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的智慧:我看不到,但我相信 ——送給即將30歲或已然30+的職場...

2021-01-21 MBA中國網

聯合會職業發展部根據對北科在校MBA職業發展調查問卷的分析,關注到三十歲左右的人員群體,他們或將進入三十歲,亦或已經過了而立之年。雖然在職場上他們具備嫻熟的工作技能和較為豐富的職場經驗,但是在職業發展中依然存在職業發展迷茫期、職業發展瓶頸期等問題,其面臨的職場壓力更大,職業發展中存在的困惑也更多,作為一名人力資源從業者,我也經常被問及一個已經有了幾年工作經驗的人該如果規劃他的職業生涯?根據多年在工作中的收穫和感悟,在這裡我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幫助到你們,哪怕是一點點啟發,也是我的榮幸。

三十而立來源於《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對三十而立的解讀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而在現代生活中,也有延伸解讀為在事業上的一個確立點,包括職業發展方向。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和剛畢業的時期不同,那時候是嘗試階段,選擇的機會很多,家庭負擔比較小,只要肯幹,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很多人問我,作為HR,你能為我的職業生涯做一個規劃麼?

如果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給你教訓和指導,那經常是謹慎而禮貌的套話。我問我自己,如果遇上了中年職業困惑,我會怎麼辦?所以,我用我的情況來替代。希望參考我的思路,給你們的職業生涯拋磚引玉。

個人特質

01性格、興趣和價值觀

霍蘭德的職業類型我用的比較熟悉,以此對自己分類,從而有個比較具體的認識。

傳統型(喜歡按章辦事);研究型(性格溫厚樸實,抽象思維能力強,喜歡邏輯分析和推理,一般喜歡做事勝過處理人際關係,);社會型(我有利他價值觀,喜歡服務他人);現實型(喜歡動手,但是偏向具體任務,不擅長社交);藝術型職業(渴望表現自己的個性,有創造力,具有藝術才能和個性,不喜歡被拘束)。

註:用什麼工具不重要,因為各種測評只是輔助手段,用於驗證對自己的認知是否準確,是否有誤解。對自身的認知更重要,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地依賴測評。

02知識與技能

是否已經具備崗位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滿足現有的工作需要,且有繼續學習提升的欲望。

註:越多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有越多的職業選擇,也更容易得到職業機會。

03工作經驗和人脈

工作中擅長的領域,可以加以利用和拓展的人脈資源有哪些。

註:儘量羅列自己工作愉悅的經歷,自己喜歡接觸的人脈,以便有針對性地整合資源,讓職業目標更具體。

職業環境

01國家

近幾年處於多事之秋,經濟下滑,勞動力結構性失衡,失業率高。

02行業

首先要注意分辨行業和職業之間的區別和聯繫。簡單講,職業應該包括行業和職位。行業有農業、工業、金融、房地產……而職位一般可分為事務型(如客服崗位)、技術型(如人力專員)和管理型(如人力經理),是行業中企業所包含的工作分工。

目前國內的行業現狀是:低端製造業受人口紅利消失衝擊已幾近崩潰;以往的支柱產業房地產面臨泡沫破裂風險。御用專家提出解決方法中,「高端製造」基礎薄弱沒有國際競爭優勢;「網際網路+」沒有核心技術優勢;「萬眾創新」幾乎註定只是美好的願望……如果你能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將更有利於你對行業的選擇。

借鑑產業分類法,第一類以農業為主,第二類是製造業,第三類為服務業,也有人將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劃歸第四類。我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相對發展較成熟,此類行業都有較為規範管理的部門和企業,職位多,創新空間小;「第三產業」在企業中的佔比過少,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極大,行業不規範,職位多,發展空間大;「第四產業」屬於新興行業,行業最不成熟,發展空間最大。

根據行業發展規律,第三、第四產業是處於上升趨勢的產業,發展空間大,但穩定性差,風險也大;第一、第二產業已趨成熟,發展情況穩定,但上升空間不大,特別注意第二產業的低端製造業轉型困難的現實,不要輕易投入。選擇職業(注意:不是行業),要注意自己對職業穩定性、創新性、挑戰性等方面的偏好與行業特點間的匹配。

03企業

機關、國企照舊掌握著大量資源,有著私企無法企及的先天優勢,職業的穩定性、正規性無可比擬,但職位數量少,人脈關係在其中則更為重要,能力並不做第一位考量。

外企,進入門檻高,職業的正規性好,平均薪酬高,崗位競爭激烈壓力大,相對比較公平民主。

私企,職位數量大,大多正規性差,看中實用的能力,普通崗位收入低,高端崗位崇尚叢林法則。

04家庭

是否已經成家,是否允許出差。

職業匹配

01不擅人際關係,又想有所作為,機關、國企絕對不是好選擇。

02一線城市大中企業較多,職業機會很多,可以作為主要選項。

03行業儘量選擇服務業、信息技術行業或其他非傳統企業。

04小作坊式私企幾乎無章可循,不適合我的傳統型特點。

05既然我的知識、技能、人脈、興趣都使得我在從事HR的經歷中,順利晉升,說明我適合HR的工作特點。

所以,我職業定位是:

