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是哪裡,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南極和北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地球上最嚴寒地凍的地方並不是南極和北極,而是一個名為奧伊米亞康的地方,名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陌生啊,這裡的寒冷簡直不可比擬。
那凍到骨子裡的感覺分分鐘讓你懷疑人生,更讓人驚訝不已的是,如此神一般寒冷的地方竟然還會有人居住,那麼,那裡的人是如何生存的,相信大家心中也裝滿了問號吧,今天我們就共同來了解一下吧。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奧伊米亞康一直在不斷刷新著地球最低溫記錄,最新一次創造的低溫記錄是在1964年的一月份,當時的奧伊米亞康最低氣溫竟達到了零下71.2攝氏度。在這樣的「冰山模式」下,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據說,去過酷寒地區的人講述自己的經歷——如果潑一下水的話,水還沒有落地就已經化作冰塊。生動形象地詮釋了滴水成冰的含義。而這些現象在奧伊米亞康面前簡直不足為奇。絲毫不用感到誇張,在奧伊米亞康,走在外面,都能夠清晰地聽到自己呼出的氣體在空氣中結成冰的聲音,不禁瑟瑟發抖。
奧伊米亞康究竟為何會如此寒冷呢,勝過了地球的南北兩極,「能力」不容小覷。從地理方面來講,地球的南北兩極理所當然應該是最冷的地方,而這個「榮譽」卻被奧伊米亞康奪取,這個地方具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導致這般的寒冷呢?
這裡既然有人居住,那麼他們如何居住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談到南極為什麼沒有人長期居住呢?答案無疑是「太寒冷了」。的確,可是比南極極為寒冷的奧伊米亞康竟然會有人長期居住,而且這裡的常住人口還達到了500多人,他們都是雅庫特人。
我們基本上都生活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奧伊米亞康雅庫特人的生活環境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在這片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地區生存,那裡的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必然都與其它地區截然不同。
要在這個地方居住首先必須要建造房子,而奧伊米亞康的房子結構和其它地方也不一樣,它們好似懸掛在半空,與地面相隔高達一米。而撐持房屋的是打入地下深處高高的木樁。光是想一想就覺得這建築構造畫面如此奇異。
不過這樣的設計可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是有關聯的。一是為了避免與寒冷冰凍的地面發生碰觸。二是為了避免室內的溫度把地面融化,畢竟奧伊米亞康是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一個盆地。
除了居住問題,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最基本、不可忽略的,那就是飲食問題。沒有任何農作物能夠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下生長,即使發生奇蹟可以生長,存活率也不高;所以在這裡的人們以食肉為主。鹿肉、馬肉、魚肉就是奧伊米亞康人的日常飲食,除了米飯之外,你在這裡幾乎見不到任何素食集錦。
奧伊米亞康人也很喜歡生食,他們使用刀子從完全冰凍的魚身上削下魚肉冰片,然後蘸取食鹽或其它調料食用;小夥伴們可能會奇怪,一年到頭不吃綠色蔬菜,營養搭配會不會不均衡,對身體不好?
關於這個點大家不要擔心,奧伊米亞康人會攝入大量的乳製品,這些乳製品取代了綠色蔬菜的功能,解決了營養不均衡的問題;不會對身體健康狀況產生不良影響。
從居住到飲食可以看得出,奧伊米亞康人即使在這最寒冷的地區也能完全適應,並且很好地生活。當然,也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容易地解決,在這裡,唯一的疑難問題就是喪葬。
逝者入土為安,而這裡全部都是永久凍土,所以要為逝者辦理下葬就必須要把這些永久凍土融化,但顯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凍土層上點燃篝火,需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將凍土融化,而被融化的僅僅是表面的一層。要想全部融化掉,需要一層一層地反覆做同樣的工作;才能夠挖出一個可供安葬逝者的坑,那麼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也是相當多的。奧伊米亞康並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它有一條公路可以通向外面,這條路被稱為白骨路,這條路的名稱來源於為了修建這條路傷亡了很多人。
怎麼樣,小夥伴們,奧伊米亞康的寒冷是不是實至名歸呀,如果你有頑強的毅力和勇敢無畏的精神,可以來這裡感受一下的奧伊米亞康別樣風光,說不定在遊覽的過程中,你會磨練了自己的意志,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