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闢謠】冬至日遭遇日環食 庚子年災難日將至?

2021-01-15 澎湃新聞
【科學闢謠】冬至日遭遇日環食 庚子年災難日將至?

2020-12-2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呼和浩特市科協

邀您關注科普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葉洪濤

科學闢謠平臺

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12月21日冬至日那天會發生天狗吞日,這一天不宜出門,就連戶外運動也要減少……」隨著昨天冬至日的平安度過,這個謠言也不攻自破。但是原本一個很普通的日子,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並在網際網路上散播開來,還真是弄得好多人心裡犯嘀咕。

圖蟲創意

其實這種類似的說法也不是第一次了,還記得2012年12月21日也曾被說成是「世界末日」,為此還誕生了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就叫《2012》。彼時「末日說」甚囂塵上,成為熱門話題,還真的有一些人為此擔驚受怕了好一陣子……結果呢,當然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安穩地度過了那一天,電影裡描繪的可怕場景都沒有發生,終究只成為「娛樂至死」時代的一個小小插曲而已。然而,僅僅時隔八年,災難之說又再次冒了出來。冬至為何總是背上「災難日」的鍋?讓我們細細說來。

01

「冬至收人」?不吉之說從根上就不對

先說說冬至。冬至無疑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半球的我們來說,這一天的日照時間最短、角度最低。民間說法裡有「冬至收人」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日氣溫最低、冬天達到極點,身體不好的人就會熬不過去。其實這種說法本身的依據就很不科學。

雖然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是太陽,冬至這天我們北半球得到的太陽光照最少,但由於天氣具有滯後的效應(大氣是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一年中最寒冷的溫度常常不是在冬至,甚至不是在十二月下旬,而是很可能出現於來年的一二月份。與此類似的現象還有,每天的正午十二點是陽光照射最強烈的時間,但一天裡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通常是下午兩點左右,這背後的原理是一樣的。

圖蟲創意

另外,一年有三百多天,哪一天都有人去世,只不過冬至日因為節氣上的特徵會引起人們的特別聯想,如果確實有人在這一天離世就會引起特別的關注。而且,人的死因是多樣的,非要說冬至會把人凍死,那夏天能把人熱死又該怎麼算呢?

我們常說不要迷信,那什麼是迷信呢?迷信迷信,迷迷糊糊你就信了。迷信的說法看上去煞有介事,但其實提供的理由常常似是而非甚至毫無根據。

02

天狗吃日月不可怕 簡單自然現象而已

再來說另一個問題——日食。公元1687年,牛頓最重要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自此被稱為經典力學的物理學理論體系被建立起來。原先令人感到迷惑、神秘的行星系統運行規律被揭開。所謂的日食(當然也包括月食)現象產生的原因,是與太陽、地球和月球的位置關係有關,在月球環繞地球、地球環繞太陽運轉過程中,在某些時刻月球處在太陽與地球之間,遮擋住了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陽光,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就是日食(相應的,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遮住原本會照射到月亮上的陽光就是月食)。

這一在古代被看做神秘、無常甚至可怕的現象,在現代科學裡得到了簡單明了的解釋,並且隨著經驗的積累,科學上對日食的測算早已能夠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但能預報今後幾千年將發生的日食現象,而且可以反推之前幾千年已發生的日食。我國曾經的一個研究項目叫做「夏商周斷代工程」,其中就涉及天文學方面的工作,具體講就是將天文上推算出來的、歷史上發生的日食出現時間,與史書上記載的日食年代相對照,以確定中國史書紀年的公曆時間。

這樣說來,古人害怕的「天狗吃太陽」不過是普普通通的自然現象,根本不可能給大地以及我們眾人帶來什麼災禍。一次日食,哪怕是日全食,陽光被完全遮擋的時間也只有幾分鐘,還沒有一塊烏雲擋住太陽的時間長,有什麼可怕的呢?

圖蟲創意

03

「老黃曆」要翻篇兒

科學教育任重道遠

所以大家看,藉由科學的解釋,那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傳說、謠言就被輕輕鬆鬆地粉碎了。冬至不可怕,日食也不可怕,如果出現日食大家好好欣賞就是了。可大家也看到了,這個冬至日根本就沒有日食現象,更不要說是傳聞裡的日環食,因為日食早已不是對古人來說會不期而遇的「災害」了。

那麼,類似這樣的不靠譜流言,為什麼會產生和傳播?反思一下,還是因為我們的基礎教育、科學教育還遠遠不夠。自古以來,人類對自然有著天然的好奇、對災害有著天然的恐懼,也希望對自然的規律有所把握,以便趨利避害。客觀地說,人們一直在為之努力:古代的佔卜、星象等等都是這種努力的一部分,科學也正是從非科學的環境中產生的。我們也應當認識到,直到現代科學產生,人類才獲得了相對可靠、可信的認知自然的方法。