在居住的一線城市中,非傳統行業的中大型外企、中大型私企的HR職業。現有工作是一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幾乎沒有進一步使用更專業HR的空間,需要適時跳槽至其他目標企業從事更專業的HR工作。

(一)目的

1.從事能體現HR專業價值的職業。

2.從事能保持穩定HR工作的職業。

3.從事能獲得穩定收入的職業。

4.從事能允許業餘時間自由支配學習和生活的職業。

依據本目的,分解出以下的職業目標。

(二)橫向目標(要做哪些事)

這是在職業生涯的時時刻刻都要爭取和審視的目標。每個年度的職業計劃要儘量將這些目標參照SMART原則設定出更為明確、量化的短期目標來執行。

專業價值目標(內生涯)

1)提升HR專業理論水平。

2)豐富HR專業工作經驗。

3)提高在HR專業領域的地位。

穩定工作目標

1)關注行業穩定,在行業有崩潰風險前選擇新行業。

2)協助企業穩定,在企業有倒閉風險前選擇新公司。

3)保證職位穩定,注意公司內部競爭者的挑戰,保持優勢確保晉升通道暢通。

穩定收入目標

1)年收入是日常生活、學習支出(以去年相關支出作為參考)的3倍。

2)預留足夠資金,滿足2年生活所需,預防遭遇突發的職業危機。

職業形式目標

選擇工作時,如果可以多選,儘量在保證以上條件的基礎上,選擇有利於學習、生活安排的工作,而不是只關注收入和晉升。

(三)縱向目標(什麼時間做到什麼程度)

這是在每年執行橫向目標外,用於對照達到程度的標準。可在年度計劃中進一步參照SMART原則明確。參照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結合個人現狀,制定目標如下:

建立期( 一般25 歲~44 歲)

發展任務是:找到機會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學習和他人建立關係;尋求專業的紮實與精進;確保一個安全的職位;在一個穩固的位置上安定地發展。

1)25歲至30歲,接觸目標行業人脈,選擇合適的職位跳槽。

2)30歲-35歲,HR專業知識、經驗全面,至少2個模塊精通,在企業內穩定居於HR最高專業領導職位或處於良性的晉升通道上。

維持期(一般40歲-退休)

發展任務是:接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儘量維持在專業領域中既有的地位與成就。

1)35歲-40歲,快速整合資源,加強優勢。

2)40歲-45歲,穩健推進,保存實力。

3)45歲-55歲,維護優勢,儘量爭取合理經濟回報,以應對退休生活支出。

4)55歲-65歲,停止主動爭取和維護,利用剩餘價值。

5)65歲,如果工作資源還有剩餘價值,且便於利用,可花三分之一以內的精力來維持;如果沒有剩餘價值,隨時可以結束職業生涯。

1.每年完成年度職業計劃和總結。逐年完成「橫向目標」,總結出職業現狀與「縱向目標」的程度差距,在下一年度職業計劃中彌補及調整。

2.持續優化規劃。最少每5年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一次是否需要優化《職業生涯規劃》。

這不能算是一份完美的《職業生涯規劃》,很多細節實際上需要更多縝密完整的參考資料、科學理性的決策過程。在摸索我的職業生涯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國內與職業相關的參考資料的嚴重短缺,在科學決策方面能得到的指導也存在不足,從而在規劃一開始的長期職業定位時,讓我茫然而舉足不前。最後,我的方法是:充分調用自己感知到的自我,相信自己的感覺,以感性決策為主、正規測評為輔來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果斷地邁出職業規劃的第一步。

不要怕去做計劃,它可以讓你的思路逐漸清晰。

不要認為計劃是空談,除非你沒有足夠的欲望去實踐(不是「實現」)。

不要怕計劃經常需要變化,因為它不是算命,而是夢想。

用理性來建立系統的思維結構和框架;用感性+理性做各種選擇;用長期堅持做不斷調整。這樣的職業規劃能保證你有一個持久、一致的思考和行動。它讓你向目標一步步靠近,而不會南轅北轍。

電影「黑客帝國」中的「先知」,能預測未來,但卻被反派「史密斯」複製而死。電影結尾「先知」死而復生。

先知,你當初知道這個結果嗎?

