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不久的冬至,又讓很多朋友們想起了媽媽包的餃子,勾起了對家鄉的思緒。前一陣子很多以前同事的朋友圈裡都發出了貌似提前放假的消息,結果一打聽才知道他們只是看到別人發的,覺得好奇才轉發的。類似這樣的消息,在我們的社交圈裡有不少,而且大多數都是沒有可信度的。
近段時間以來,廣東、上海、浙江等地都發生了確診的病例,雖然大多數都是境外輸入的、但是也有不少的省份陸續發生了本土病例。相比國外的疫情狀況,我們國內已經是非常樂觀的了,並且長期以來也沒有新增死亡病例。由此說明,我們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我們的防控制度也是完善的。
外國民眾的生命也是命,他們也有健康生存的權利。但是沒辦法,任何形態下的社會形態和制度都不及我們國內的這麼優越;面對衛生突發事件,我們能夠團結一心、全民抗疫,能夠令行禁止,大家能夠往一處使勁。這樣的感人場面,在國外是不可能有的;也只有我們,才能夠取得這樣的抗疫成果。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嚴格控制境外輸入的情況,一旦這一道關卡失控了,那麼我們也將可能面臨與國外同樣嚴峻的形勢。前段時間,李蘭娟院士提出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建議是非常及時的。本土疫情是控制住了,但是國外的狀況依然堪憂,境外每天累計幾十萬人確診,這是相當恐怖的數字。
近日鍾南山院士也特別指出這樣一個問題,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們都在重點防控人傳人,現在也需要特別做好「環境傳人」的防控措施。多地的疾控中心在確診病例居住過的家裡、酒店等場所,都採集到了陽性樣本。這也證實了不一定的人與人之間才會造成病毒的傳播,而是應該全面的做好防控措施。
現在連環境都會造成傳染了?那麼今年大家還能不能正常過年呢?對此我認為大家還是不能過於恐慌,不要聽信謠言也不用參與謠言的擴散;防疫抗疫從來都是要相信科學,才能夠取得勝利,做好了戴口罩、噴施消毒水等日常防控措施,就不會造成疫情二次爆發。那麼大家也完全不必擔心回不了家。
環境傳人的實質還是「物傳人」,就是病毒攜帶者汙染了周邊的環境或者物品,從而造成了其它接觸者被傳染的現象。這就對我們防疫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公廁、地鐵、大巴及火車等公共設施和場所的消毒處理措施,大家也要注意手衛生、要戴口罩。今年可以正常回家,但是最好能夠錯開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