圖蟲創意

愛因斯坦曾簡單地總結道:科學由精細的理性思考和系統的實驗驗證兩部分共同組成,缺一不可。反觀傳統的迷信,只是藉助於粗略的經驗以及武斷的推測,結論很難令人信服。面對現實中時常流傳的迷信,科學教育、科學傳播依然任重道遠,絕非一日之功。

破除迷信是相當艱難的工作,因為人們一旦認定了「黃道吉日」之類的「老黃曆」,想糾正是不容易的,就像侯寶林先生曾經在相聲中表演的那樣,醉漢要求別人順著手電筒投射出的光柱爬上去,想糾正那糊塗的想法也是不容易的。所以,無論是科學工作者還是科學知識傳播者,包括整個國家社會的每一個個體,都應該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才行。

作者 | 葉洪濤 紫金山天文臺

原標題:《【科學闢謠】冬至日遭遇日環食 庚子年災難日將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年12月21日庚子年災難日?會發生「日環食」?
    新華社天津12月8日電 「12月21日,多災多難,這一天一定要安穩在家,不要出遠門,也不要有太多的戶外運動……」今年的12月21日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網際網路上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散播。對此,天文專家明確表示,這和2012年12月21日被說成是「世界末日」一樣,都是譁眾取寵,危言聳聽,純屬無稽之談。
  • 12月21日,「庚子年災難日」?
    ……」今年的12月21日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網際網路上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散播。對此,天文專家明確表示,這和2012年12月21日被說成是「世界末日」一樣,都是譁眾取寵,危言聳聽,純屬無稽之談。「庚子年災難日」的所謂「依據」是,從地球運行軌跡來看,「冬至日」這一天,黑夜最長,也最陰暗;從太空星際天象來看,「冬至日」這一天恰逢「日環食」,屬於「天狗吞日」的「兇相」。
  • 論二十四節氣之夏至的天文與(2020.6.21)日環食
    比如2020年中的一個農曆月初一始於5月23日,二十九終於6月20日,這個農曆月中僅包含芒種一個節令,前一個中氣小滿位於5月20日,後一個中氣夏至位於6月21日,如果農曆月沒有進入下一個中氣,那麼它就將被算為前一個有中氣月的潤月,這個方法正好可以彌補農曆十二個月354天與回歸年365.2522天的差距,其原理是每3個回歸年就有37個朔望月,那麼多出來的這個朔望月就會只包含一節令,只要將這個月找出來作為潤月就能將農曆十二個月與公曆十二個一一對應
  • 2020年6月21日金邊日食時間:今年日環食觀測指南
    夏至日環食不足一分鐘,觀測它需要這份指南  天象早知道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同時也是天文愛好者重點關注對象之一。  6月21日,我們將迎來日環食天象。環食帶經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但日偏食在全境都能看到,這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
  • 冬至+日食?從不牽扯任何自然災害事故
    「12月21日,多災多難,這一天一定要安穩在家,不要出遠門,也不要有太多的戶外運動……」今年的12月21日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網際網路上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散播。對此,天文專家明確表示,這和2012年12月21日被說成是「世界末日」一樣,都是譁眾取寵,危言聳聽,純屬無稽之談。
  • 冬至+日食是「兇相」?未發生日食,屬無稽之談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12月21日,多災多難,這一天一定要安穩在家,不要出遠門,也不要有太多的戶外運動……」今年的12月21日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網際網路上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散播。
  • 6月21日將迎來夏至日環食天象 觀測它需要這份指南
    夏至日環食不足一分鐘,觀測它需要這份指南本報記者 趙漢斌 通訊員 陳 豔天象早知道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同時也是天文愛好者重點關注對象之一。6月21日,我們將迎來日環食天象。環食帶經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但日偏食在全境都能看到,這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
  • 2020年「超級日環食」將至,除天氣影響全國可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2020年,天文奇觀層出不窮。天文學家預測今年會發生兩次日食!其中還有大家期待的21世紀「超級日環食」!2019年的最後一場日環食沒有面朝中國,多數地區都只能見到日偏食,還有部分地區沒有看到。你是不是很失望?
  • 預言中的冬至覺醒潮:12月21日水瓶座時代
    2020年的這次庚子年是一場全球的浩劫。阿比吉亞通過印度吠陀佔星術推測到了三星連珠的天文事件。在此情況下,他還知道了月球將會對其拉胡斯,(拉胡斯是吠陀佔星術中的專有名詞,代表天文學中月球軌道和太陽黃道的北交點。
  • 日環食倒計時 這些太陽活動導致地球災難的電影很應景
