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網訊,國慶假期就要結束了,而且冷空氣也如約而至了,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降溫了,而且也開始感覺到了涼意了,並且這次的冷空氣可能會持續到假期結束,從14號颱風最新消息實時路徑圖今天來看,早上還是強熱帶風暴級的級別,在今日下午14時颱風燦鴻加強為颱風級,而且颱風燦鴻的路徑也是特別的複雜,後期也不排除會影響我國。
14號颱風最新消息實時路徑圖今天 颱風燦鴻加強為颱風級
颱風燦鴻路徑概率預報圖
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已於今天(7日)下午2點鐘由強熱帶風暴級加強為颱風級,下午5點鐘其中心位於日本九州鹿兒島東南方大約68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6.3度、東經134.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5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250-300公裡,10級風圈半徑為50公裡。
預計,「燦鴻」將以每小時20-25公裡的速度向西北轉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3-14級,38-42米/秒),並向日本九州島南部海面靠近;9日白天將在日本九州島南部海面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登陸或擦過日本本州南部沿海後,移入日本以東洋面,變性為溫帶氣旋。
受「燦鴻」影響,8-10日,東海東部偏東海域將有9-11級大風,陣風12-13級。
颱風燦鴻當前位置
「燦鴻」的特點
1、位置極端,走位詭異。10月以後,颱風一般生成於菲律賓以東的低緯洋面,而燦鴻生成在北緯20度以北,生成位置、移動角度都很像盛夏颱風,是「秋臺」中的極端異類。
2、路徑複雜,難以預料。燦鴻的生命史中,副高、西風槽、洋中槽、地面冷空氣、低緯颱風胚胎等各路「神仙」輪番登場,變量多到無法計算,因此它將是比較複雜的一個颱風,路徑難以準確預計,誤差會非常大。
3、裹挾冷氣,暴雨可怕。不管燦鴻怎麼走,它都將和強大的冷空氣相遇。如果燦鴻走得偏東,它和冷空氣交匯的暴雨帶將主要停留在日本;如果走得偏西,暴雨帶會來到我國。
颱風來臨前會有什麼預兆
魚類上浮
主要是由於颱風的風浪驅使它們趨集近海,或低頻風暴聲波雖人耳不可聞,但某些海中魚蝦卻可以感覺到,因而受驚騷動,四散流竄;或是由於颱風區氣壓明顯下降,海水中含氧量減少,魚要上浮。據說,有些海洋生物就喜歡在這種氣象條件下進行繁殖,因此群浮海面。當然,海水汙濁,泥沙翻滾,都是促使淺海魚類以及底棲生物浮上海面的原因。
斷虹
閩粵沿海漁民中流傳一句諺語「斷虹現,天要變」。
這個「天要變」是指颱風將襲擊並帶來狂風暴雨。斷虹也稱短虹,是出現於東南方海面上的半截虹。它沒有常見雨虹的孤狀彎曲,色彩也不鮮豔,通常在黃昏出現。因為斷虹是由於颱風外圍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陽光而形成的,所以看到斷虹則預示颱風將來臨。
颱風來了的徵兆
長浪
又稱湧浪。
當颱風還在較遠的海洋面上時,在海邊就能看到從颱風中心傳播出來一種特殊的海浪,浪頂是圓的,浪頭並不高(通常只有一、二米高),浪頭與浪頭之間的距離比較長,與普通尖頂、短距離的海浪不一樣。長浪看上去渾圓,聲音沉重,節拍緩慢,每小時約傳播70-80公裡。這種浪靠近海岸時,會變成滾滾的碎浪,常使海岸的水位升高,浪濤洶湧。當你在海岸邊看到這景象,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長浪越來越猛,這預兆颱風在向你處移來。
海火
颱風來臨前二、三天,可看到在海水表面層發生點點、片片的磷光,不停地閃爍,時沉時浮,漁民們稱為「海火」或「浮海燈」。
實際上這是一些發光浮遊生物,如夜光蟲、角藻、磷細菌、磷蝦等,以及寄生有磷細菌的某些魚類,在海水錶層浮動時呈現的景象。有些魚類,特別是淺海魚類在颱風逼近時要上浮,一些較大的魚如海豚也往往群集海面。深海魚也隨海流而來到淺海,甚至可看到鯨,有時還可發現一些上浮的深層魚類、底棲生物,如海蛇浮上海面纏結成團等。
海吼
海吼也稱海響或海鳴。
颱風來臨前二、三天,沿海還可聽到海吼。其嗡嗡聲如遠處飛機的聲響,又如海螺號角或遠雷迴旋,在靜夜尤其清晰響亮。當聲響逐漸增強時,表明颱風已逐漸逼近;若聲響減弱,說明颱風漸漸離去。浙江舟山群島有一面臨大海的巖洞,在颱風來臨前幾天,會發生海響。漁民憑此預兆採取防臺措施,效果不錯。
相關推薦:
國慶期間今年第14號颱風燦鴻生成 颱風燦鴻對我國有影響嗎
第14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燦鴻」已生成不排除對我國有影響
14號颱風最新消息2020 颱風燦鴻中心最大風力增至1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