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為什麼會化水?帶你從原產地看起 從此徹底與化水黑腐說拜拜

2021-01-10 花娘韓韓

肉呼呼的多肉,雖然小小個卻迷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是一旦入了多肉這個坑,就從此無法自拔,就算經常遭遇各種黑腐化水以及病蟲害,年年大夏天空出一堆盆來,也照樣止不住對多肉的痴迷!

但無論做什麼事也不能總是在原地打轉,對吧?養花養多肉也是一樣不能周而復始的在「空盆-買-空盆-再買」的模式上循環。所以只要出現過的問題我們不僅要及時解決,還要弄清楚引發各種病蟲害的原由,才能在以後的養護工作中做好預防。

黑腐和化水是我們養多肉最常遇到兩大問題,尤其是在高溫的夏季,相比往年的5月,今年還要涼爽許多,所以趁著這樣的好天氣,今天花娘就趕緊先來跟大家掰扯掰扯關於多肉化水的問題,以便在高溫來之前提前做好預防!

什麼是化水?

很多人將化水和正常的營養消耗分不清,正常的營養損耗,葉子是越來越扁,有時顏色還會變的比較鮮豔,然後從最底下的葉子逐漸乾枯。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化水呢?

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中,多肉更加容易出現化水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怕熱嗎?

當然不是,其實多肉最怕的不是高溫,而是高溫的同時又高溼且又不通風,簡單說就是兩個字「悶溼」!

從多肉的兩大原生環境去追溯其化水的根本原由!

要想徹底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回到它的原生環境去追溯其化水的根本原由。

要數多肉植物品種最多的國家,就非墨西哥和南非莫屬,這兩大地方可是多肉植物的天堂啊!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是非洲的的第二大經濟體,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其不僅黃金、鑽石生產量均佔世界首位,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和旅遊聖地,有很多的葡萄酒莊以及農莊,更是多肉植物盛產地,特別是納馬誇蘭,那可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多肉植物天堂」啊,是很多人都為之嚮往的一個旅遊聖地!

南非大部分地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時間與北半球正好相反,他們的12月~2月為夏季,6~8月為冬季。

南非氣候特點

其一,光照時間長

南非三面臨海,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環抱,境內南部屬海洋性氣候,中部屬熱帶草原性氣候,東部山脈則屬於副熱帶高壓帶氣候,年均氣溫約在10-25度左右。

此外南非還號稱「太陽之國」,所以幾乎終年都是陽光明媚,光照時間長,紫外線強,每年的4-5月份光照時間最長可達9小時以上,因此當地的多肉顏色都是非常鮮豔的。

其二,降雨量少

每年都會有一個明顯且較長的旱季,南非南部的東開普省與西開普省都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那裡氣候表現為冬天時節溫暖潮溼,夏季的時候乾燥炎熱,因而成為世界上多肉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這裡涵蓋了番杏科、百合科、景天科、大戟科、蘿藦科等,品種數量幾乎佔據了全球多肉植物品種的三分之一。

其三,晝夜溫差大

尤其是冬季,夜晚0°左右,白天20°左右。有時溫差甚至高達三十多度。

墨西哥的氣候特點

墨西哥與美國西南部接壤,80%以上的國土為高原和山地。首都墨西哥城的海拔為2240公尺,其北部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同時較高的海拔使海洋水汽無法到達,因此全年的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且大多都集中在雨季。

此外同樣,墨西哥的晝夜溫差也是比較大,紫外線強烈,並且墨西哥境內有一條跨墨西哥火山帶,火山較多,火山巖和豐富的硅藻土礦都能為多肉的生長提供極其優質的養分。

多肉植物中的景天科是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科,雖然非洲、美洲、歐洲和亞洲都有分布,但是像仙女杯屬、石蓮花屬、厚葉草屬和風車草屬,它們可都主要分布於墨西哥。

說了這麼多,究竟和我們今天要說的多肉化水有什麼關係呢?

對比我們當地的氣候,和以上多肉原生環境的氣候,不難發現有一個致命的區別,那就是他們每年都有一個明顯且較長的旱季,一般都是在夏季乾燥,但是我國尤其是南方多地每年夏季都會有段時間的梅雨季節,持續性的高溫高溼氣候。這一點是與多肉的生長習性是相悖的!

