姿或站姿狀態下其所能完成作業的空間範圍叫做( )
A.個體作業空間 B.近身作業空間
C.總體作業空間 D.有效作業空間
5.人機組合的方式有人與機串、並聯混合、人機並聯和( )
A.人機混合聯 B.人與人串聯
C.人機串聯 D.機與機並聯
6.______又稱為雙限值設計。( )
A.Ⅰ型產品尺寸設計 B.Ⅱ型產品尺寸設計
C.Ⅲ型產品尺寸設計 D.Ⅳ型產品尺寸設計
7.______的發展始於20世紀初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一階段的發展以心理學家為主。( )
A.經驗人機工程學 B.現代人機工程學
C.科學人機工程學 D.近代人機工程學
8.用______能夠確定兩個以上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統計關係並基於此對變量進行描述和預測。( )
A.相關分析法 B.調查研究法
C.測量法 D.實驗法
9.最小功能尺寸是指人體尺寸百分位數+( )
A.功能修正量 B.心理修正量
C.功能總修正量 D.心理總修正量
10.______進行一般作業時,其作業面高度一般與肘高相似。( )
A.坐姿 B.立姿
C.坐立交替姿 D.臥姿
11.在日本,人機工程學通常叫做( )
A.人類工效學 B.人類工程學
C.工程心理學 D.人間工學
12.按系統自動化程度分類,人機系統有______、人工作業系統和半自動化系統。( )
A.人機混合系統 B.人機串聯繫統
C.自動化系統 D.機與機並聯繫統
13.注意分為有意注意和( )
A.無效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效注意 D.有意後注意
14.按照思維指向的不同,思維可以分為發散思維和( )
A.動作思維 B.集中思維
C.形象思維 D.抽象思維
15.採用人體測高儀、直腳規、彎腳規、三腳平行規等儀器進行人體尺寸測量的方法叫做( )
A.普通測量法 B.特殊測量法
C.攝像法 D.三維數位化人體測量法
16.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分的測量基準面叫做( )
A.矢狀面 B.冠狀面
C.正中矢狀面 D.水平面
17.我國1979年頒布的「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中,對工業企業的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的噪聲允許標準最高不得超過( )
A.65分貝 B.90分貝
C.115分貝 D.140分貝
18.人從暗處進入明處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才能看清周圍物體的過程稱為( )
A.明適應 B.順適應
C.逆適應 D.暗適應
19.人體最大寬度應該選用第______百分位的數據。( )
A.5 B.50
C.70 D.95
20.在視知覺時,人們對外界事物形成的不正確知覺就是( )
A.幻覺 B.非正確知覺
C.後覺 D.錯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知覺恆常性通常會涉及( )
A.大小恆常性 B.形狀恆常性
C.亮度恆常性 D.顏色恆常性
E.明度恆常性
2.作業設計時通常涉及( )
A.作業姿勢 B.工具配置
C.作業方法 D.作業量
E.工具選用
3.按照記憶的方法,記憶可以分為( )
A.機械記憶 B.無意記憶C.有意記憶 D.意義記憶
E.長時記憶
4.人機工程學的研究內容有( )
A.人體特(武漢自考)性 B.人機系統總體設計
C.環境控制和安全保護設計 D.工作場所和信息傳遞裝置的設計
E.物理尺寸
5.按照思維時所採用的形式,思維可以分為( )
A.動作思維 B.形象思維
C.發散思維 D.集中思維
E.抽象思維
6.綠色設計的準則有( )
A.技術準則 B.環境準則
C.人機工程學準則 D.經濟性準則
E.循環準則
7.作業動作有______等幾種類型。( )
A.逐次動作 B.整理動作
C.復位動作 D.重複動作
E.連續動作
8.思維的基本過程是( )
A.分析 B.綜合
C.比較 D.抽象
E.概括
9.人機工程學與工業設計相關的領域有( )
A.設施設計 B.產品設計
C.作業設計 D.晶片設計
E.環境設計
10.人體測量方法主要有( )
A.普通測量法 B.特殊測量法
C.攝像法 D.手動接觸式三維數位化測量法
E.非接觸式三維數位化測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