保鏢

先知

這結果,我看不到,但我相信。

相信你的職業目標,比你執著地去證實它是否是你的職業目標,重要的多;堅定地執行並調整你的計劃,堅信你一定會越來越接近你真正的目標!

相關焦點

  • 30歲企業經理人如何走出職場布朗運動期
    在30歲之前,他們的職業生涯表現很優秀,但從30歲到40歲這一段,很多人都在做職業的布朗運動,無規則的跳來跳去。我把這些歸納了一下,首先舉幾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在《千萬別把自己當人才》中講的,一個30歲的人應聘到一個大集團的一個管理中心當副總經理,年薪在40萬。他在上任前找我做職業輔導,請我分析一下,這個大集團是讓他去革故鼎新還是力挽狂瀾,或者去衝鋒陷陣?
  • 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1:在我不長不短的青春裡,總是有很多人猝不及防地出現,然後又行色匆忙地離開,以甜言蜜語作為開端,卻又以曲終人散作為結局。4:鼠年的集結號已然吹響,讓喜氣、財氣、運氣、福氣統統集合到位,讓健康、平安、吉祥、如意紛紛集合報到,願君鼠年快樂,萬事大吉!5: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轉機》《徵服》《成就斜杠人生》《蕭條中的生存智慧》《權力》有聲書《韓焱·給職場人的終身學習課》陳生民·《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精讀班5.習慣養成系列
  • 胡歌表白醫護人員:我相信醫生,相信科學!
    胡歌說,「我想用自己近30年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癌症來的時候的確會讓我們感到害怕,但是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也是可以治療的......當癌症來找上門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選擇相信,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 空和我的30歲
    物理吸引我的另外一點(也許是更重要的一點),我有些不好意思提起,是關於人生意義(不好意思提是因為覺得這是一個被討論過頭的老掉牙的話題,而且這麼大了還在被這個困惑有些害羞)。從13到23歲的十年間,我從許多人和書那裡收集了許多回答,可惜每個都缺乏說服力。23歲的時候,在天體物理課中,我想我找到答案了。不對,不是答案,而是找到去尋找答案的辦法。
  • 職場轉型第2年,36歲的我想送給自己這5句話
    2021年不遠了,很快迎來了我的第36個生日。回顧過去的3年,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但內心充滿感動和勇氣。雖然已經是中年的職場媽媽,一度經歷過低落時期的油膩。在未曾轉型的那一年,應該是我職場上的低谷期。前期的隊伍已經逐漸回到了大本營,自己因為家庭原因仍舊駐紮在項目地。
  • 一個30歲女人的委屈:我收入二千,憑什麼不能要求男人月薪上萬
    我今年30歲,大學本科畢業,在普通的公司做的文員工作。 我沒有那麼強的事業心,一心想做女強人,因為媽媽說,女人嘛,讀一個大學,找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賺錢養家那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只要負責貌美如花就夠了。
  • 下屬比我老 上司比我小 「年齡倒掛」職場困局怎麼破
    結果她去面試僅10分鐘,就拎著簡歷憤而離開公司了:「面試我的HR,居然是比我小10歲的90後!」再放眼望去,格子間裡坐的都是畢業沒幾年的「娃娃臉」。高亞不接受未來上司比自己年輕好幾歲,「不願意天天被這堆小孩兒管」。
  • 年長的剩女希望男閨蜜履行「30歲你沒嫁,我就娶你」約定
    也許,當我說這話的時候,我心裡真的感受到了這種感覺,我也想進一步發展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雙方都不捅破那層紙,或者只是一廂情願,就不會有實質性的突破。  男閨蜜,是一種溫暖的存在。與女性閨蜜相比,男閨蜜給女性更溫暖的感覺。因為男閨蜜會站在男人的角度,用男人的心思給予女人更大的寬容和體貼。
  • 當女人過了30歲,才知道什麼叫「危機感」
    偶爾不經意地用手撥弄下頭髮,就會掉一地,傷感歲月的蹉跎,傷感平凡的生活帶來的困擾越來越多,是呀,歲月不饒人了,我都32歲了,早就不是那個年輕無憂無慮的小姑娘了。女人過了30歲,才知道什麼叫「危機感」,而且會越來越重,她所面臨的困難、困擾也會變得日益複雜。
  • 程式設計師「不惑」的 30 歲到了,就該給年輕人讓位嗎?