多肉的特殊的生理結構

多肉與一般的植物不太一樣,一般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生長的,而光合作用中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植物的葉綠體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植物機體內的碳水化合物,這個過程被稱作卡爾文循環。

植物所需的碳元素,會以二氧化碳形態進入,最終被轉化成糖的形態離開這個循環,這個代謝過程中,植物需要有方法來固定碳元素。

一般的植物是以空間分離法(通過兩種細胞類型實現: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來完成對二氧化碳的固定。

而多肉植物卻不一樣,它們對二氧化碳固定實行的是時間分離(晝夜節律),這是就是因為多肉植物長期且大多都生長於熱帶且乾旱地區。

這種環境的特點是晝夜溫差非常巨大,要想在這種環境下世世代代的活下去,就必須要順應環境改變自己,因此就有了一套獨特的生存模式--那就是:晚上打開氣孔,白天關閉。

由於夜間溫度比較低所以通過氣孔丟失的水分要比白天少得多,對於植物來說,這樣可以是可以避免水分流失的過快。

那麼多肉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

晚上,打開氣孔吸收二氧化碳,並通過羧化反應形成蘋果酸存於植物細胞內的大液泡中,而且在一定範圍內,氣溫越低,二氧化碳吸收越多。

到了白天,氣溫炎熱,又因為乾旱,根系所能吸收到的水分有限,所以要想活下去就得關閉氣孔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

同時再把夜間儲於細胞大液泡裡的酸性物質(主要是蘋果酸,但也有天門冬氨酸)作脫羧反應,釋放的二氧化碳進入卡爾文循環進行光合作用,並且在一定的範圍內,溫度越高,脫羧越快。

肥厚的葉片才是多肉水分以及養分最大的儲存倉庫!

從外觀上看多肉植物最大的特點就是葉片肥厚,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生理特徵,就是為了在長期乾旱的環境下活下去,為什麼?

對於多肉植物來說,葉片是其全身上下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養分以及水分的「存儲倉庫」!

因為旱季期間土壤的水分極少,根系長時間無法吸收到水分以及養分,那麼怎麼辦,就得靠葉片啊!

所以在雨季的時候就要拼命的吸收並且儲存更多水分和養分,不僅有根系傳輸上來的,還有葉片直接從空氣中吸收的一切可利用的水分,以備後期的營養供給。這就如同那些會冬眠動物一樣,提前準備好一個冬季所需的大量食物是一個道理!

那麼水分以及養分儲存的多了,自然就會變的鼓鼓的胖胖的了!

多肉化水的原因是什麼?

水大了

那麼接來下問題就出現了!因為多肉其本身的生長習性,所以他們習慣的會吸收很多水分,但是我們這的氣候以及溼度都與其原生環境的有著大相逕庭的區別,夏季高溫還多溼,再加上每個花友的養護環境以及方式不同,例如通風條件差,甚至最致命的是,還一個勁的澆水。殊不知,其實很多多肉夏季是休眠的,而且人家本身自己早就儲存了足夠的水分以及養分。

所以你再額外的補充他也吸收不了,不僅並沒有幫助,還會適得其反。

結果就是盆土過溼,根系腐爛,葉片也會因為水分過多最後直接將細胞壁撐破裂,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化水,最後處理不及時還會引發其他的病害,黑腐就是典型的化水後的病態!

那麼化水只是因為水多的原因嗎?當然不止!

最常見的還有冬季的凍傷,以及環境的悶溼都會不同程度的引發植物化水。

環境的突變

其次像一些季節氣溫驟變,例如冬季到春季,夏季到秋季,大升溫大降溫的。以及控水了很長一段時間,忽然澆透了,有些多肉葉片可能就忽然化水掉下來了。

所以,一些剛從室內拿出來的多肉,別一下子給足光照和澆水,要循序漸進的來,想讓他適應新的環境,根系先長好後再進入正常的水肥管理。

盆土環境不適合多肉的根系生長

其實有時葉片出現的化水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一般當你看見最底部葉片開始出現有化水的現象的時,是在提醒你並向你求救「他的根系出問題了」。一般導致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盆土長期水溼或是不夠疏鬆透氣,導致根系呼吸不暢,漚了根。

所以一旦發現有化水的問題,就要及時的處理不然後患無窮,輕則部分葉片或組織腐敗乾枯,嚴重的引發其他的病蟲害,然後整株死亡。

那麼多肉化水要怎麼處理解救呢?

