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底,一則標題為「對不起,我們親眼目睹了滅絕」的新聞消息報導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刷屏。主要講述一種名為平塔島龜象的生物在人類的飼養下死去,享年100歲,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平塔島龜象了。整篇文章充滿著沉重壓抑的感情色彩,讓人看完後都覺得內心一沉。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一個問題:人類會不會是下一個滅絕的生物呢?
這並不是個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物滅絕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了。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組織調查報告顯示:每隔一分鐘,就有3種生物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一個小時就有72種,一天、一年的數量可想而知。雖然這份調查報告的真實性還有待考究,但是我們經常能從一些媒體報導上看到哪種生物滅絕了的消息,一種世界末日的氣氛籠罩在我們的心頭上。
生物滅絕會帶來哪些影響?首先食物鏈會遭到極為慘重的破壞,導致大自然的平衡失調,進而發生一系列災難;第二,生物多樣性銳減,死亡滅絕的氣味散發開來,世界將會變得如同以前那般單一空白。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逆轉生物滅絕的趨勢呢?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水平也達到了一定高度,可以有效地緩解這個問題。例如建立DNA資源庫,保存瀕危生物的基因,再利用高新科技將之復活。據外媒報導稱,俄羅斯在北極附近地區發現了猛獁象的活性細胞,打算將之復活,然後再把它放回北極地區,用以恢復生態平衡。
另外,近些年裡,大自然中出現了一系列詭異事件:本已滅絕的生物居然「死而復生」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中又包含著何種因果關係呢?接下來我們就以一種名為水鹿的生物作為研究對象,共同探討該事件的前因後果。
水鹿,屬於鹿科生物,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別名為黑鹿、春鹿,其身上的毛髮多為棕黑色。成年的水鹿體長一般約有2米,體重高於100斤。它也是巨型鹿類生物之一,雖然與鹿駝依舊有一段距離,但是體型也是相當巨大的。
水鹿也是自然界中出了名的「勇敢、拼命」生物,其好鬥程度甚至能夠與「扛把子」平頭哥蜜獾有得相提並論。水鹿遇見老虎,並不退縮逃跑,而是用頭上的尖角進行攻擊,結果可想而知,淪為了老虎的盤中餐。
2017年,水鹿曾被某些權威組織證實已經完全滅絕了。然而誰也意料不到的是,很快就有人在其他地方發現了水鹿的蹤影。對此,某些專家人士解釋稱,也許水鹿躲進了一些深山老林,難以估計數量。
類似水鹿「死而復生」的事件並不是單個案例,根據外媒消息報導稱,有人在澳大利亞草原發現了早已滅絕86年的袋狼,活生生地在草原上活動著。還有已經滅絕了13萬年的白喉秧雞似乎也重生了等等。種種案例似乎是一個信號、一個預兆。至於預兆著什麼呢?這一點還有待做進一步的考究。
生物滅絕,絕對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終會禍及人類的生死存亡。至於滅絕的生物死而復生,雖然整件事都透露著一絲詭異,但不可否認,在短時間內,這是一單「喜事」,至少可以恢復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朋友們,你們對此事件有什麼看法呢?不妨留言告知我們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