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表面活性劑?(定義、功能、分類)
表面活性劑,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體系的界面狀態發生明顯變化的物質。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應用表面活性劑在化妝品中的主要功能包括乳化、分散、增溶、起泡、清洗、潤滑和柔軟等。
表面活性劑的分類:表面活性劑分為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包括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兩性表面活性劑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極少用在潔面產品中,所以我們暫不考慮陽離子表活。
2、如何分辨表面活性劑並選擇好的潔面產品?(從成分表判斷區分各類表活、刺激性、找其他產品的成分表出來佐證)
*陰離子表活
-皂基
特點:清潔力強,但洗後皮膚容易乾燥緊繃,不適合乾性肌膚和敏感肌,容易造成過度清潔,損傷皮脂膜。
從成分表分辨皂基潔面:皂基是由脂肪酸和強鹼反應過來的,成分表中同時出現脂肪酸和強鹼,即可判斷為皂基潔面。
常見的脂肪酸:
肉豆蔻酸
月桂酸
棕櫚酸
硬脂酸
常見的鹼劑:
氫氧化鈉
氫氧化鉀
三乙醇胺
例如:
資生堂洗顏專科柔澈泡沫潔面乳
露得清深層淨化洗面乳
-SLS/SLES
SLS(Sodium lauryl sulfate),即:月桂醇硫酸酯鈉
SLES(Sodium Laureth Sulfate),即: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
這兩個表面活性劑由於廉價且清潔力很強,被普遍應用在牙膏、洗髮水、沐浴露等各類洗護用品中。但由於強大的去脂力,所以刺激性也很大,使用SLS或SLES作為表面活性劑的潔面產品一般通過復配其他表活降低其刺激性,但仍不建議長期使用此類潔面產品,尤其是乾性皮膚和敏感皮。
這類清潔產品很容易分辨,只要看到成分表中有月桂醇醚硫酸鈉, 烷基硫酸鹽, 月桂醯醚硫酸鈉, 十二烷基硫酸鈉, 月桂醇硫酸酯鈉等與此類似的名稱即可判斷為SLS或SLES表面活性劑了
例如:
絲塔芙潔面乳
希思黎亮膚泡沫潔面乳
-胺基酸表活
胺基酸表面活性劑屬於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胺基酸與各種脂肪酸反應得到的類表面活性劑。其性質溫和、清潔力強、泡沫細膩、生物降解率高、與各種表面活性劑配伍性好。是現在的潔面產品中的主流表活體系。
胺基酸表活的PH值與人體肌膚和頭皮更接近,所以用後不易產生緊繃感。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婦、嬰童或皮膚敏感者更應該選擇胺基酸表活的清潔產品。
一般看到椰油醯、月桂醯、肉豆蔻醯等脂肪鏈,後面接著穀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末端再加上鈉、鉀等的,即為胺基酸表活。必須注意的是,僅僅加入了胺基酸的不能算是胺基酸表活的潔面,成分表中若只添加精氨酸、穀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只能起到保溼作用,而並無清潔作用。
常見的胺基酸表活:
椰油醯穀氨酸鈉
月桂醯穀氨酸鈉
肉豆蔻醯穀氨酸鈉
硬脂醯穀氨酸鈉
棕櫚油醯穀氨酸鈉
椰油醯甘氨酸鉀
椰油醯甘氨酸鈉
Elta MD胺基酸潔面
芙麗芳絲淨潤洗面霜
*非離子表活
APG(Alkyl Polyglycoside),即烷基糖苷,是一種新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其清潔能力與胺基酸類似,刺激性比胺基酸更小,但由於pH值高,可能稍敏感的人會感覺到刺痛感,並且洗後有假滑感。APG成本較高,所以使用此類表面活性劑的品牌較少。
分辨此類潔面產品很簡單,只要成分表中出現:「XX糖苷」,如癸基葡糖苷、辛基普糖苷、月桂基葡糖苷、椰油基葡糖苷,且不含有SLS或SLES,即可判斷為非離子表活的潔面了。
例如:
寶拉珍選大地之源潔面凝膠
馥蕾詩玫瑰潤澤潔面泡沫
*兩性離子表活
現在常用的人工合成兩性表面活性劑,其陰離子部分大多是羧酸基,也有少數是磺酸基。其陽離子部分大多是胺鹽或季胺鹽。由胺鹽構成陽離子部分的叫胺基酸型;由季胺鹽構成陽離子部分的叫甜菜鹼型。
兩性離子表活刺激性低,親和力強,但同時發泡、潤溼和洗滌能力也最低,通常用作織物整理助劑、染色助劑、鈣皂分散劑、乾洗表面活性劑和金屬緩蝕劑等。較少用於潔面產品中,或一般不會作為主表活,而是作為與其他表活配伍的次要清潔成分。
綜上所述,我們對主要表活成分進行排序是這樣的:
刺激性:APG<胺基酸<SLS/SLES<皂基
胺基酸表活的潔面是目前的主流,性價比相對更高,因其在溫和的同時保證了適中的清潔力,能清潔乾淨的同時又不至於破壞皮膚屏障,使用感溫和,價格適中,同時可選擇的產品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