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這幾天,有個新聞上了熱搜,但是瞬間又被淹沒了。
這是個很悲傷的故事。
在福州飛往成都的國航CA4230航班上,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選擇在洗手間結束自己的生命。
儘管乘務員及時發現,飛機在長沙提前降落,男子被送往醫院。
但是最後,還是喪命。
一切仿佛都是命定。
搶救過程中,男子在彌留之際反覆念叨:
不要救我,不要救我……
赴死的決心讓人既吃驚又唏噓。
事件曝光後,許多人責備男子在航班上自殺,是對其他乘客的不負責任。
我想,責備也許有道理。
可是站在男子的角度想一想,到底遇到什麼事,才會讓一個男人,連幾個小時都等不了,一定要立刻結束自己的生命。
也許是抑鬱症,也許是投資失敗,一生積蓄化為烏有,也許……
真相還不得而知,但是,我想能夠壓垮他的,一定是天大的事。
逝者為大,未經他人之事,就不要再苛責了。
魯豫《偶遇》中說:
「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人這一生,總有被現實無情踐踏的時刻,多少人表面光鮮亮麗,其實內心千瘡百孔。
也許這個中年男人曾經無比風光,曾經腰纏萬貫,曾經家庭幸福。
但在那趟航班上,他是一個無助的、絕望的、失去信念的可憐人而已。
也許在自殺前,他曾經奮力向命運掙扎過,也許他回憶起往日的榮光。
但在人世無常又無情的命運前,他灰心了,退縮了。
他不理解,自己傾盡了全力,為何依舊擋不住厄運的車輪。
為什麼自己明明已經拼光所有,還是不能過好哪怕平凡的一生?
成年人的體面,丈夫與父親的責任,在一瞬間就轟然倒塌。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人最怕的就是,半生已過,突然對人生迷茫了,對事業失望了,也對這世界徹底灰心了。
02
活著,真的好難
城市快速發展,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激烈……白天努力生活,強迫自己打起精神,偽裝成神採奕奕、開開心心。
可夜幕深沉,萬家燈火熄,卻唯有你常明。
因為你的滿眼裡儘是疲憊、還藏著滿腹心事,實在不堪一擊。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開始體會到生活不易?
一位答者回答,當我吃苦瓜開始不覺得苦的時候。
因為生活比苦瓜苦多了。多少人活著,必須要拼盡全力,才能獲得基本的生存保障。
生活本就不易,加上今年的疫情,「今年的成年人好像都很愛哭」。
在湖北的街頭,一個中年男人在偏僻的角落醉倒了,接著大聲痛哭……
民警聞聲趕來,他已泣不成聲。
邊哭邊告訴民警自己因為跟公司領導同事應酬,不能喝酒的他不得不喝了不少,就飯局散場後,他的頭越來越暈。
本想找了地方休息下,可累的睡著了。醒來就天黑了,這個時候覺得自己太苦了。
「我和老婆來南京打工,幾年了,什麼苦都嘗遍了。
為了籤單,天天陪客戶喝酒,我真的不會喝酒,不會喝酒……」
他喝酒喝成胃病了,那個單子還是沒有籤下。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隨後,民警通知了他的妻子。妻子趕到,他一把抱住妻子,哭得像個孩子。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所有的這些哭聲裡,全是無助無力的委屈。生活不易,每個成年人都必須扛起身上的責任。 一個成年人的體面,丈夫與父親的責任必須擔著。 成年人的所有哭聲裡,藏著沒法說出的委屈。 高企的房價、贍養老人、孩子教育,始終是每個成年人背負的三座大山。 《肖申克的救贖》裡有句臺詞:It makes sense to be busy living or busy dying.(忙著生,或忙著死,這真有道理。 正如有句話說:「生命中,我們都接到不同的劇本。有的平淡,有的濃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淚。不管怎樣,我總要演好,直至落幕。 的確如此。 楊絳老師在《一百歲感言》裡說: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是夠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越長大就越發現,原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渺小。 對家人許下的諾言,對自我實現的渴望,大部分時候,是達不到的。 世界有時候,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副惡魔的面孔,讓我們手足無措,哭的像個孩子。 前幾天,在廣東佛山的一家工廠,員工小劉因為身體不好向老闆請假,被拒。 老闆指著小劉說:你沒有醫院假條,想逃工,門都沒有,幹不完活,下個月看你拿什麼生活。 簡單而刻薄的一句話,卻成了壓垮小劉的最後一根稻草。 幾個小時後,小劉在工廠裡自殺,留下一張紙條: 上面寫著: 「工作壓力好大,身體不舒服,應付不過來,失眠、呼吸困難、內分泌失調,想要請假休息,公司要辦離職手續。 2020年非常特別的一年,失業後如何生存?在這家公司工作六年了,好像出去找不到工作,與社會脫離。累又睡不著,睡不著就更加沒有力去工作,孩子還小,父母年老。」 我看完,淚流滿面。 這不就是每個在社會中苦苦打拼的成年人的日常麼? 你有沒有發現,中國社會越來越變成高壓力的社會,父輩們40多歲才會遇到的問題,我們這一代人30歲就感受到了。 上面有老闆的壓榨,下面有一波波進入職場的年輕人的追趕,每次裁員,你都心驚膽戰。 