第一,對於剛開始化水的植物,只要把化水的葉片趕緊摘除掉即可,然後加強通風。

第二,對於枝幹已經化水黑腐的植物那就只能砍頭然後換盆換土處理了,好在多肉的繁殖能力比較的強,砍頭下來的健康的部分還能扦插生根再長成一株新的多肉。

無論是砍頭還是拔葉片,最好都在在傷口塗上多菌靈或是其他抑菌劑,以防傷口再次感染。

多肉化水要如何預防呢?

其實不管是多肉還是其他植物的任何病害問題,預防永遠比治療來的更重要些!那麼多肉化水要從那些方面預防呢?

配土

根系是植物生長的一個重要保障,而對於根系來說土壤環境又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是南非還是墨西哥的多肉土壤環境都是顆粒偏多的,土壤的之間的間隙比較大,非常利於根系的伸展與呼吸。

所以我們配土也儘量要模仿原生環境,要疏鬆透氣,摻雜一些顆粒土種植。

例如:泥炭土或是腐葉土+火山石/麥飯石或完全燒過的煤炭渣,比例的可以是3:2也可以是1:1,具體根據不同多肉品種特性決定。

澆水

澆水的話,一般春秋生長季,幹透澆透,能淋雨的儘量用雨水自然澆灌,更利於多肉的生長。

夏季和冬季,很多多肉都會進入休眠期,尤其是夏季,澆水一定要慎重,能少則少,甚至不澆,像法師一類基本夏季不澆水更安全,就算要澆也千萬不能一次澆透,稍微的給點就行,就像三角梅控水期一樣,只要保證不被渴死就夠了。

通風一定要好

養多肉一定要通風好,尤其是夏季,高溫不通風加高溼才是度夏最大的殺手。

其次夏季為了降溫就還要適當的遮陰,什麼叫適當?多肉長期的缺光就會徒長,變綠,抗性也會變差,所以即使是夏季也要有光,但是散射光就夠了。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關注花娘,了解更多花卉養護技巧!

