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體育訊 90分鐘1-1,120分鐘還是1-1,一場註定以殘酷點球完結最後勝負的比賽就此誕生,雖然高原直泰的"點球大禮"曾讓澳洲人看到希望,但最終還是以5-4戰勝澳洲新軍。
作為三屆亞洲杯冠軍的得主日本隊,在與06世界盃晉級16強的澳大利亞隊相比,這場比賽無疑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比賽。兩支球隊在06年世界盃小組賽中日本隊以1-3的比分不敵澳大利亞隊,澳大利亞在最後時刻的出局,也讓日本隊最後成功復仇。
這場被外界稱為是提前到來的決賽的比賽,在日本人看來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復仇之戰。在2006德國世界盃的小組賽上,正是澳大利亞人在最後八分鐘裡用三個進球逆轉了日本,同時也封死了日本隊小組晉級的路。所以當日本隊再次在賽場上碰上冤家澳大利亞隊的時候,復仇的味道就變得濃烈。
澳大利亞在去年那場比賽中是空打場面卻始終無法取得入球,而日本隊則乾脆打起了快速反擊。第26分鐘日本隊的進球有意外因素,但既成事實澳大利亞隊也只能接受。其實從2004年歐洲杯時,就可以看出一種趨勢,就是在場上佔據優勢的球隊往往會死在場面被動但精於打快速反擊的球隊手裡,希臘隊當初能夠上演神話就是如此。
從開場後澳大利亞的「立體進攻」就對日本隊球門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只是由於川口能活的出色表現才未有進球,當日本隊體力不支時,一切都有了改變,澳大利亞最終便依靠這個法寶扳平了比分擊碎了日本隊的信心。第84分鐘的入球首先是界外球由甘迺迪搶點頭球製造混亂然後由卡希爾利用川口能活出擊失誤所得。進球後雙方球員的心理立即發生微妙變化,隨後卡希爾接阿洛伊西的傳球又打入反超進球宣判了日本隊的死刑。補時階段阿洛伊西又突破打入第三球,實際上是為日本隊棺材上釘上了最後一根棺材釘。此時你不得不佩服希丁克這三張替補牌打得巧妙,與此同時也感嘆亞洲球隊在心理素質方面的脆弱。
本場比賽,從風格上看澳大利亞將給日本造成巨大困難,他們充滿力量和速度的打法是日本多年來最怕的風格,而日本所謂的技術和小範圍配合也在澳大利亞隊面前沒有優勢。上半時開場後,澳大利亞便企圖從氣勢上壓制住日本隊,打得很猛。不過亞洲杯衛冕冠軍利用腳下控球技術很好的將節奏拖慢。雖然90分鐘半場兩隊都勢均力敵,雙方維持0-0平的比分進入到最後點球決戰。
在控球、技術甚至是身體方面都佔不到任何優勢的情況下,澳大利亞袋鼠只能開始了防守反擊策略。前方參與進攻的人數相對較少,基本上主要是靠前鋒的亮點以及埃莫頓和布雷西亞諾的前插來對日本隊的後防進行威脅。
120分艱苦大戰實際已經消耗澳洲人不少體能,點球大戰開始後中村第一個出場,面對身材高大的施瓦澤,中村冷靜施射大力抽射球門左側,儘管施瓦澤奮力撲救也無法阻擋皮球入門之勢。頂住巨大心理壓力的中村為日本隊取得點球大戰的最後勝利立下汗馬功勞。隨著淘汰澳大利亞日本隊距自己的亞洲杯三連冠又近了一步,日本隊將在半決賽中對陣沙特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勝者。
(傲赴)
(責任編輯: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