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參加洛杉磯臺僑大型造勢活動,發生媒體與工作及安全人員推擠,場面混亂。(中評社 鄒麗泳攝)
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中)在洛城募款餐會,哥哥蔡瀛政(右)、姊姊蔡瀛如(左)到場,場面溫馨。但稍早造勢大會上,一群身穿「海外蔡英文後援會」背心的志工為隔離媒體,竟然動粗。
東南網9月2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18日舉行洛杉磯造勢大會,現場身穿「海外蔡英文後援會」背心的糾察隊志工,竟對臺灣記者動粗,有記者質疑「民進黨是否為暴力黨?」蔡英文說,「我們是不是暴力黨,媒體記者最清楚。」
蔡英文19日結束訪美行程,預計20日晚間約9時返抵臺灣,最後一天行程卻發生蔡英文海外志工對記者粗魯推擠,甚至強勒東森攝影記者脖子。
蔡英文稍後表示,當時她在臺上,聽到有人大叫一聲,她有特別注意,但「擠來擠去,真的很抱歉」;她也告訴美國當地同仁要特別注意溝通,這些志工都是志願來幫忙的。
蔡英文洛城造勢大會,現場擠進3000人,蔡英文一進場,周邊有高大的美籍隨扈貼身維安,「海外蔡英文後援會」還架起人牆,一路粗暴推擠記者。
推擠中,有記者高喊,「我們是臺灣來的記者」,依舊被架拐子、勒脖子、撞肚子。
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中常委陳明文雖然緊急處理,要求不得這樣對待臺灣媒體,但等到蔡英文退場後,後援會還是挾著人數優勢硬把記者隔離在外,原本由民進黨幕僚帶路退場,後援會當地誌工又突然闖入,不但第二度和採訪團激烈衝撞,還有人對記者大聲咆哮,場面相當混亂。
暴力相隨 理念喊再大聲誰聽?
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訪美行程滿檔,蔡英文對大陸學生提出的民進黨暴力說,很巧妙地回答,民主社會可以大聲講話,希望別人聽得清楚。如今又發生蔡英文造勢活動場合,志工與隨行採訪媒體的肢體暴力,暴力問題一直如影隨形,纏擾著蔡英文。「暴力」與民進黨難以去除的關聯性,將在選戰中繼續考驗蔡英文。
其實大聲講話與暴力,是有很大差別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赴臺發生的暴力事件,實在很難用「說話大聲」來形容;讓來訪客人行動自由,受到暴力威脅,這可不是民主社會該有的表現。
蔡英文美國東岸、西岸滿場跑,要對美方說明理念,也要爭取臺僑支持,造勢活動秩序混亂難免,蔡英文支持者志工與隨行採訪媒體記者發生肢體暴力,讓蔡英文努力維繫的溫和與理性形象,全破了功。外界會質疑,為何暴力行為總是出現在民進黨的群眾活動中,支持者的過度熱心,沒有幫上蔡英文,卻讓蔡英文就與暴力形象纏上,得不償失,也讓蔡英文的改革訴求被模糊了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