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材料,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甚至被材料界稱為「黑金」。在基礎研究、傳感器、半導體、柔性顯示屏、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石墨烯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中國石墨烯市場規模
我國石墨烯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據統計,2018年我國石墨烯產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0億元,較2015年的6億元實現年均增長超過100%,2019年預計將繼續延續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20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塗料、大健康、節能環保、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為主的六大產業化應用領域,其中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規模佔比超過60%。
2019年6月,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條紡絲級單層氧化石墨烯十噸生產線並試車成功,所產單層氧化石墨烯及其應用產品——多功能石墨烯複合纖維獲得國際石墨烯產品認證中心(IGCC)產品認證,標誌著我國石墨烯改性纖維材料的產業化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市場規模繼續擴大。
預計2020年,隨著石墨烯技術的不斷突破和下遊應用的不斷成熟,將進一步促進和推動著石墨烯的應用發展及市場規模擴大,尤其在較為成熟的新能源、散熱材料等領域。據預測,石墨烯散熱材料在電子產品中的市場規模將會以30~40%的年復增長率迅速增長,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8億元,未來受益於5G智能終端持續升級的驅動,散熱材料市場有望保持高漲。
中國石墨烯行業格局現狀
長三角與珠三角均為我國石墨烯產業的聚合區之一。
其中,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石墨烯發展較早,產業鏈較為完善的集群地之一,產業鏈相對完善,長三角地區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布局較早,在國內甚至國際石墨烯版圖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形成了以「江蘇常州為核心,浙江寧波為引領,上海安徽同步發展」的集群發展模式。
珠三角地區則以深圳為核心,在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可穿戴設備、電動汽車等諸多領域產業集群發達,石墨烯應用市場較為完善,在石墨烯產品生產、設備製造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同時,珠三角地區石墨烯科研水平不斷推進,石墨烯太赫茲晶片、柔性顯示等技術躋身世界前沿。
石墨烯產業發展前景
隨著批量化生產以及大尺寸等難題的逐步突破,石墨烯的產業化應用步伐正在加快,基於已有的研究成果,最先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領域可能會是行動裝置、航空航天、新能源電池領域。
消費電子展上可彎曲屏幕備受矚目,成為未來行動裝置顯示屏的發展趨勢。柔性顯示未來市場廣闊,作為基礎材料的石墨烯前景也被看好。韓國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員也已製造出由多層石墨烯等材料組成的透明可彎曲顯示屏,相信大規模商用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新能源電池也是石墨烯最早商用的一大重要領域。之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成功研製出表面附有石墨烯納米圖層的柔性光伏電池板,可極大降低製造透明可變形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這種電池有可能在夜視鏡、相機等小型數碼設備中應用。另外,石墨烯超級電池的成功研發,也解決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容量不足以及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極大加速了新能源電池產業的發展。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為石墨烯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的應用鋪就了道路。
由於高導電性、高強度、超輕薄等特性,石墨烯在航天軍工領域的應用優勢也是極為突出的。前不久美國NASA開發出應用於航天領域的石墨烯傳感器,就能很好的對地球高空大氣層的微量元素、太空飛行器上的結構性缺陷等進行檢測。而石墨烯在超輕型飛機材料等潛在應用上也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石墨烯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石墨烯市場的不斷調整,2019年企業、研究機構和投資機構對石墨烯的認知不斷深刻,投資開始趨於理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調整產品結構,縮減利潤低的業務和方向,不斷升級、優化產品系列。如第六元素縮減了石墨烯觸摸傳感器業務,剝離了石墨烯加熱膜業務,聚焦主業石墨烯粉體;二維碳素轉向溫控產品。一些蹭熱點的企業退出石墨烯行業。
部分研究機構也開始逐步退出石墨烯領域,石墨烯研究機構的數量開始減少。投資併購金額明顯降低,2018年石墨烯領域的投資併購金額較2017年下降了64%,2019的投資併購金額有望繼續降低。
預計2020年,石墨烯的應用價值和產業進展將備受關注,而非簡單的概念炒作,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核心技術、聚焦優質材料開發、產品得到認可的企業才會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市場發展更加理性。
想了解更多的石墨烯產業研究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石墨烯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並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石墨烯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