    #各省日環食時間表出爐#今天真是個特殊的日子,父親節、夏至還有難得一遇的日環食!觀賞時戴好護目鏡哦。各省日環食時間表出爐如果有一天,太陽不再滋潤地球而開始產生劇烈變化,摧毀地球呢?人類該何去何從呢?劫機逃離陽光關於太陽活動的災難片、科幻片《太陽浩劫》也不錯。喜歡災難科幻系列的還可以再去回顧一下《後天》《雪國列車》《2012》《後天》裡的冰天雪地,地球進入冰河紀時期《雪國列車》人性的鬥爭。《2012》雖然過去好些年了,但是依然很震撼!
  • 26 日,日環食
    星 趣 天 文 帶 你 啟 航 [2019年12月26日全球日環食分布演示] 主編:啟航君 | ID:QDXQTW 編輯:青島小連哥 | 圖:baidu
  • 【日環食】超級震撼!「日環食」來了!
    【日環食】超級震撼!「日環食」來了!——習近平2019年12月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6月21日,夏至日遇上「金邊日食」。本次日環食非常接近全食,在中國境內的歷程,從阿里地區初虧至臺灣地區復圓,全程近四個半小時。錯過今天再等10年的日環食美景,你看到了嗎?這是在內蒙古察右後旗拍攝到照片,請大家收藏。
  • 2020年是60年一遇的庚子年,是災難之年?還是相信科學
    庚子年必有大亂,一般來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人們好像也沒法解釋清楚,幾乎每到庚子年都會發生一些災難,特別是前幾個庚子年更是無一例外,比如1840年,發生了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使得我國屈辱的近代史開始形成,在劉伯溫的碑記中也曾提到過「十愁難過豬鼠年,甲子豐收庚子亂」,這可能也就是人們質疑庚子年和豬鼠二年為什麼不好過的一大原因。
  • 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2020年奇葩謠言
    本文轉自【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走(pá)過(guò)艱難的2020來到期盼已久的2021回望過去一年這些奇葩謠言你信過麼來給自己的2020年度識謠水平打個分吧祝你取得好成績謠言1謠言6「冬至日」發生「日環食」,是「庚子年災難日」?奇葩程度:★★★★真相:對於北半球來說,一年當中,冬至日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日雖然陰氣最盛,但陽氣初生,民間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晝短夜長」「陰極陽生」是冬至節氣的物候特徵之一。
  • 【夏至日牽手日環食】今日日環食什麼時間開始,各地日環食時間表來啦
    關於【夏至日牽手日環食】今日日環食什麼時間開始,各地日環食時間表來啦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夏至日牽手日環食】今日日環食什麼時間開始,各地日環食時間表來啦,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各地日環食時間,夏至日牽手日環食
  • 21日迎來日環食,廣州可見日偏食
    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透露:今年6月21日(夏至),日環食奇趣天象將在我國蒼天上演。這是我國八年來第一次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良機,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十年(2030年6月1日才再現)。6月21日,我國除觀賞到日環食外,其它各地都可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
  • 「日」觀天象 | 日環食怎麼看?
    ​日環食全過程中,月亮都沒有完整地遮住太陽,即使這次環食階段99%的太陽都被遮住了,剩下1%的太陽也足夠亮瞎眼。所以切記:絕不可以用肉眼直視!,金環日出和日落的地點分別位於非洲中部和太平洋面上,平時都很不方便到達,更不用說現在了……而在中國境內,日環食發生在午後,又正好遇上夏至日,太陽的高度非常高,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地景配合拍攝。
  • 最美日環食
    這是我國八年來第一次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良機,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十年(2030年6月1日才再現)。6月21日,我國除觀賞到日環食外,其它各地都可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日食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全環食四種。
  • 日環食示意圖來了!6月21日超級日環食觀測建議
    我們要從三個點來說:地點、天氣、設備6月21日,我國日環食最佳觀測地點最佳觀測地點:廈門,我相信很多在很久以前了解日環食將要發生的天文愛好者一定早早地抵達了廈門,而廈門此次是環食帶經管中國最大的城市,當然沒有在廈門的小夥伴也能在當天看到日環食。
  • 在一年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恰逢「日環食」天象,很值得期待
    今天是2020年6月21日,剛好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日」,準確時間是今天早上5點44分(東八區區時),也就是世界時間(零時區區時)20日21點44分,此時太陽直射於北回歸線,也就是太陽直射點移動到了緯度的最北端,接下來太陽直射點就會開始往南運動,開始為期半年的向南回歸,一直移動到最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