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國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才開始發展電視廣播。全國第一個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即現在的中央電視臺)建立後,全國各地先後建臺。各個地方臺平時大多是轉播央視的節目,播自製的當地新聞節目。
其實,設備檢修的時候電視上播放的這個畫面並不是隨便放上去的。這個花花綠綠的盤子也是有名字的,其學名是彩色電視信號測試圖,這是由電視臺播送供廣大用戶或維修人員調整、測試、維修電視接收機的專用電視圖形。 用戶則可以根據測試圖細緻地調整接收機面板上的旋鈕,以便收到層次分明、色彩純正的電視圖像。
也的人稱它為測試卡。以前的時候,電視技術並不發達,圖像的失真是非常嚴重的,而且每一個家庭的觀看條件都是非常差的。因此就有了這樣的測試卡看來測試圖像的顯示。我們可以看一下圖,這裡面包含有由粗到細的線顯示,還有一些顏色反轉的顯示,還有各種顏色的顯示。
到現在技術比較成熟了,但是為了保留一些傳統吧,繼續沿用這種測試卡了。修電視的時候最喜歡用這個調整各項參數,比如白平衡,行場的線性等等!我國彩電制式規定使用100%飽和度,75%幅度的彩條,即採用100/75彩條又命名為100-0-75-0標準彩條信號,這種彩條信號中,黑、白條的基色電壓最大和最小值仍為1和0,但彩色條的基色電壓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別為0.75和0。這種彩條是歐洲廣播聯盟(EBU)制定的,所以又稱為EBU彩條。
我國電視標準也規定在電視信號的發射、傳送和磁帶錄像中統一使用這種彩條信號。這種彩條信號的數據列在表2-4 100-0-75-0彩條信號數據中。100/0/75/0基色波形,100/0/75/0負極性彩條波形。在多媒體技術和電視行業,全電視信號是由亮度信號和色差信號組成的視頻信號、音頻信號以及同步信號在內的一幀電視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