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9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在中年群體中,住房、就學問題定是首要關注的話題之一。
今年32歲的盧敏(化名)是福州市鼓樓區某事業單位的職工,去年底申請了一套公租房,並已經入住了,她所在公租房小區內配套設有幼兒園,也解決了小孩上學的問題。
「現在政府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近年來,在福州公租房等租賃住房比例也在增加,以我現在住的小區為例,裡面的設施條件挺齊全的,也有配套幼兒園,綠化面積也挺大的。」盧敏說道。
12月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上,在會上,針對群眾關注的房價貴、買房難等住房問題,省住建廳表示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到2025年,將構建比較完善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具體來看,增加政府持有的租賃住房比例,積極培育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提請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各市、縣舊城區成片改造,引導品牌房企參與安置型商品房建設。推行全裝修成品交房,各地在新出讓商品住房項目和各類保障性住房中,全裝修商品住房比例逐步提高至50%。
盧敏所在的小區共有近千套的公租房,據盧敏介紹,目前政府在附近也正在加緊蓋二期項目,屆時將會有更多的公租房供應。「我也有關注到國家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裡面有提到要增強民生福祉,包括就業、住房等方面,我相信將來會越來越好。」盧敏說道。
盧敏是湖南人,戶口也在老家,她小孩的戶口也沒遷到福州。對於小孩今後上學問題,她表示,福州現在政策有居住證就可以搖號念書了,對外來務工人員還是挺友好的,希望國家在教育公平方面能繼續加大力度,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其中提到,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吳航(化名)今年40歲,有兩個小孩,都已經上小學。自己從事電商行業,今年疫情期間,他利用自己的電商平臺開始直播帶貨,幫助了不少省內農戶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我的房子是前10年趕上了房價較低階段進場的,現在在市區也有兩套房,小孩也在重點小學上學,自己做點小生意,碰上了電商紅利期。」吳航如是說道,這些年來,國家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也趕上了好時代,踩對了行業。
吳航的老家是在大田,這些年他也聯合所在商會的力量幫忙家鄉的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帶動鄉村振興。
「我自己有電商的平臺,老家有些農特產品,我們就會聯繫進行採購,幫他們推廣銷售。另一方面,也投資些資金改造些家鄉的旅遊景點,帶動周邊就業還能推動鄉村振興。」
像吳航一樣的中年群體,在自己發展的同時回饋家鄉,幫扶鄉親的不在少數。
記者從福建省民政廳獲悉,此前省民政廳、省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陽光「1+1(社會組織+老區村)牽手計劃」行動方案》,引導動員1000家社會組織與1000個老區村結對共建共發展,圍繞老區村「紅色」與「綠色」兩大特色優勢,重點從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培訓致富帶頭人、搭建產銷平臺等方面發力,採取優勢連結、項目互推、長期合作的方式,幫助雙方實現共同發展壯大的目標,並推動建立促進老區蘇區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截至今年5月,全省已有1036個社會組織與1110個老區村牽手結對,其中153個省級社會組織對接181個老區村,覆蓋除平潭綜合實驗區外的所有設區市;883個市(縣)社會組織對接929個老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