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蘭機場安檢站2020年度民航中南地區安檢員職業技能競賽選手與教員特輯
11月5日,2020年度民航中南地區安全檢查員職業技能競賽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落下帷幕。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安全檢查站(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安檢站」)經過近五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六名參賽選手承載著集體的夢想,實現「實操零失誤,團隊全員獲獎」目標,攬獲24個獎項。園丁之於草木,雨露之於桃李,優異成績的背後,除了競賽選手的辛勤付出,還有為其傾注所有心血的教員團隊。
每一枚獎牌,都凝結著臺前幕後追夢者共同的期盼。美蘭機場安檢站高度重視本次比賽,在公司領導的正確指引下,蔣彩虹總經理親自部署,部門上下全力支持,成立競賽專項工作組,由總經理助理時瑞青擔競賽培訓工作組組長兼總教練,副經理邢燕擔任本次競賽教員組組長兼領隊。
進入競賽衝刺階段,局方通過抽籤確定參賽隊伍,劉倩等六名選手投身到更加緊張、殘酷的訓練當中。幾位成績優異卻沒有被抽籤選中的隊員和曾經參加全國競賽的「退役隊員」為了集體的夢想,留下來擔任教員,將希望寄托在參賽選手身上,竭盡所能傳授經驗。
家庭與比賽,「捨得」之間見初心
選手吳丹丹,作為一名兩歲女兒的母親,身兼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在封閉訓練三個月期間從未與女兒見面,只能通過視頻與家人互報平安。在出發的前一天,丹丹與女兒相聚了短短20分鐘,又投入緊張的備戰中。封閉訓練期間,安檢站特批選手陳之吉放假給兒子過5歲生日,但他當天下午就趕回海口,不耽誤一分一秒訓練時間。比賽前一天,陳之吉一邊打著吊瓶,一邊籌備比賽。本次比賽,吳丹丹獲得了3項個人獎,陳之吉獲得了5項個人獎以及中南民航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教員李星天,許多安檢員都尊稱他一聲「師傅」。在2017年中國民航機場安全檢查員職業技能競賽中,他曾經榮獲全能項目二等獎和人身檢查項目三等獎,也是一名從基層安檢員走上「講臺」的培訓教員。競賽集訓期,正逢星天「二寶」降生。可是陪產假還沒休完,這位父親就匆忙回到崗位,繼續投入到帶領選手緊張的訓練中。教員韓冰,不僅承擔著人身檢查項目的培訓,輔導學員實操訓練,還要遠程視頻輔導剛上一年級的女兒。集訓開始,她只能把小兒子送回娘家,每當聽到兒子在視頻裡說想媽媽總是忍不住落淚。在他們眼裡,學員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有責任帶領他們,完成這一次「大考」。在「舍」與「得」之間,體現出參賽選手們「戰必勝」的初心與追求,也體現出教員「唯正己方可育人,其身正不令則行」的高尚作風。
個人與訓練,「傷痛」之後見彩虹
獨自在異鄉工作的選手劉倩,正在計劃回老家商議婚期。在家人和男友的鼓勵下,她豪不猶豫加入集訓。賽前籌備的苦與累,劉倩都默默承受著。練習人身檢查項目時,她左邊膝蓋疼,就換右邊膝蓋跪,直到兩個膝蓋都淤青腫脹,疼痛的無法下蹲。最終,劉倩獲得了5項個人獎與中南民航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競賽初期,經驗豐富的X光機教員吳平承擔起圖像試題製作的任務。由於長時間開機面對電腦,吳平患有嚴重的頸椎病。但是考慮到大部分學員在圖像方面比較薄弱,需要大量的圖像試題提高判圖水平,競賽時間緊,任務重,他一直咬牙堅持頸椎突出壓迫神經的疼痛,製作試題80套,數量達8000餘幅。
選手與教練,「師徒」之間贏讚譽
此次職業技能競賽理論項目競賽試題多達四千餘道,這對於實操型選手陳萬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培訓初期,由於理論成績較差,拉低班組整體考核積分,萬傑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教員林琦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發揮自己的理論優勢,主動向萬傑伸出援手。為了儘快彌補短板,林琦制定周密計劃,增加萬傑的理論知識訓練強度,逐字、逐句、逐題的反覆背誦刷題。有了「師傅」的帶領,萬傑加倍努力,經歷三個月的艱苦培訓,理論成績逐漸趕超上來。比賽當天,林琦為了給「徒弟」加油助陣,自費候補前往廣州給參賽隊員做後勤保障。最終陳萬傑拿到個人全能三等獎的好成績,獲得6項個人單項獎。
每一份榮譽的背後,都有一群人在默默耕耘;每一個平凡的崗位,都因為無私的奉獻變得不平凡。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們將以本次技能競賽為契機,帶動更多員工苦練基層本領,掀起一場「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潮,真正打造出一支作風過硬、技能精湛、團結協作的安檢隊伍,守衛好民航空防安全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