而高企的房價、贍養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壓得我們未老先衰。 在單位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遇到難題誰也不會為你買單; 父母面前,過得再難再苦,電話這頭也只能微笑說好。 生活裡,有太多瞬間,我們都想痛哭,想崩潰,想逃離這個世界。 可是我們不敢病,不敢生氣,更不敢任性。 就算身體虛弱到極點,就算心理在崩潰的邊緣,我們依然要咬牙工作,努力賺錢。 因為全家的希望,活著的體面,父母的安心,都壓在我們的肩頭。 《肖申克的救贖》裡有句臺詞:It makes sense to be busy living or busy dying。 忙著生,或忙著死。 人生就是這樣,要麼生,要麼死。 選擇活下去,就得承受生活的萬斤重擔。 03 你是自己,悄無聲息的擺渡人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姑娘和老公是自由戀愛,人帥,家境又好,婚後她就沒繼續工作。可婚後兩個人感情越來越糟糕,老公經常出軌,甚至還動手打她。 她覺得很委屈,就把這些事情告訴了朋友。起初他們還安慰她,勸解她,說誰家多多少少都會有矛盾,能理解的。 後來,老公又一次打了她時,她再找身邊人訴苦。令她意外的是,大家都勸她要忍,說他人帥家境好,上哪找去。更有人,還把她的故事放在朋友圈裡做談資。 卻唯獨沒人關心她,守活寡是什麼滋味,被罵、被打、被嫌時心有多疼。 姑娘說,那個時候才真正懂某電影中那句臺詞:針扎在你身上,別人永遠不會知道有多痛。 魯迅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沒有誰能真正地感同身受,生活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大部分人,在你受挫、悲傷時,常常會用「我理解」、「我懂你的感受」來安慰對方,以為這就是感同身受,許不知,這只是他自己表面的理解和感受。 很多時候,他人只是看到了你的難過,而他的內心,實際上並無波瀾。 不管被分手失戀有多無辜,只有自己才懂撕心裂肺的感覺; 不管你是怎麼熬的夜,身體出毛病了,病痛還是只有你一人承受; 不管婚後生活有多不好,最後這一樁婚姻還靠你們自身去修繕...... 佛曰:「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與其在人前賣可憐,奢求別人的感同身受,被人說你矯情,倒不如收起懦弱,自己化解那些沮喪、焦慮、痛苦,自我拯救。 畢竟,生命最美的姿態,是破繭成蝶。 04 不麻煩別人,是成年人的基本修養 這幾年,朋友夫妻兩人小康的生活,無不讓身邊人欣羨。 他們從校服到婚紗,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大城市,通過一番拼搏,兩人現已在城裡買了房和車,還時常帶父母出去旅遊。 但也是這幾年,家人親戚向二人索取、求助也越來越多。 他們資助了兩家兄弟姐妹,又到堂哥姐表弟妹的,甚至還有一些加起來見面不到三次的親戚。 可結果呢,名聲沒怎麼落著,反而還惹來了很多非議: 「你們家豪車豪宅的,又都在大城市上班,這點錢對你們來說小意思吧。」 「都是親戚,有什麼好計較的。你們出一趟國回來,都夠在村裡的我們全家吃一年了!」 「兩人都是大學畢業的,幫忙介紹份工作能有多難呢。」 朋友跟我訴苦到:婚前自己一人加班到半夜,臨走被領導批評,忘了吃晚飯,下班後又和老公吵架,這些都她能忍,不覺得苦。 但婚後面對這複雜的家庭關係,那些麻煩不斷的親戚時,她徹底敗下陣了。 是啊,別人只看到他們的得體,又有誰看到二人白手起家,每月高額車貸房貸,贍養雙方父母的種種艱難? 蔡康永曾說過: 麻煩別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這個人沒有教養,沒有素質,但根源其實是他沒有把別人放在心上,不懂體恤別人的處境。 每個人生來是獨立個體,不麻煩別人,是一個成年人的基本修養。 抱怨和逃避自己的責任,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人生路途上的所有挫折、淚水、迷惘、貧窮等等不如意,都是成年人難的劫難。很多時候它們都避無可避,只能自渡。唯有如此,才能解決根本。 05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會發覺自己活得真的很累。 努力學習工作去取悅身邊的每一個人,去迎合整個世界,以為自己做得足夠好,卻偏偏感受不到幸福。 所以,人生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努力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模樣,卻沒能活成自己。 因為,最後你會發現,人生無論如何過,都充滿各種遺憾與悲涼,而人與人之間的悲歡,其實並不相通。 三毛說: 說到底,活在世上,我們只能孤身一人,去體會生活中的冷暖,去肩負人生中的壓力,去抵禦旅途中的苦難。 可越是在這樣的苦澀裡,就越顯示出生命的硬度與光彩。 從來沒有無災無難的人生,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共勉。
有了孩子以後,累到想吐可半夜還得起來換尿布,只為讓另一半可以多睡一小會;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裡,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