以上文字由花娘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多肉植物化水,多肉植物為什麼會化水?多肉化水後怎麼辦?
    3、正常的多肉植物葉片有水分存儲的功能,多肉植物的代謝需要消耗葉子中的水分和養分,維持多肉的生命。當葉子中儲存的水分飽和度遠遠大於需要消耗的水分時,葉子就可能出現化水現象。多肉植物為什麼會化水?1、發生多肉植物化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我想主要是多肉植物吸收的水分過多,在不通風不透氣的環境下,遇到高溫悶熱或者溫差變化特別大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出現化水。
  • 景天科多肉養夠了,不是黑腐就是化水,換成百合科,超級好養護
    景天科多肉養夠了,不是黑腐就是化水,換成百合科,超級好養護 多肉植物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家族,其中包含8個大科目,不同科目中的多肉品種生長習性都是不一樣,對環境,光照,水分,土壤,溫度的要求都各有差異,其中大部分科目的多肉對光照的需求偏高,甚至要求全日照,也有一少部分科目中的多肉對光照的要求弱,
  • 新手養多肉不要選擇這幾種,不然葉片黑腐又化水,誰養誰後悔
    很多人都說多肉皮實、好養,只要給點光、施點水肥就能爆滿盆,但是對於新手來說,養多肉卻成了一件難事。新手養護多肉的經驗不多,很容易因為管理不當弱化多肉的長勢,所以新手在選擇多肉品種時最好避開這幾類,不然葉片很容易出現黑腐、化水的情況,到頭來誰養誰後悔。
  • 多肉化水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處理?
    養多肉樂趣多多,但也會遇到不少問題,化水則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多肉化水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處理?聽阿肉站長娓娓道來。1,表現:多肉化水一般從葉子開始,然後蔓延到枝幹,最後到整顆植株。肉肉在高溫天氣下熱脹冷縮,細胞壁被脹破出水,葉片變得透明,也就是化水。高溫經常伴隨著悶熱,則加重化水。c,綜上兩點,天氣突變也易造成化水。比如露養得挺好的肉肉,突然一場雨、突然異常悶熱、突然陽光異常強烈、剛澆完水的肉肉就被放到烈日下暴曬等等,都會造成化水。
  • 多肉植物葉片化水了,還不懂處理?這樣做有效防止黑腐化水!
    一般來說,化水的多肉植物一般是會先從葉片開始,葉片開始變得透明,那就是葉片要化水的徵兆,而整株多肉都漸漸呈現透明狀,那麼就是整株化水的意思。要想知道怎麼救治多肉化水,就要知道其化水原因,化水化水,顧名思義,就是多肉的水多了,多肉大多是生長在沙漠的植物,那裡常年缺水,所以只要有水,多肉就會拼命吸水,而當多肉被人類養殖以後,環境不那麼惡劣,水太充足,多肉可能就會吸水吸多了,出現化水的情況。盆土不透氣或者通風不好會造成多肉植物葉片化水,根系被悶,澆水過多,這時候根系無法進行有氧呼吸,就會容易化水。
  • 多肉化水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什麼狀態知道它是化水了呢?
    文/草莓【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有的人說,人要將死之前,會有一段迴光返照,本來你已經氣息奄奄的,可是突然間就會非常的有精神,看上去精神飽滿,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說明這個人快要不行了,其實不光人有這樣的特點,多肉也會這樣子。
  • 多肉葉子「化水」怎麼辦?換盆、換土、換環境!不然真的會死翹翹
    導讀:多肉葉子「化水」怎麼辦?換盆、換土、換環境!不然真的會死翹翹雖然說多肉是一種生命力很完全的植物盆栽,但是很多新手養起來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最近一位網友就反映:自己家的多肉葉子一碰就掉,還化水了,到底該怎麼辦?
  • 這五種多肉,夏天扦插也能養得活!再也不怕它們化水、黑腐!
    夏天養多肉,煩惱實在多!掉葉、生斑、炭疽病!銹病、蚜蟲、小黑飛!化水、黑腐、介殼蟲!紅蜘蛛也是沒得完!露養還有螞蟻、蝸牛和蛞蝓!夏天的多肉花友有多忙、有多累?說多了都是淚!所以,探花郎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種夏天插遷也能活的多肉皮實貨。家中有它們的,夏天萬一中了標,搶救一下它們還能有得活。
  • 多肉的葉片散開並非快掛了,但還發黃的話就有問題,多半是要化水
    今天有肉友問唐長老:多肉葉片散開並且發黃,是不是快掛了?為什麼會這樣?那麼一些株型低矮的品種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徒長,但它們的葉片會徹底攤開成大餅狀,比如說雪蓮、芙蓉雪蓮、原始卡羅拉、布蘭迪和吉娃娃等。
  • 多肉化水怎麼辦?
    多肉水化是多肉植物易發生的一種常見病,較難醫治。表現為多肉的葉片或者莖,因生長環境發生改變導致組織壞死,葉子變得透明化的一種現象。多肉化水是肉友很頭疼的事情,多肉化水怎麼辦。下面小編和您一起分享多肉化水的原因分析和處理措施。多肉化水和多肉枯萎是有分別的,不要混淆了。
  • 多肉植物葉片化水有3種原因,處理方法都不一樣,第2種最危險
