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認為魚是一種有能力不斷遊動的生物,但大多數物種在它們的生命中只做了兩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第一個是在出生後不久,當魚離開它們的產卵地時,第二個發生在魚返回產卵區繁殖和死亡。當世界不發達時,對這些旅行的唯一威脅可能是更大的捕食者和漁民,但現在,魚面臨巨大的障礙——以水壩的形式存在的障礙。如果它們不能回到產卵地,魚類數量就會急劇減少。
魚類的洄遊跳躍(網絡圖)
你以為那是魚兒在「躍龍門」嗎?不!那是它們為了繁衍後代的生命跳躍!
這就是魚梯的由來(你也可能聽到它們被稱為魚的通道或魚道)。魚梯為洄遊魚類提供了一條迂迴路線,這樣他們就可以繞過阻擋這條路的水壩。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當你試圖想像這樣一個精巧的裝置時,你腦海中可能會有一些有趣的畫面。一條魚怎麼能爬上梯子的梯級呢?試著把它想像成這樣:一系列的提升池,不是通過爬上梯級,而是靠逆流而上。魚兒躍過急流的瀑布,在水池中休息,然後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它們越過了水壩。
魚梯有哪些類型以及它們是如何設計的?
魚梯設計:
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水壩周圍建了一條魚梯。
魚類的洄遊通道(網絡圖)
設計一個魚梯需要做很多工作。池的高度和等級、池的數量、池的大小和水流的大小是必須考慮的幾個因素。魚梯並不是一刀切的——每一個都必須為使用它的魚量身定做。例如,鱒魚和鮭魚具有強大的遊泳速度,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其他物種無法過的更強水流中遊泳。然而,你不能讓水流過弱,因為涓涓細流不會把魚吸引到通道入口。
然而,有些魚梯的基本設計可以作為藍圖:
1、池堰魚梯:通常在每個水池底部有一個洞,這樣魚就可以從一層跳到另一層。
2、利用垂直槽魚梯的魚被一條狹窄的通道引導,繞過障礙物;水流是恆定的,魚也不需要跳那麼多。
各種魚梯的設計藍圖(網絡圖)
3、丹尼爾魚梯就像選擇你自己的探險書籍,因為擋板會產生不同速度的激流,這樣許多魚類就可以通過。
4、陡峭的魚梯的工作方式類似於丹尼爾的風格,在那裡有許多不同的水流速度。不過,它們通常更窄。
5、如果你想要魚道融入周圍的環境,試試天然的旁路,用自然的材料再造一條小溪。
然而,魚梯並非萬無一失。有時,魚很難找到入口,有時,長長的魚梯會把魚排出來,阻止它們到達頂端。此外,雖然魚梯的設計目的是把魚帶到產卵地,但對下遊的幼魚可能沒有保護作用。如果沒有內置的保護,幼魚可能會被渦輪機捕獲,導致受傷甚至死亡。
因為不是所有的魚梯都有效,一些利益團體認為,拆除水壩是一個比建造通道更好的選擇。拆除並不總是一種選擇,特別是如果大壩產生的電力對現有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但一些地方發現,拆除一個無用的大壩比修建一條魚梯要便宜得多。
來源:新浪看點 作者 科學-求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