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以及認識到只有通過刻苦學習才能擺脫貧困,這兩者最能激勵我學習。此外,我渴望證明自己配得上米娜也是我學習的一個動力,這個因素促使我在學習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海因裡希·謝裡曼(Heinrich Schilemann),1822年生於德國北部的梅克倫堡,1890年卒於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是位考古學家,發掘了特洛伊城址等。他也是位語言天才,早年做學徒謀生,酷愛讀書,經過自學,2年內掌握了18種語言。
關於謝裡曼的語言自學方法,在他的一段話裡就概括了其中有3條,是他非常推崇,並效果明顯的。
"就是多做大聲朗讀,不作任何翻譯,每天學一課,就個人感興趣的題目寫一些散文,在老師的監督之下修改它們,把它們背下來,然後在下一堂課上朗讀前一天修改過的作文。"
一、大聲朗讀並背誦短文
一門語言由單詞、短語和語法構成,學校教的,和大家都認為的,許多人都是把它們分開來學習,單獨背單詞、背短語、學語法,這種方法是挺清晰的一個學習方法和過程。
而謝裡曼則是"一鍋燉",直接大聲朗讀、背誦短文。為此他搬了兩次家,因為房子不隔音導致其他房客不斷投訴。通過大聲朗讀和背誦,短文記住了,單詞、短語都一起記住了,而且記住了句子的結構,再經過與自己母語的對比,就容易發現其中的語法規律。這個方法對其中單詞和短語的記憶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單獨記單詞和短語都是零散的,當時可能記住了但也容易忘記,而背下整篇短文就會有一定的連貫性把他們記住了。並且,大聲朗讀一方面鍛鍊了語感,另一方面也讓自己精力更集中,一箭雙鵰。
二、練習寫短文
語言需要多應用才會熟能生巧,口頭上要應用,紙筆上也需要應用。謝裡曼之所以提倡要對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寫一些散文,其實針對性和操作性是非常強的。你在寫作的時候就是對單詞、短語的默寫,對語法應用的掌握;而感興趣的題目、散文,這就是在寫作上放開了手腳,等於是讓自己天馬行空。
2006年四川省理科狀元周小天就在歷史課上用英語做筆記,也與謝裡曼提倡的方法相似。
三、給老師批改再朗讀
老師批改哪些地方錯了,指出了方向,改過以後再朗讀,改正了不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朗讀呢?有沒有發現這跟我們平時做作業和考試一樣的呢?
作業做完了對下答案,考試卷拿到了看下分數,把錯題糾正一下,然後就完事了?不,那些中高考的學霸們,都有一樣東西,就是錯題本。把每道錯題都分類抄下來,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標記、做好備註,並時不時拿出來複習,在以後的考試中,做錯的題目就越來越少了,於是就一個個都成為了穩穩的學霸。
像2016年貴州省文科狀元林中文,是一位全才美女學霸,她每個學期開學前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挑選漂亮的本子做錯題本。
語言的學習,有天才、有方法、也更有努力,天才的成就不一定人人都能達到,但至少天才的學習方法和努力,作為普通人一定是可以借鑑和做到的。
本文作者:清木北由@英語學習方法原創,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帶你輕鬆學英語,快樂聊教育,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好文:
英語149分,就讀斯坦福,衡中學霸:想學好應試英語,從這3點入手
95後小夥自學20多門外語,靠這3個方法成為「行走的翻譯機」
90後女孩,別樣追星,勵志感人,最終國際巨星主動前來,只為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