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事不決問肖恩,大家好,我是區塊鏈創業老鳥肖恩!近段時間,有不少朋友在後臺諮詢肖恩關於IOST項目的問題,據網上介紹,IOST已成為除ETH、EOS、Tron外全球Top4的DApp公鏈平臺,真有這麼牛.逼?也不知實力到底如何;帶著好奇,肖恩決定對IOST進行一番調查……
IOST項目簡介
據白皮書介紹,IOST是一個典型的公鏈項目,致力於打造一條既安全又具有高擴展性的底層公鏈,針對目前公鏈底層架構面臨的相互限制的鐵三角,即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去中心化這三個難題,目前項目主網已於2019年2月25日上線。IOST的創新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採用高速分布式分片(EDS)技術,二是獨創共識機制PoB。
IOST的創新點
1)EDS分片技術
EDS (Efficient Distrubuted Shading),IOST獨創的高效分片算法。關於分片技術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以太坊的擴容方式將採用分片技術,ZILLIqa、墨鏈、Harmony等項目同樣採用了分片技術。
其實分片技術思路來源於傳統的資料庫分區或分表技術。肖恩當年就利用過分片技術,我還記得當時是開發了一款電商相關的應用,後臺記錄了很多商家Id,以及對應的其它信息,數據量達到千萬級別,當時存儲數據我用的是Access資料庫,但該資料庫軟體對於千萬級別數據的查詢效率較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那會採用了分表技術,根據主鍵值的首字母進行分表,把這些數據按照姓名拼音的首字母分成,A-J、K-T、U-Z……幾類,這樣一來,原來千萬條的數據被分割成十幾個百萬條的數據,現在我查「肖恩」這個名字,由於首字母是X,就可以直接到「U-Z」這個表中進行查找就可以,查詢速度大大提升了。這就是一種簡單的資料庫分區或分表技術。
應用於區塊鏈上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在包含大量節點的區塊鏈網絡中達成共識是需要消耗較長時間的。因此我們可以先把這些區塊鏈節點進行分組,然後在某一組達成共識,接著再到其它分組進行同步;我們以比特幣網絡為例,可以先在10個節點中打包驗證區塊,一旦區塊驗證成功,再將此信息同步到其它分組;同時這個10個節點繼續挖礦打包。10個節點達成共識比1000個節點快了很多,這樣一來,區塊生成的時間就顯著縮短,進而大大提高區塊鏈並發處理能力。
不過據肖恩了解,目前分片技術最大的難點在於「分組」和「同步」這兩個地方;在一個擁有大量節點且節點數量處於動態增減的分布式系統中,如何安全高效的實現「分組」和「同步」,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技術解決方案。
2)POB共識機制
據官方介紹,POB是IOST獨創的共識機制;POB機制會將所有的節點分為「高可信組」和「普通組」,高可信組的節點負責驗證區塊工作。普通組的節點負責監督和抽查。節點被選入高可信組的機會由可信度得分(servi值)確定,Servi值由多個因素計算綜合得出,例如:代幣餘額、對社區的貢獻度、網絡行為等。一個具有較高可信度分數的節點更有可能被選入高可信分組。POB機制相當於在POS機制中引用信用機制,促使對社區貢獻多的節點獲取更多打包收益,而不是僅利於持有Token最多的節點,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去中心化,同時有助於激勵社區成員,提高社區粘性,但是有些指標不太容易量化,而且存在一些主觀的成分,可能會產生作弊、腐敗現象。
總的來說,POB機制給我感覺是POS的一種改良和變種。根據用戶在網絡中的代幣餘額,對社區做出的貢獻大小,評論好壞等等,對用戶的可信度進行打分。置信度越高的用戶,越有可能參與打包區塊。
那麼IOST在引入POB共識機制+EDS分片技術後,目前的性能情況又如何呢?
據肖恩了解, IOST於2018年6月29日推出了公開測試網絡,據官方介紹,IOST測試網絡的TPS已經達到了7000-8000TPS,當然,這只是在測試網上;那主網上線之後的性能數據又如何呢?肖恩試圖查出準確的數據,但很可惜,官網、官博及官方公眾號都未透露相關消息;不過,肖恩還是從第三方數據平臺TokenInsight了解到一些端倪,目前IOST的性能峰值數據在1022TPS左右,很顯然,這個性能數據不及那些採用Dpos機制的公鏈項目,但比那些採用pow機制的項目要好很多;就目前來看,IOST性能數據的應用情況如何?能否大幅提高並發處理能力,仍有待考察。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目前IOST的持倉比例過於集中,前10持有token比例高達98%,存在寡頭壟斷的可能,而且IOST的POB機制的關鍵點在於可信度得分(Servi值),Servi值越高,成為高可信組節點的概率越大,但問題在於組成Servi值的指標(代幣餘額、對社區的貢獻度、網絡行為)不容易量化,這使得作弊現象將有可能發生,這也會影響到高可信組節點的可信度,從而給系統帶來安全隱患,進而影響底層公鏈的安全性。而安全性是每個公鏈項目最基本的支撐,如果安全根基都出現動搖,那麼項目的發展將受到嚴重打擊。以太坊之所以採用增發機制,不限token數量,就是不希望出現寡頭壟斷的情況。所以從以上分析來看,我對基於POB機制的IOST公鏈的可靠性表示質疑。
IOST的落地情況
肖恩之前也說過,對於公鏈項目,現在光談概念,光說技術有多牛逼已經不行了,得重點關注生態的拓展情況和落地能力,那IOST在這些方面有何進展呢?