    葉片化水同黑腐一樣,都是我們在養護多肉植物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而多肉植物出現葉片化水的狀況時,很多朋友不知道該採取怎樣的措施才能正確處理。那麼,多肉植物葉片化水的原因有哪些,多肉植物葉片化水應該怎樣正確處理呢?下面,小精緻生活同您一起學習。
  • 多肉化水了怎麼辦,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葉插?
    然而到了夏天,長時間的高溫天氣,讓很多多肉有化水的跡象,站長也收到不少留言提到了這個問題,既然大家都苦惱於此,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改善多肉化水的情況。化水就是水分過多使得葉片腐爛的問題。到了夏天以後,會經常下雨,如果不好好照顧多肉的話就會出現所說的化水問題。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多肉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特徵,還有導致化水的常見原因,這樣就可以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了。
  • 多肉為什麼會產生枯葉,出現枯葉了已經怎麼辦?看這裡告訴你答案
    如果多肉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枯葉如果沒有及時清理的話,會影響多肉的枝幹呼吸也容易滋生蟲害,感染病菌而發生黑腐。及時清理這種枯葉,在多肉枝幹生長點正常的情況下也會很容易出現爆頭,時間長了經常清理枯葉可能會讓你收穫到群生的多肉。
  • 一旦有這些特點,就代表多肉化水了!教你正確判斷和預防
    多肉植物果凍色和多肉植物化水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狀態,看似有些相似,但是如果誤判,會導致多肉植物們最後死亡。因此,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判斷多肉植物是否化水的技巧,以及如何預防和拯救。01.判斷雖然說化水和果凍色都是多肉變成半透明的狀態,但是,化水顯然狀態是差的,所以也並不難判斷。通常,我看到多肉植物的葉片或者莖杆變得半透明,就會開始懷疑是不是化水進行檢查。
  • 多肉植物化水怎麼辦?這些原因和解決方法不得不知!快來看看!
    多肉植物是近年來深受花草愛好者青睞的一種多肉植物,因其多樣的品種、因其呆萌的外表、因其好養的生長習性等地,都能成為大家喜愛多肉的理由。然而,多肉植物雖然好養,若是養護不當,仍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爛根、黑腐等,其中化水可說是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
  • 你太小看多肉了,上盆不要澆水,髮根再澆水,否則很容易化水
    你太小看多肉了,上盆不要澆水,髮根再澆水,否則很容易化水多肉在不上盆的情況下,根系裸露在空氣中可以堅持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過後照常上盆,多肉依然能髮根生長,可見它的抗旱能力有多麼強悍,從這一點上就足以見得多肉植物是多麼的好養。
  • 夏天進入雨季後如何讓多肉植物安全度夏~4種方法防止多肉病害侵入
    有多肉,有音樂,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我們一起進入多肉的世界!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的氣候差異非常大,北方可能還在任性地給多肉施肥料,南方很多地區的肉友們肉肉已經開始黑腐.化水、爛根等各種病害了。在我國很多南方地區進入雨季後,肉肉們在雨季是否能防禦好病害的侵入,是多肉能不能順利度過夏天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 天冷養多肉有7怕,做好7件事多肉不黑腐凍傷安全越冬
    養多肉就是看它的葉色變美出狀態,一盆盆上色的多肉在冬季彰顯別具一格的美麗,冬季養多肉最開心的是,代替了落葉植物不能再開花的位置。但是,冬季氣溫低養多肉又是一個坎,因為肉質植物忌寒冷,稍不留意多肉就會凍傷黑腐。那麼,冬季天冷我們應該如何養多肉呢?其實,多肉在冬季最怕7件事,做好了肉肉美美噠!請看養花養草的建議。
  • 多肉植物葉子變透明了,是黑腐化水的表現,要趕緊處理!
    多肉植物的葉片或者肉質莖,因故組織壞死,首先會變得透透亮亮的,好像好化成水一樣,就是多肉植物水化,在臺灣也叫「果凍化」。多肉植物水化後,輕則部分葉片或組織腐敗乾枯,嚴重的會整株死亡。多肉植物化水,有它的表現,我們要按照它的樣子來確定多肉的病因,一般來說,化水的多肉一般是會先從葉片開始,葉片開始變得透明,那就是葉片要化水的徵兆,而整株多肉都漸漸呈現透明狀,那麼就是整株化水的意思。本應該是要休眠或半休眠期的多肉植物,不需要這麼多的水分時,而你在此時澆了過多的水分,多肉認為自己不需要這麼多水,類似斷水機制,阻斷多餘的水到葉子上,炎熱的夏天和極冷的冬天比較容易有此情況。
  • 夏季買多肉,正確「上盆姿勢」,千萬別澆水,澆水必爛根黑腐
    夏季買多肉,正確「上盆姿勢」,千萬別澆水,澆水必爛根黑腐夏季把多肉買回家應該怎麼上盆?多肉買回家正確的上盆姿勢,沒有經驗的朋友可以按照我說的方法來,能大大的降低多肉的死亡率。在給多肉上盆的時候,儘可能的保留原來根系上自帶的花土,不要把花土給抖掉了,採用「假植」的方式給多肉上盆,上盆以後就不用管了,放在陰涼的地方換盆2周的時間,在稍微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