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基色概念和運用的方法!
基色的作用非常簡單,可以更好的平衡,統一色度!當底色的色差較小時,可以統一色度!又可以補充染後位置流失的色素!又可以配合雙氧,提升明度!
所以我們在操作多段發一步到位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基色!
不同色度的基色,配合雙氧,塗抹在完全自然發上,會出現不同染後效果,和不同的色彩走向!這是因為底色殘留與基色結合的原因!
基色,不同色度會出現不同的色素傾向!
2度,傾向於黑藍
3度,傾向於墨藍
4度,傾向於褐藍
5度,傾向於棕褐
6度,傾向於純棕
7度,傾向於淺棕
8度,傾向於淺黃
這是基色單純的色素傾向!當塗抹在無底色上時,或者說塗抹在相應的高1度或者同度的底色上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反過來想,就是可以利用基色的色素傾向來更好的選擇目標色!
但要提前打底!也就是使底色統一在目標色的高1度或者同度!
這樣才能發揮基色與色調結合的最大化的作用!
當我們想染淺棕灰褐時,首先想到的色度是7度!或者選擇7.0做為基色,才可以體現出淺棕色的主色效果!
這時,灰色是不能體現在自然發3度上的!所以要先打底,或者想要偏混濁的灰感,霧感的效果時,也可以介入去除底色的色素,來去除底色殘留的暖色的色素,來體現灰感,霧感,和褐色感!
底色去除會用到0.22綠色,或者0.88藍色!
當底色自然發3度時,淺棕灰褐的調配方式!
7.0+0.11+0.88+4.0+0.00+12%
50+100+5+5+20+180
3度的自然發,用7.0+0.00+12%!可以一步提淺至7度的染後效果,這時底色殘留會是淺棕微橙的底色殘留!當在配方中加入加強的灰色調時,也就是0.11+0.88的色調組合!會出現色調中的微藍與底色殘留的微橙結合出現對衝覆蓋的結果,這時就會出現帶有灰感的亞麻色效果!再加入4.0!出現褐色感,最後就會出現淺棕灰褐的染後效果!
這些就是利用了基色的概念和不同色膏的特性,來調配出來的目標色!也就是通過思維邏輯,而理解,而換算出來的配方!
想學習更系統全面的染髮技術,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