IOST近年來的落地情況如下:
2020年2月4日,日本長夜富士町官方及日本第三大電力公司,基於IOST平臺推出區塊鏈電力交易系統;
2020年2月5日,歐洲知名公司Vault Wines與IOST在防偽溯源方面展開合作;
2020年2月7日,寧波、武漢當地機構與IOST達成合作,基於IOST鏈推出善益鷗慈善信息公示平臺,用技術推動慈善公益透明化,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2月12日,IOST與無人機領跑者億航公司達成技術合作;
……
總的來說,IOST在落地方面還是有在持續推進的。不過在DApp生態方面,IOST存在不少問題;從官方提供的數據來看,目前IOST鏈上DApp數量為64個。
肖恩通過第三方數據平臺了解到,目前ETH、EOS、TRON的DApp數量分別為2.3k個、627個、665個,這顯然要高於IOST的DApp數量;而且基於IOST開發的DApp中,絕大部分都是遊戲及菠菜項目,能夠解決實際需求的應用幾乎沒有,從種類上講IOST已形成了以遊戲、競猜為主的生態,這些應用是難以推動IOST公鏈落地的;值得一提的是,DApp的活躍用戶極少,絕大部分DApp的24H活躍用戶僅有個位數;綜合來看,IOST的DApp生態情況不太樂觀啊。
公鏈競爭激烈
目前做底層公鏈的項目非常還多,除了公認的ETH、EOS、TRON這三大公鏈之外,還有AE、SEELE、元界、NEO……,肖恩之前也分析過不少具有創新點的公鏈項目,那麼在眾多同類項目之中,IOST的優勢在哪呢?
在性能方面,官方在測試網給出的數據在7000-8000TPS左右,而根據其他渠道的消息,目前IOST的性能在1022TPS左右,相比其他公鏈項目,這個數據還算可以了。其實我們從共識機制也能看出IOST的性能數據處於什麼水平,POB機制像是改良版的Pos機制,很顯然該機制會優於pow公鏈(基於pow的比特幣,tps僅有個位數),但不及Dpos公鏈(eos性能有三四千的tps)。
在熱度及關注度上,目前IOST市值約2837萬美元,排在第69名,24H成交額約2232萬美元,相較於ETH的41.02億美元,EOS的12.68億美元,波場的4.8億美元,國產公鏈NEO的2.91億,IOST的這個數據有些低了;值得一提的是,從其社交媒體數據來看,IOST的Twitter粉絲有19.12萬人,Reddit粉絲為5萬人左右,總的來說,IOST還是有一定熱度的。
在合作機構方面,IOST背後有著紅杉中國、硬幣資本、FBG、丹華資本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扶持,可以看出,IOST還是受到廣泛關注的。
IOST團隊
據官方介紹,目前IOST在亞洲、北美和歐洲有超過50人的團隊,其中公開披露的核心成員為18人。如下圖所示,IOST項目有著多名聯合創始人,但大家都未公布真實姓名,這是肖恩比較納悶的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肖恩在核對成員信息時發現,IOST項目與多拉列印項目在團隊成員、投資機構組成等方面存在高度重合,但IOST官方在白皮書中對此並未有任何披露。一個項目都要耗費巨量的心血了,不知道iost團隊項目的成員能否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兼顧不同的項目?
肖恩想說,做公鏈項目,這背後沒有一個精神領袖的話,那是很難做起來的,大家看看ETH、EOS、TRON公鏈,它們之所以在圈內能成為公認的三大公鏈,這背後都因為它們有著V神、BM、孫宇晨這樣的領導者,公鏈精神領袖們所帶來的影響力將會助力公鏈的發展。但我們再看看IOST,項目聯合創始人如此之多,似乎找不出個像樣的領導者;肖恩想說,沒有精神領袖的加持,IOST未來的發展怕是有些坎坷啊,我想這或許也是目前絕大部分公鏈項目面臨的困境吧。
最後
一直以來,肖恩對公鏈未來的發展走向都是持疑問態度的,不過,我認為目前公鏈最大的可能是在Defi這個方向,但是在這一點,以太坊已佔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且有逐漸擴大之勢,其他公鏈競爭者可能很難跟上;上面也有提到,IOST在持倉量及共識機制上有著中心化的傾向,這一點將會影響大家對IOST公鏈安全性的質疑,從而影響未來幣價。其實對於公鏈項目,我更傾向於關注其生態的拓展、落地能力以及團隊領導者,但從IOST的表現來看,前兩個方面目前仍需要持續考察,而缺乏一個公鏈精神領袖,一個具有影響力的領導者,恐怕是IOST目前要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
本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不夠成投資建議,幣市風險極高,入市務必謹慎!
-End-