    40歲可是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餬口的年齡,也是最難離開一份工作的年齡啊。難道40歲,我就該面臨被裁員的命運嗎?其實,對於更多的科技公司員工來說,40歲才困惑或許已經晚了。知乎上,已經有程式設計師的「月經貼」,那就是:30歲了,程式設計師最迷茫的年紀,該怎麼辦?更年輕的畢業生已經在路上...
  • 我,30歲,給你提個醒,女孩子千萬不要戀愛腦
    小C打來電話,哭著對我說,「原來他喜歡上另一個女孩了,就等著我分手呢,他早就不愛我了,可我們七年的感情吶,我對他那麼好,他就這麼被一個小妖精給勾走了,他真的對得起我!」隨後,便是歇斯底裡的哭聲。小C一直把男友當做自己的天,事事以對方為先,時常會被我們嘲笑成二十四孝女友。
  • 北大青鳥建大IT學院:快30歲了,想轉行,還來得及麼?
    30歲轉行,有人說代表著希望、追逐夢想,看別人轉行似乎都輕輕鬆鬆,順便收入翻個好幾倍,但實際上這些故事裡有多少是倖存者偏差,又被放大了一萬倍反覆提起。 所以好多人天天嚷嚷著要轉行,如果僅僅是一頭熱,沒有了解清楚就一頭扎進去,多數會發現和當初想像的不一樣,幻想破滅,處境尷尬。
  • 30歲譚松韻亮相秀場,離開了百萬修圖師,這狀態我沒看錯吧?
    從工作室中的美照中,我們可以看到,30歲的譚松韻膚白貌美,還是我們眼中的那個高顏值的「元氣女神」。只是不太一樣的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譚松韻的身上,似乎多了一份溫柔的氣息。隨著熱搜的來襲,譚松韻的不少生圖也曝光,離開了百萬修圖師後,這狀態我真的沒看錯吧?
  • 來自黴黴的30條人生建議:30歲是人生最有趣的階段
    今年年底,黴黴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就將年滿30歲,她17歲出道,算起來人生將近有一半的時間在聚光燈下度過。舞臺上光鮮亮麗的她生活中是什麼樣子呢?常在在聚光燈下的她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呢?近日,黴黴在一次專訪中表示,30歲是一個很有趣的年齡,自己會在這個年齡更多地與人們分享自己的發現。
  • 創業後,我學到的3個職場必備思維模型
    :  1、向上管理:職場裡不懂得向上管理的人,都是辛苦又沒有回報的人。  2、職場裡不要賣慘:我20歲出頭的時候,想著為什麼自己感冒生病還在工作,老闆為什麼不同情我,為什麼這件事不加分。  後來才明白,如果生病寧願請假休息,也不要帶病邀功。職場如戰場,你帶病工作別人會覺得你敬業,你帶病工作還要滿世界嚷嚷,別人會覺得你矯情。
  • 我想我可以幸福,因為我相信!你也一樣!
    我是再現雨林君,這個名字有點拗口,我每次讀它的時候都需要停頓一下,原本是為了紀念我和老公的再次相遇取得這個名字,因為他的名字裡有「霖」這個字,分解便成了「雨林」。但是為了今後的廣大讀者以及自己能說的順溜點兒,我決定當能修改名字的時候把它換掉,名字可以換愛情不能隨便換,愛情還是要銘刻在心裏面的;我覺得愛情這個東西,你相信它,它就存在,你不相信,它就不在,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這樣的規律,所以我選擇相信!
  • 翟婧萱:請相信我的力量!愛的溫度如同熾熱的太陽!
    讓生活因朗讀而精彩,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閱讀、愛上讀書,讓大家可以以書為伴,鑄就智慧人生。歡迎各行各業愛朗讀的你一起加入,傳遞正能量,傳遞有愛的文化聲援力量,為建設書香遼寧,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精神力量。翟婧萱 6歲 幼兒園學生朗讀《請相信我的力量》
  • 《獅子》:論吐槽職場,我是認真的
    我更喜歡的地方在故事裡,在敘事信息創造的兩種截然相反的風格上。我覺得圖畫比文字更易確定圖畫書整體風格,因為文字通常言簡意賅,在完成敘事效用上並不過分強調風格與氛圍,又因為文字是對現象的抽象轉化或對想像的抽象概括,不如圖畫可以通過工具、技法、媒介等多種創作元素的聯想來直觀地傳達細節、情緒和環境。
  • 八種懷舊老汽水,全喝過的我打賭你最少已經30歲了!
    回憶童年的時候,總是想到玻璃瓶的汽水,甜甜的味道,喝完後在滿足的打一個響亮的鴿,和小夥伴相視一笑,這是我想過最美好的記憶了,今天給各位來波懷舊回憶殺,這些老汽水你全喝過嗎?第一個 北冰洋相信小夥伴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買健力寶,橙子味的真的很好喝!這波回憶殺有沒有勾起你童年的回憶呢,我打賭,這八種懷舊汽水你要是全喝過的話,你最少已經有30歲啦!小編猜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